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1日,人们参加中国西南部城市重庆的招聘会。(STR/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4年12月28日讯】(看中国记者肖然报导)2024年,一个新的网络词汇“烂尾娃”广泛流行,生动地描述了中国年轻一代的困境。从“烂尾楼”到“烂尾工程”,这些词汇曾指向未能完成的建筑或项目,而“烂尾娃”则直指那些从高校毕业、却难以找到工作的年轻人。他们的人生从进入社会的第一步开始,就被困在一片看不到希望的迷雾之中。前中央党校教授蔡霞认为,青年失业不仅仅是个体的悲剧,其根源更是社会结构和经济政策的失衡。她在近日的《美国之音-蔡霞有话说》节目中深入探讨了“烂尾娃”现象的成因、表现及其深远影响。
青年失业的严峻现状
近年来,中国的青年失业率不断攀升。尽管官方数据显示青年失业率长期维持在15%以上,甚至在2023年一度突破20%,但北大学者的研究表明,实际失业率可能高达46.5%。这意味着,每两个年轻人中,就有一个找不到工作。
青年失业问题不仅存在于低学历人群中,高学历人群同样受到冲击。这种“全面失业”的现象让人们对就业市场的健康度和社会政策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许多家庭为了让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投入了巨大的资源,但换来的却是毕业即失业的残酷现实。这种矛盾的存在正在削弱整个社会对教育价值的信任。
面对就业市场的压力,许多年轻人不得不选择低端工作,甚至离开城市寻找生计。这不仅导致了人才资源的浪费,也在客观上削弱了城市的创新能力。社会原本期待的高学历人群带来的经济拉动效应,因为失业问题而被大大削弱。
此外,失业率高企还对社会心理和人际关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长期失业的年轻人可能陷入抑郁、自卑,甚至失去与社会接轨的意愿。而家庭也因失业问题产生冲突,进一步恶化了社会的整体氛围。
高学历人才的无奈选择
近年来,高学历毕业生的就业困境更显突出。在一些省份和地区,世界顶尖高校毕业的学生甚至选择应聘基层公务员或低技术含量的工作。例如,一名斯坦福大学的物理学博士,最终选择了安徽省一个乡镇的公务员岗位;而一名哈佛大学的毕业生,也只能进入基层教育管理岗位。同样令人唏嘘的是,有些硕士毕业生被迫担任中学的勤杂工,这些现象极大地动摇了人们对教育和奋斗的信念。
高学历人才的就业困境,不仅表明社会对高端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减弱,也反映出结构性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产业升级不力、教育与市场需求的脱节以及社会阶层固化的影响。这些问题的累积导致了高学历者就业难的困境,甚至让“读书无用论”重新抬头。
此外,高学历人才的过度挤压导致基层岗位竞争加剧。一些原本不需要高学历的岗位,因为大量高学历者的涌入,逐渐提高了入职门槛。这种现象不仅不利于资源的有效分配,也让学历的意义逐渐模糊化,削弱了教育的公平性。
更值得关注的是,高学历人才的流失对社会发展带来的长期负面影响。人才资源的浪费直接削弱了社会的创新能力,限制了国家未来的发展潜力。如果这一趋势得不到缓解,中国可能面临新一轮的“人才荒”,严重制约经济和科技的进一步突破。
就业困境的制度根源
中国青年失业的背后,折射出深层的制度问题。在许多自由市场经济国家,失业问题通常与技术变革和经济周期相关,例如自动化技术和人工智能取代部分工种。然而,中国的青年失业却有其特殊的结构性和制度性根源。
首先,中国尚未完成从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全面转型。尽管城市表面上高楼林立,硬件设施不输发达国家,但社会经济结构中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市场经济的运行需要法治的支持和制度的透明,而这些条件在中国依然匮乏。2013年以来,政治的倒退与思想的打压进一步加剧了经济环境的恶化。
其次,中国的经济政策缺乏连贯性,对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压制性监管极大地限制了市场的活力。无论是对房地产业的打压,还是对网际网络经济和金融行业的限制,都削弱了这些行业吸纳年轻劳动力的能力,进一步加剧了青年失业问题。
再次,教育与就业市场的脱节进一步恶化了失业现象。许多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并未掌握适应市场需求的技能,导致他们在就业市场中处于劣势。而职业教育的缺乏则让大量年轻人无法获得进入技能型岗位的机会。
最后,社会阶层固化的问题使得年轻人的上升通道被堵死。家庭背景在决定年轻人就业机会方面的作用愈发显著,公平竞争的机会被严重削弱。这种现象不仅伤害了社会的整体公平性,也进一步打击了年轻人的努力意愿。
社会阶层流动的阻碍
青年失业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就业困难导致社会阶层流动受阻,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不公与不满。在计划经济时代,个人命运往往由家庭背景决定,而改革开放后,阶层流动的渠道得以打开,社会焕发了新的活力。然而,近年来政治环境的恶化再次堵住了这些流动渠道。
社会阶层流动的受阻,导致了年轻人对未来的期望值逐渐降低。这种低期望值进一步削弱了他们对教育、工作和社会参与的热情,让整个社会陷入了一种低效运行的状态。
此外,缺乏社会阶层流动的机会,使得农村地区的年轻人更难融入城市生活。城乡之间的鸿沟不仅体现在收入差距上,也体现在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的差异上。这种隔阂限制了年轻人的职业选择,使他们更难在城市中立足。
更重要的是,社会阶层流动的停滞可能导致更严重的社会问题,包括犯罪率的上升和社会稳定性的下降。当大量年轻人感到无望时,社会的不满情绪可能集中爆发,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
心理危机与社会不稳定
就业困境的直接后果之一是心理问题的爆发。长期失业导致生活压力和心理负担加重,使得一些人陷入绝望情绪。近年来,各地的极端事件和宪宗案件频发,正是社会压力失控的写照。
青年失业不仅是经济收入的问题,也关系到个体的尊严和社会归属感。失业状态中的年轻人,往往感到被社会边缘化,缺乏与他人交流和互动的机会。这种孤立感加剧了心理问题的产生,使得抑郁和焦虑成为普遍现象。
更值得关注的是,心理问题不仅影响个体,也对家庭和社区产生了连锁反应。许多家庭因失业问题而产生矛盾,甚至破裂,而社区的凝聚力也因缺乏年轻人的参与而逐渐削弱。
当心理危机扩散到一定程度时,社会的不稳定性将显著上升。年轻人的绝望可能转化为愤怒,而这种愤怒可能引发更大的社会问题,如示威游行甚至暴力冲突。这些现象不仅威胁社会的安全,也进一步削弱了社会的活力。
全球比较与启示
相比于自由市场经济国家,中国的青年失业现象具有更深的制度根源。在许多发达国家,失业问题虽然严重,但往往是短期的,并且通过市场调节能够逐步恢复。然而,中国的失业问题则是政治制度和经济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
自由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表明,制度改革和法治建设是解决失业问题的关键。通过开放市场、促进创新和保护劳动者权益,能够有效缓解就业压力,并为年轻人创造更多的机会。
此外,教育体系的改革和职业培训的强化,也可以帮助年轻人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技术的进步虽然带来了一些工种的消失,但也创造了新的职业机会。通过灵活的政策应对,可以有效降低技术失业的风险。
最后,社会支持体系的完善是稳定就业市场的重要保障。通过健全的社会福利制度,可以在经济下行时期为失业者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帮助他们度过难关。这些经验为中国解决青年失业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青年的未来之路
蔡霞最后指出,青年是一个国家的未来,而当前中国的青年失业问题则为社会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解决这一问题不仅需要经济政策的调整,更需要制度的深刻变革。然而,在现行体制下,指望政府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几乎不可能。改变的动力只能来自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年轻人自身的觉醒。
在未来,中国需要打开更多的社会流动渠道,为年轻人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会。只有当青年重新燃起希望,社会才能焕发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