人們看著雅典,想著北京。雅典奧運一結束,奧運五環旗幟將抵達北京。雅典奧運的做法是先搞公共設施,再搞體育專用設施,先把機場地鐵建設、環境衛生搞完了,建體育場館放在最後,因為市民對建場館不太關心,只是體育界的人關注。雅典奧運場館是否能如期全部建成,一度成了國際媒體質疑的熱點?p>北京奧運的做法正好相反。北京成功獲取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主辦權後,曾向世界承諾,奧運全部場館將在2006年底建完。目前,北京奧運18個競賽場館中,已有7個奠基,其它也已完成設計方案,正開展論證,而地鐵、公路、機場擴建等一些公共設施工程也已經啟動。
先啟動什麼,後啟動什麼,牽涉到一個根本問題,是整個城市為奧運服務,還是奧運促進城市發展。前者以奧運組委會為中心,後者是城市說了算。
北京已逐漸由前者轉為後者。初始,奧運組委會提出在哪兒蓋體育場館,當然要經過主管城市的同意。不過,現在主管城市的會問,是不是不需花那麼多錢,是否能蓋在大學校園,不涉及居民拆遷,奧運以後大學也可以使用這些場館。就這樣,主導思維變化了。當局下令媒體,不再提"要辦最好的奧運"口號,而是要"節儉辦奧運"。
8月12日,國際奧委會全體會議上,北京奧組委主席劉淇就北京奧運的籌備工作作了陳述:"保證按計畫在2007年完成",場館完工期被拖遲到下一年。據悉,這一推遲是國際奧委會的建議,北京接受了。北京奧組副主席劉敬民坦陳:這一改動也是根據"節儉辦奧運"的意思,可以對這些場館作更充分的論證,研究如何能更有效利用現有資源,使場館更符合實際,有利於奧運後的利用。
北京奧運場館建設最大的變動,無疑是被俗稱為"鳥巢"的主場館--國家體育館了。該項目由瑞士赫爾佐格和德梅隆、英國Arup與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聯合設計。
前不久,多名建築界院士就部分奧運工程"崇洋奢華"傾向,上書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一些學者也在有關會議上發表看法,抨擊奧運工程中的不良風氣。"鳥巢"終於停工。8月6日,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鳥巢"設計者之一吳學敏承認,暫時停工是由於造價太高,已對設計方案作 "修改和優化","主要是出於工程預算的考慮",根據中央要求,"鳥巢"的預算要控制在31億元人民幣以內。吳說,"鳥巢"開工至今,只限於打樁等基礎建設,尚沒涉及工程主體部分。
據悉,新獲報批的改動方案,取消開啟式屋頂和擴大屋頂的開口,減少1萬噸用鋼量,造價減少3億元人民幣。原方案可容納8萬固定席位和2萬臨時席位,新方案減少了9000臨時席位。新方案強化了防禦"恐怖襲擊"等安全因素,如優化VIP專用逃生通道和觀眾席逃生設計。
進入北京奧運官方網站,一篇文章描述說:"鳥巢"設計過程中,始終貫穿著"節儉辦奧運"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在隨後的方案評審中,中國、荷蘭等13名建築大師組成的評審委員會,"對參賽作品進行嚴格評審、反覆比較、認真篩選,經兩輪無記名投票,選出3個優秀方案","評審委員會又以壓倒多數票推選'鳥巢'方案為重點推薦實施方案。在討論時,共有8票贊成、2票反對、2票棄權、1票作廢",為徵求公眾意見,又將全部13個方案公開展出6天,徵得6000觀眾投票,"鳥巢"獲3506票而名列第一。"經決策部門認真研究,'鳥巢'方案最終被確定"。
程序似乎是完整的,既有市民讚賞,又有中外專家的評價,決策機構最後慎重拍板。理念也是正確和先進的,節儉、可持續發展等要素一應俱全。那麼,為什麼昨天通過的,今天又修改了呢?決策機制中的不足究竟在那裡?
"鳥巢"事件的餘波沒有止息。人們,特別是網民紛紛提出質詢:第一,奧運工程存在如此多的問題,為什麼相關職能部門卻沒有意識到呢?與"局外"的院士相比,他們本來更應該具有質疑精神,更善於精打細算;第二,為什麼工程的設計者會片面追求視覺效果而不計成本,這本是建築設計的大忌,如此設計能通過審定,有關部門難辭其咎;第三,為什麼院士的報告要直接呈送總理,而不是按正常程序向職能部門反映,莫非是找職能部門不能解決問題?
"奢華奧運"暴露出的問題主要是制度上面的。
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