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驚人的顛覆,是關於李鴻章。這個歷史上被定義為「崇洋媚外」、「喪權辱國」,甚至「賣國賊」、「漢奸」的「反面角色」,破天荒地受到「正麵塑造」。成為高瞻遠矚、大智大勇、憂國憂民、忍辱負重的「一代新人」。這一「創舉」,立即引起海內外輿論嘩然。
史載,出生於安徽合肥的李鴻章,歷任晚清高官。任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期間,主辦洋務,興辦近代企業,創立北洋海軍,力圖富國強兵。但因任「全權大臣」期間,簽訂一系列「賣國條約」,而落下千古罵名。
誠然,作為晚清「重臣」,李鴻章應該是一個在人格、思想、和行為上都十分複雜的人物,既往簡單的歷史定位可能有失偏頗。然而,突然給這個最具爭議的歷史人物「全面平反」,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不能不令人疑竇叢生。
其實,只要仔細比較晚清時代和後共時期,就不難發現,這兩個相距百年的王朝,從本質到形式,都有驚人的相似。
在經濟上,閉關自守達二百多年的滿清專制王朝,正受到當時境外海上貿易的衝擊;而上世紀末,閉關鎖國達三十年的共產黨獨裁政權,也同樣面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挑戰。在政治上,滿清面對的是國內外共和變革的壓力;共產黨則受制於海內外民主改革的呼聲。其間的許多口號、事件、與人物,甚至完全可以劃上等號:
晚清主導的「洋務運動」,等於後共實施的「改革開放」;
晚清國策「祖宗之法不可變」,等於後共立場「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或「穩定壓倒一切」;
晚清主張「富國強兵」和「船堅炮利」,等於後共口號「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軍事現代化」;
晚清所謂「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等於後共所謂「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外交上,晚清有「妥協求和」,故簽《馬關條約》、《辛醜條約》,後共有「韜光養晦」,故簽《中俄邊界條約》、擱置釣魚臺和南沙群島等爭端;
晚清首創「十里洋場」上海,後共炮製「經濟特區」深圳;
晚清聲稱「千年未有之變局」,後共吹噓「中華民族前所未有的事業」;
失敗的「八九民運」,等於流產的「戊戌變法」;
太上皇鄧小平,就是當代「慈禧」;
被軟禁的趙紫陽,豈不是被軟禁的光緒皇帝?
忙於媾和的李鴻章,就是到處「消氣」的江澤民或者朱鎔基;
如今的「太子黨」,正是當年的「八旗子弟」......
的確,《走向共和》一劇中,也一反過去對「八旗子弟」驕奢淫逸、腐朽沒落、臨陣脫逃的記錄,高調頌揚他們英勇善戰和大無畏的光輝形象。看上去,恰恰是對曾慶紅、王歧山等「太子黨」全面接班的詮釋,意味深長。
更重要的一點,如果我們不願意承認當初滿人入關後,華夏實際上已經亡國喪國,至少要承認,滿清是一個外來政權;嚴格地說,共產黨也是一個外來政權,一個由德國人和俄國人混血的怪胎。連毛澤東都承認,他死後,是要去見馬克思,而不是孔夫子。
另一方面,為李鴻章翻案,顯現出江澤民正為自己身後事作鋪墊。江澤民遲早有一天蓋棺定論,而他本人的歷史問題,成為他心上懸著的一塊石頭。那便是:長期只提養父,不提生父所掩蓋的漢奸身世,和其本人就讀於汪精衛之偽「中央大學」那段不光彩的歷史。
正如毛澤東評《水滸》,古為今用,借鍾馗打鬼,自有其目的一樣,江澤民一貫醉心於滿清故事,已經折射出他的真實心境。明白於此,央視為李鴻章平反,為八旗子弟翻案,甚至為整個清史翻案。就絲毫不足為怪了。
眼下,在中國御用知識界,流行一種說法:如果不是孫中山鬧革命,滿清通過「洋務運動」,將緩慢走向「君主立憲」,進而實現中國不流血的變革,早已迎來共和與民主。此論意在責備孫中山等人及其革命,「搞亂了中國」。同時暗示,任由共產黨統治下去,只要經濟發達了,民主自然而來。此論不管是出於理想主義還是一廂情願,也算是「一家之言」吧!然而,革命之產生,每每源於舊勢力的頑固。當權者如果不主動加快變革步伐,革命必然重演,付出的代價,不僅是舊勢力的覆亡,也將是整個社會裂變動盪的成本。
《走向共和》,由中央電視臺於4月12日在黃金時段隆重推出,該時段歷來以播出「弘揚主旋律」的電視劇著稱,因此,《走向共和》無疑也是一部「主旋律」,其政治含義不言而喻。
(來源:新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