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仙湖底驚現古城奇觀

發表:2003-11-21 07:4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彞族建築錯落有緻佔地約2.4平方公里

  規模大於龐貝古城

  在雲南撫仙湖,有一片已在水底沉寂了兩三千年的古建築群落。近日,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系教授、歷史地理專家於希賢率潛水考察小組至撫仙湖湖底進行實地考察。究竟這片遺址是如何陷落於水中的?達到了怎樣的文明程度?是否就是一直未被發現的古滇國都?……撫仙湖水下遺址再度成為世人關注的焦點。
水中的古城牆遺蹟清晰可見


  碼頭廟宇一應俱全

  潛水目睹古城奇觀

  雲南省滇中地區有大大小小很多湖泊。撫仙湖位於雲南中部玉溪市郊,距昆明約60公里,面積約211平方公里,最深處155米,平均深度約為80多米,是我國第二大深水湖。撫仙湖屬雲南高原第三紀抬升過程中形成的斷陷型湖盆地之一,在雲南民間世代流傳著關於撫仙湖「水下古城」的許多傳說。

  採訪中記者瞭解到,幾年前,某國家級水文地質研究機構對撫仙湖的水文地質進行過全面的勘測。就在撫仙湖畔,專家們發現了一堆堆突起的石塊群,而在水域四周的數十平方公里外,都是泥沙土質。隨後,專家們將這些石群標在撫仙湖地質圖上。當地一位年近百歲的老人曾指著水中隱現的石牆說:「那條石龍呀,我們七八歲時就曾在上邊走過。湖裡的石頭堆多了……」出於對傳說的好奇,雲南當地的一名業餘潛水愛好者耿衛先後38次潛入撫仙湖底,去年潛水時他又帶上了水下攝像機,沒想到他真的拍攝到了水下古城的一些景觀。耿衛將錄像帶拿給有關部門及專家看,結果一石激起千層浪,專家們對這座古文明遺址眾說紛紜,有的認為是碼頭、水壩,有的認為是祭祀臺、廟宇,還有的則認為是古城……

  2000年11月26日在玉溪市政府、雲南日報社等邀請下,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系教授、歷史地理專家於希賢來到撫仙湖,在看完水底拍攝的錄像帶後,還對撫仙湖湖面進行了初步考察。於教授是土生土長的雲南人,從小就聽說過不少撫仙湖的傳說。他告訴記者,從耿衛拍的錄像上可以看到水底建築有十分明顯的人工製造痕跡,肯定不會是自然形成的。今年3月,於希賢教授再次前往撫仙湖進行考察,這次他要做的是潛到湖底進行水下考察。

  彞族建築錯落有緻

  貧富分化各居一所

  2001年3月15日,於希賢教授等四人組成的考察組乘坐「藍鯨」號潛水器潛入撫仙湖湖底。調查組採用水下定位系統與水上監測系統相結合的方式,對水中建築群進行了歷時3個半小時的觀察與勘測。於教授介紹說:「艙蓋剛一關閉,就聽到潛水器內儀器隆隆的噪音,不足3平方米的小空間裡擠坐著4個人,前方只有一個直徑不足1米的玻璃窗可以觀察到外界。接著『藍鯨』號被母船上的一個大吊車送入水中,剛入水時,湖裡波浪起伏較大,潛水器搖擺得使人感到頭暈心煩想吐。直到完全潛入水底後,潛水器才慢慢平穩下來。」

  正在這時,聲納上突然發現第一個目標。順著目標跟蹤追擊,在水深15米處發現一堵石牆,石牆長約60多米、高約2米,呈正南北向,石料多為大青石和石灰石,石牆下有散落的石塊,還有石塊堆砌的街道,石料大小不一,大的約60至70厘米,小的約20至30厘米,每個石塊上至少有一面到兩面是平整的,帶有人工加工過的痕跡。從聲納圖上可以看到,該建築區還具有中軸線和類似普通城市裡的「一般居民居住區」。於教授認為,從建築特點看,它們帶有明顯的當地彞族的古代建築風格。沒過多久,聲納圖上又發現新的目標。潛水器掉頭搜尋,經過40多米的平坦開闊區域,發現大片的呈正南北向建造的建築群落。這片區域不如前一個群落大,但石群加工更精細,體量更大,最大的一塊長約2.2米左右、寬約0.7米、厚約0.4米,有的石塊上還有細緻的花紋。這裡的石料明顯大而厚,其中有二三十米長的石牆、二三米寬的石板、三四米長的石條、數米見方的大型人工石塊,石料三面都有加工的痕跡,十分平整精細,有的還鑿有圓洞或石槽,另外所有散落的石塊都是有序地排列。於教授說,這一區域內還有數米寬的南北向石板大道,兩旁應為大型的建築物。從這些堆砌整齊、有明顯加工痕跡的石牆、石塊、石街可以看出,那個時代有相當高的文化水準,主人對建築石材的要求都很高。於教授推測,這裡可能是古城的「富人區」,也可能是大型的宮殿或是寺廟及祭壇。

  再次繞過一道200多米長、9米寬的石質城牆後,便是所謂的「貧民區」了。透過前窗鏡可以看到這片區域建築物無論從規模、數量、體積,還是石塊的加工程度都遠遠不如前兩個區域,石料加工工藝較為粗糙,甚至還有很多天然石,而且都擺放零散,沒有什麼規律。

  地塌陷隱身兩千年

  古滇國之謎何時解

  雲南有關方面用聲納對撫仙湖底進行了探測。聲納探測圖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撫仙湖的水下古城大約由8個石頭建築群組成,分布在南北長2公里、東西寬1.2公里的水域中,每個群落面積大小不等,區域面積約2.4平方公里。核心區域的5個群落基本連片,各個群落建築體量各異,其中6、7號群落水深75米至90米。根據水下聲納顯示的目標,1號、2號、3號群落遺址(即於教授探察過的「一般居民區」、「富人區」、「貧民區」)均有古建築群的存在,其餘5個群落則需要繼續考證。於希賢說,通過對撫仙湖周圍地區地理地質環境的考察和比較,可以肯定這座古城是在一次巨大的自然災變中陷落湖底的。該建築群依山傍水,旁邊山體有明顯的大面積斷裂陷落痕跡,同時這裡位於小江斷裂帶西支的深斷裂帶上,公元110年東漢時期這裡曾經發生過一次大地震,於教授說,古城有可能就是在這次地震時沉入湖底的。

  為進一步對水下古城進行研究,調查組還從現場打撈出一塊40厘米見方的人工石塊。於教授說,這塊石塊屬於石灰石,與湖邊石質不一樣,且一面殘存有黏合劑,有可能是從附近挖來修砌房屋的。於教授告訴記者,儘管古城的年代還需進一步確認,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撫仙湖底確實有一座陷落的古滇時期建築群落,且已經初具城市功能,因為具有不同級別的建築群是判斷是否構成城市的重要指標。據勘測該遺址分布的面積大約有2.4平方公里,如此大區域的古滇建築遺址的發現,這在中國尚屬罕見,比世界著名的「龐貝古城」還要大。由於水下考察時沒有發現任何動植物殘骸及陶瓷、磚瓦的殘片,這給探測年代帶來了相當的困難,但從水下建築群的石料的打制方式來看,湖底的建築群與滇中發現的古長城頗為相似,應與其處於同一年代,即距今大約兩千年前。水下古城再次為「古滇王國」的存在提供了有力佐證,但古滇國都到底在哪兒、是什麼樣子歷史上從來沒有記載。那麼這座水底古城是否就是一直未被發現的古滇國都?石頭廢墟下是否掩埋著曾經輝煌的古滇文明遺蹟?……用於希賢教授的話來說,這不過是解開撫仙湖之謎的一個開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