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言说:台海战后盛世出。(示意图/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台海终有一战
步虚大师在天台山,朝饮流霞且止渴,夜餐玉露略充饥,面壁九年终于修成了。
修成后写下了12首预言诗,在第10首诗中就讲到了战争的惨状:
红霞蔚,白云蒸,
落花流水两无情,
四海水中皆赤色,
白骨如丘满岗陵,
相将玉兔渐东升。
“四海水中皆赤色,白骨如丘满岗陵”。不过最近这些年,仿佛有神灵护佑,许多预言中的灾难都没有来临,或者大难变小难。所以我们大家不妨也一起祈祷一下,希望这个关于战争的预言也不会灵验吧。
好在战争之后,像许多其它预言中讲到的那样,好日子也到来了。最后一句“相将玉兔渐东升”,就预言了一位“玉兔圣人”即将出现。
不过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进入美好未来的。来看第11首诗是怎么说的吧:
盖棺定,功罪分,
茫茫海宇见承平,
百年大事浑如梦,
南朝金粉太平春,
万里山河处处青。
我们可以看到,在“承平”之前,还有一个“盖棺定,功罪分”的过程,就是一切尘埃落定之后,人们会按他们的“功”与“罪”被区分开来。这非常像圣经中讲的“最后的审判”。圣经预言中的最后审判是人人都要过的关,没有人可以逃脱。审判之后,一个人可以进入未来世界,去美好无比的“新耶路撒冷”,也有可能被送去地狱的火湖。那么在东方,人们是不是也要经过这样一个审判的过程才能进入未来呢?
不管怎样吧,太平日子总算是来了。“南朝金粉太平春,万里山河处处青”。南京有个别名,叫做“六朝金粉”,形容这座六朝古都繁华似锦的样子。所以这里的“南朝金粉”应该就是指中华民国的旧都城,南京。那么难道说,台湾在战争中占了上风,中华民国还都南京?也不是没有可能。来看下一句“万里山河处处青”。刚才说了,中共统治下的中国是“遍地红花”。但是现在是“处处青”了。中华民国的国旗是什么呢?青天白日满地红。这一句中的“青”字,会不会是指中华民国国旗呢?
玉兔圣人出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谁最后占了上风,改朝换代似乎不可避免。而在许多预言中出现过的“圣人”在步虚大师的预言中也毫无例外地出现了。来看最后一首诗:
世宇三分,有圣人出,玄色其冠,龙张其服,
天地复明,处置万物,四海讴歌,荫受其福。
说的是世界会分为三大势力鼎立的局面。而在许多预言中出现过的“圣人”也出现了。结合在第十首诗中写到的“相将玉兔渐东升”,这位“圣人”应该是属兔,来自东方。“玄色其冠,龙张其服”那就是圣人有一头黑发,穿绣有龙的衣服。自古以来,龙袍那是只有皇帝才能穿的。所以这位“圣人”很可能也是一位“天子”,有圣人之德,居天子之位,天下万物无不在他的统治之下。大家讬他的福,都过上了好日子,所以高唱颂歌,由衷表达对他的赞美之情。这就是“四海讴歌,荫受其福”了。
而步虚大师的预言也就此结束,定格在了这美好的时代。
清末大儒预言中国分裂
俞樾是道光年间的进士,曾经在翰林院工作,但为人耿直,不太适应官场的环境,很年轻就回老家写书去了。民国著名的思想家章太炎、篆刻家吴昌硕都是他门下的弟子。
俞樾虽然身在乡野,却依然心怀天下。经常说,他对未来有三大忧虑。“一曰中国之号将替也。一曰孔子之道将废也,一曰天地之运将终也。”就是说,中国未来将改朝换代、背离孔孟之道,最后天地无存,末日来临。
一百年后回头再看,还真是神预言。难得的是,俞樾同时还提出了解决之道,就是“复古而中兴”,学孟子“行仁政”,遵循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原则,就是君主应该把民众摆在自己之上,爱护人民,保障人民权利。
事实上,从汉代开始尊儒,到大清甚至民国,各代帝王、统治者们基本都是遵从孟子这个“以民为本”的思想的,以儒家思想治理国家。在台湾有一本教材叫做“文化教材”,2016年以前一直是高中生的必修课。内容选自儒家经典“四书”,其中就包括《论语》和《孟子》,选的都是仁孝、礼乐、人性、良知、君子与小人等主题。
只是在大陆,孔子被打倒了很多年,儒家学说早就靠边站了,教科书中也很少提到这一点,人们已经不知道这些真实的历史了。
1907年,俞樾在临终前又写下了9首诗,对儿子说“今后两百年的国家和世界大势,都在这九首诗中了”。
前5首诗从大清灭亡到民国、两次世界大战,中国建政和文革,都一一说中了。咱们来看一下对于未来,俞樾又是怎么说的吧:
“几家玉帛几家戎,又见春秋战国风。叹息当时无管仲,茫茫劫运几时终。”
“玉帛”代表和平,“戎”代表战争,“春秋战国风”就是说未来中国有可能会分裂成一些各自为政的小政权,像春秋战国时代一样,互相之间打来打去。英国预言家帕克去年预言说,中国将分裂,就像今天的欧洲那样运作,跟100年俞樾的预言还真是不谋而合。
在这之后:
“蜗触蛮争年复年,天心仁爱亦垂怜;六龙一出乾坤定,八百诸侯拜殿前。”
“蜗触”是蜗牛的触角,比喻人类的渺小。大家打来打去也打累了,天性“仁爱”的真命天子终于出现了。古代天子的车驾是六匹马,所以天子的车驾称为“六龙”。“六龙一出乾坤定”就是再次一统天下的天子出现了。
“人间从此又华胥,偃武修文乐有余;壁水圜桥观废礼,山岩屋壁访遗书。”
华胥是古代神话中无为而治的理想国,也就是老子心中的理想国。“人间从此又华胥,偃武修文乐有余”就是说新天子的统治下,不搞军备竞赛,提倡文教,人人其乐融融,无为而治的理想国在人间出现了。人们开始着手恢复古老的传统,“观废礼”重拾被废弃的礼仪,“访遗书”,寻访古老的书籍。
巧的是,这首诗跟《推背图》四十七像非常相似。四十七像预言了一位紫薇天子,说“偃武修文,紫薇星明”。这位天子还“好把旧书多读到,义言一出见英明”。这里的“旧书”和俞樾预言中的“遗书”会不会是同一种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