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樓的始建之年應上推至元代。元大都時期這裡是萬寧寺的中心閣,閣內懸鐘,故稱鐘樓。據《析津志》載:「鐘樓……至元中建,閣四阿、檐三重,懸鐘於上…… 」。 明永樂年間,改造北京內城,在營繕宮闕的同時,於中心閣舊址建鐘樓,所以《明一統志》載:「鐘樓,明永樂十八年(1420)建。」又載:「後亟於火。」 現在的鐘樓按《日下舊聞考》記載始建於乾隆十年(1745),乾隆十二年(1747)落成。將整座建築改為磚石結構。
鐘樓為單體磚石結構,樓體建於磚石臺基上。黑琉璃瓦綠剪邊重檐歇山頂,通高47.95米,樓體高33米,檐下為仿木單昂單翹五踩斗拱。底座東南西北四面各有一座拱券式大門,內部東側筑有75級石階直達二樓。二樓四周筑有城垛,每面各有一座拱券門,門左右各有一石雕窗,四周有漢白玉石護欄,望柱高16米。
樓內原懸有永樂年間( 1403-1424 )鑄的大鐵鐘,鐵鐘今存大鐘寺古鐘博物館。後改懸有永樂年題款厚約 27 厘米的銅鐘。報時的巨大銅鐘,即懸於樓中央八角形木框架上。
鐘樓內所懸銅鐘,鑄於明永樂年間鑄鐘廠。由於其體積龐大且極沈重,對數據測量,增加困難,故歷來記載不盡相同。今人對大鐘進行實測後,所得數字記載如下:鐘體通高5.55米,加鐘鈕總高7.02米;下沿直徑3.40米,頂部直徑2.52米,壁原0.12米(上部)-- 0.245米(下唇);總重量約63噸。在鐘西邊吊一根長2米,逕約0.25米的圓木為撞鐘木,木下有台階。鐘北面鑄有「大明永樂吉日」字樣。按其重量說,此鐘為我國最重之鐘。據專家介紹,如此碩大而且品質優良的青銅鐘,即使在今日也很難鑄成的。
相傳鑄造這口銅鐘時,久鑄不成,一個姓鄧的匠人的女兒怕其父延誤工期獲罪,跳入治銅爐中以期感動鐘神,陰助其父。其父搶救不及,只抓回一隻繡花鞋。後人為她孝心所感,尊她為「鑄鐘娘娘」。大鐘鑄成後,聲音宏亮,只是風雨之夕,鐘聲略帶幾分淒厲,猶如「鞋鞋」之聲,相傳是鑄鐘娘娘在索要她的繡花鞋。
敲鐘報時時,銅鐘聲音純厚綿長、圓潤宏亮,京城內外方圓十數里均可聽到。當時報時規則如下: 每晚戌正時(晚7時)撞鐘報時,稱「定更」。每晨寅時(早5點)再次撞鐘稱「亮更」。清代乾隆以前鐘樓晝夜報時,晝間正午鳴鐘,夜間則報五個更次。乾隆之後才改為只報晨昏二次。屆時由兩名更夫分別登上鐘、鼓樓,並把手中的「孔明燈」遙遙對照一下,互通信號,然後各自擊鼓鳴鐘。擊鼓時,先慢打18下,稍快打 18下,再快打18下,照樣反覆打兩次,共計108下,即所謂「緊十八、緩十八、六遍湊成一百八」。在第二次快打的最後一下,要有一個停頓,這是告訴敲鐘人作準備,隨之鐘聲便飛揚出去。敲鐘的次數和擊鼓相同。在「定更」和「亮更」(或稱"亮鼓")之間,每隔半個時辰還要敲鐘一下,亦是報時之意。
據碑文記載:「都城內外十有餘裡,莫不從聽。 」這尊銅鐘最後一次撞響,是在 1924年,清朝末代皇帝溥儀搬出皇宮時。自此銅鐘一直沉寂無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