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今年秋來早,農曆十月不到已是秋聲秋色畢現,隨著自然界絕對罕見的霜雪早降,政治上見怪不怪的陰霾初聚,經濟上的寒意也開始襲來。隨著對外貿易的滑落,剛剛過去的第三季度,已成大陸經濟自一九九九年以來成長率最低的一個季度,在全球經濟不景的哀鴻遍野之下,號稱一枝獨秀的大陸經濟,能否保持較高的經濟成長,會否出現經濟的嚴冬和倒春寒呢?
據大陸國家統計局剛公布的統計數據,今年前三季經濟成長率達百分之七點六,預期百分之七的全年經濟成長目標,將可實現。而不論中國社科院的經濟預測「秋季報告」,還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分析,都認為大陸今年經濟成長可以達到百分之七點五。經濟家們認為,今年的成長率可能低於去年,但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狀況下,大陸經濟仍然算是一枝獨秀。在不同的經濟分析報告、專家預測之外,大陸官方雖然對外喜氣洋洋,矢言大陸經濟將穩定成長,但中共最高決策層卻憂心忡忡,在最近相關會議上有個基本判斷,判定今年各項經濟指標走低,問題開始浮現,明年上半年開始可能出現較大的困難,因此有必要陸續出臺相應的措施。
領導層這種判斷,其來有因。以前三季經濟運行狀況來看,大致有三憂三喜。三憂是工業方面,雖然虧損沒有加劇,但生產逐步放緩,整個工業機器運行節奏慢了下來;農業方面,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基本問題還沒有改善,今年夏糧和早稻產量已減產八十五億公斤,今夏雖無大洪澇,但因播種面積減少,全年糧食生產減產大底定局;進出口雖然保持成長,但增幅已大面積下降,預計受到「九一一」和阿富汗戰事影響,進出口總額可能進一步下降。今年經濟上較正面因素即三喜,一是外資的大量增加,實際外商直接投資三百二十二億美元,增幅為百分之二十點七;同時國內固定資產投資逐季增加,第三季增到百分之十五點八,成為亞洲金融危機以來投資成長最快的一年;市場消費表現尚算穩定,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的成長率保持在一成以上。目前經濟成長主要以「三喜」支撐,但隨著經濟環境的轉換,「三憂」隨時可能進一步拖慢經濟。
除經濟現狀喜憂交集,未來經濟狀況還可能有大變數。其中是國際形勢的演變,因大陸已開始納入全球化體系,不僅國際政治變局將衝擊中國大陸政治,世界經濟的起伏也開始與大陸經濟息息相關。美國經濟有可能進一步滑落,在出口總值佔GDP比重百分之二十三、對美直接出口佔出口總值百分之二十一情況下,明年上半年出口對經濟的影響將全面浮現。其二,明年是大陸加入世貿組織第一年,遠喜而近憂,當局對入世衝擊的擔憂程度,難以對外人言,將付出多大的代價,更難以作出定論。其三是國企改革可能受到的衝擊,雖然三年脫困完成任務,但國有及國有控股的企業,今年虧損額仍有五百億元人民幣,產品銷售額和利潤率都在下降,國企明年受經濟大環境影響外,入世後國企以改革名義吃小灶的狀況難以維持,國企困局可能重新浮現。
面對可能的經濟嚴冬,當局正不事聲張地綢繆,日前出臺為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加薪,以求帶動內需的進一步擴大;近期將對二千大出口公司實行足額退稅,對部分出口企業實行零稅率,加上其他措施,全面推動出口;進一步增發國債,擴大固定資產投資,同時鼓動民間投資熱情,加大吸引外資都是防冬表現。預計十一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還會出臺其他相關措施。但我們認為,中國大陸經濟的最大隱憂,當然是結構的問題、體制的問題,可以預期,在國際環境轉壞甚至變惡劣的情況下,大陸經濟結構弊端和體制弊病將會進一步浮現,諸如國有經濟的退出和轉型、政府對經濟的監管和干預、社會保障體制的建立和城鄉失業人口的增加,這類結構性和體制性的問題,才是中共領導層防冬禦寒要思考的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