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維繫著現在
Buchholz指出:「人們因為許多的理由,會彼此謙恭相待。一個理由是他們想獲得信賴與名譽,這在商業上特別重要。但是如果時間短暫,或者將來的社會制度和今天的所作所為無關,那麼有些人就可能不再信守承諾,開始佔別人的便宜。健康的市場經濟需要某種程度的禮儀和有尊嚴的承諾。一個無法預期未來的社會,馬上就會面臨經濟崩潰。」(見《經濟大師不死》,臺北:先覺出版,頁241-242)
經濟學中假設一般人的自利動機相當強烈,這是務實的判斷,但是並不意味著「所有人的自利行為都是好的、我們必須接受一切自利行為的合理性」。經濟學家重視人的自利動機,其實是提醒我們注意制度、文化、與傳統的重要性。如果沒有明確規範的財產權,人的自利會帶給別人外部成本的痛苦;沒有市場公平競爭的約束,人的自利會讓社會成為透過權力尋求壟斷地位的尋租競技場。
童話不只是神話
正因為制度對於「人的自利動機會帶來什麼結果」扮演關鍵性的角色,我們對於社會自久遠以來透過習慣、禮儀、寓言、傳說、與信仰所建構起來的文化與道德體系,不能不心存尊敬。舉例而言,即使如「敬老國」這種表面上看來只是「騙小孩子的童話故事」-從前「滅老國」的國王下令消滅老人以免浪費糧食,只有宰相把他父親藏起來;後來發生了全王國的人都束手無策的難題,只有宰相的老父親能夠解決,於是國王從此下令改為「敬老國」-都隱藏著與整個社會生存有關的重要集體記憶。
人類學家發現,在較為原始的小型農業社會中,平均每幾十年會發生非常嚴重的飢荒。這時候決定整個社會能否延續下去的,常常就在於其中是否有年紀夠大,記得上一次飢荒經驗的老者,因為只有他們才能夠辨識出足夠的應急可食植物。「敬老國」以寓言的方式記述與傳遞了這個重要的教訓,而這個童話故事中的國王很像海耶克所抨擊的社會主義工程師,憑藉著「唯理主義」想要消滅孝道傳統帶來的「資源浪費」,結果卻讓整個社會陷入嚴重的危機之中。
善惡到頭終有報
經濟學家用賽局理論說明,除了強制以外,要讓自利的人信守承諾,最好的方法是讓他相信這是一個長期反覆進行的賽局,並且讓他認定毀約將帶來沈重損失。如果人們認為明天就是世界末日,而且對於終點之後的想像就是空無,如果他們對於行動的後果無所忌憚,不相信存在有「善惡終有報」的最後審判,那麼再強大的政府與司法力量,也難以維持一個健康市場經濟中的複雜契約體系。
或許我們還可以進一步自問:當「看不到就不存在」的觀念假借追尋科學真理之名,成為獨斷的新宗教,而所有傳說與信仰中對於天國的想望、或對於因果的敬畏都受到訕笑與壓制之時,這種「社會現象」的機會成本到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