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但是因為北大一向被認為是中國最有影響的大學,也因為北大的改革很有可能為中國其它大學的改革樹立一個榜樣。所謂教師聘任和職務晉升所涉及的問題實際上遠遠超出了這兩項工作的具體範圍,它們可以說是大學體制改革的關鍵。
為什麼大學改革在世紀之交會成為中國知識界關心的問題呢?
這主要是因為經過了20年的發展後,中國高等教育越來越體現出很多令人擔心的問題。比如學術腐敗問題,包括直接或變相買賣文憑,招生和招聘過程中的拉關係走後門,學術研究中的抄襲和剽竊,課堂教學和指導學生中的不負責任。比如大學的衙門化問題,包括大學的行政部門急劇膨脹,人浮於事,行政部門和教學部門的關係被顛倒,不是行政人員為教學人員服務,而是教學人員聽命於行政人員,本來應該用於教學和研究的經費被行政部門所侵吞,這又造成了行政腐敗。在很多大學裡 ,研究經費的撥放取決於行政部門對有關科研項目的評估,這更是助長了行政部門的權勢。再比如貪大求全的風氣,很多省市都把原來獨立的具有自己專業特點的高等院校合併,建立綜合性大學,動不動就以擁有數千教授數萬學生自傲,而並不關心這種合併究竟會給每個專業的發展帶來什麼積極後果。
最近一些年來,很多大學還熱心於照徠海外留學生到自己學校當教授,即所謂"海歸派",以此提升自己學校的聲望和突出"與國際接軌",造成很多國內培養的在教育和研究中擔大梁的教授的不滿。這種矛盾被形象地稱為"海龜"和"土鱉"的不和。
中國大學的這些問題,實際上都是社會問題的一部分。腐敗、浮誇、官本位、短期行為、拉一部分人壓一部分人,這些都是整個社會體制的弊病。這裡我們所列舉的,還不包括高等教育發展中最突出的問題即思想自由和學術自由的問題。我們雖然沒有看到北京大學最近公布的學校體制改革方案的具體內容,但可以想像,這個問題不但不會被放在重要位置,甚至連有沒有被列入議程都值得懷疑。即使是上面所提到的那些並沒有直接和政治掛鉤的問題,多數也不在這個改革方案所要解決的範圍之內。
那麼北大的改革方案有什麼內容呢?從最近兩期的《讀書》雜誌上集中發表的評論來看,很多北大教師都認為這次改革的目的是加強對教師的管理和控制,雖然並不是在政治意義上。
比如一個具體內容是模仿美國大學的做法,每個講師在一定期限內如果沒有升為副教授就要被解聘。教師的教學和學術研究都要由委員會來評審,達不到要求的也有解聘的可能。北大校方的意圖是通過這樣的改革使北大保留和吸引一流的教師和學者,但很多評論者卻認為這並不是對症下藥。北大現在的管理已經把教師放在被行政部門管得非常"死"的位置上了。很多人呼籲改革應該鼓勵和強化教師權利的意識,而不是進一步把教師放在行政部門的權力之下。
教師除了上好課和做好研究,更應該有參與學校管理的權利,至少那種學校各種經費的使用完全在黑箱中操作,普通教師無權過問的現實必須改變。如果要照搬美國大學的制度,那麼大學教師工會對學校行政部門的監督應該是中國大學學習的榜樣。
要看中國大學改革有沒有希望,就是看這些反對意見究竟能不能被北大校方所接受,能不能把大學改革的方向從加強對教師的管理轉到對行政部門的監督上來。從整個社會來看,這又何嘗不是一個關鍵問題呢?
(RFA)(11/14/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