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漲潮水浸街 居民進出「趟大河」
者昨日下午2時在現場看到,街道兩邊的數十幢樓房完全處在大水包圍之中,僅有的幾條街道出口都成了小河,混濁的「河」面上浮滿垃圾,蚊蟲亂飛,行人進出都在「趟大河」。
這裡的居民反映,近幾年來,只要每到夏季珠江漲水季節,這裡每天都有幾個小時浸在水中。一位長住這裡的老伯對每日的潮漲潮落瞭如指掌,已經成了半個「水文專家」,他說:「每年3至9月珠江汛期都會發生水浸現象,一般每天三四個小時,從上午11時左右開始漲潮,下午3時左右退去,每月初一、十五的前後幾天最厲害。」還有居民訴苦說,去年下大雨最厲害的時候,有人睡醒後發現房間裡的水已經漫到床沿邊了!
從排污管道倒灌進來的髒水滋生了不少細菌,附近居民的健康也受到極大威脅。
一位阿姨說,以前趟水回家,沒怎麼注意,不小心患了腳病,現在回去第一件事就是把腳沖洗乾淨。記者正在現場採訪時,見到一位老阿婆走了過來,在水邊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脫下鞋子顫顫悠悠走進了水裡。現場還不時看到有居民騎著自行車或摩托車搖搖晃晃地在「水泊」中來往,最深的地方把半個車輪都淹沒了。
地勢太低排污難 珠水倒灌成問題
素社街第二十三居委會譚主任介紹,以前這片住宅區處於一片高地之上,周圍都是農田,沒有修建專門的排污水渠,附近居民一直靠以前灌溉農田的水渠排放生活污水。但近年來,周圍高樓多了,外面修街道又把路面抬高了一米多,這裡的水患才逐漸加重起來。
記者發現,橋東新街的地勢現在變得相對較低,現有的灌溉渠已無法將這一帶的生活污水排到附近的市政排污渠裡去,只能排到幾百米外的馬湧。在馬湧出水口,記者發現這裡只有一扇閘門,閘門關上後,珠江水就不會倒灌了,但小區的生活污水也就無法排出去。
據瞭解,水患成了「歷史遺留」的問題,該小區過去屬於越秀區管轄,最近兩年才劃歸海珠區,現在實際負責的則是橋東經濟合作社。
過去治標不治本 水患至今未消除
據瞭解,素社街居委會曾多次向海珠區人大匯報該區「水患」一事,海珠區人大也曾把它列為專門議案向政府反映,但有關方面一直動作不大。據介紹,1999年,居委會曾向居民集資維修排水渠;2000年,海珠區農委專門撥出三萬元治理,雖稍有改善,但一段時間過後,又恢復了老樣子。現在的居委每年都從辦公費中擠出部分來,經濟合作社也會投入一部分資金,但相對嚴重的水患而言,則是杯水車薪。
牽動民生大問題 為何總是沒人管
記者通過電話採訪海珠區市政部門時,一位負責市政建設服務中心的梁先生答覆說,該片目前歸橋東經濟合作社管,排水沒有納入市政管理,他們「愛莫能助」。
在採訪結束時,居委會譚主任興奮地告訴記者,市政部門正在修建馬湧修污水箱渠工程,如果能把這一帶納入海珠區瀝滘污水處理系統,就會好一些;如果沒有納入,那就會更慘,因為「到那時連污水都沒地方排了,這片小區就會成為真正的『孤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