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诏书大多是使用大幅硬黄纸书写制成。图为广西贡院圣旨颁诏的模拟表演。(图片来源:Gisling/维基百科)
由于清朝是中国最后的、距离今日最近的一个王朝,加上近年来播放过不少受人欢迎的清宫剧,致使大众对清朝很感兴趣,甚至有一些人是通过影视剧作来了解大清历史的。姑且不论影视剧本是否依照史实来铺排,光论戏剧中存在着不少常识性错误。今天就来说说清宫剧中出现的历史常识性错误:皇帝诏书、諡号。
首先谈谈一秀出来,就让人感觉威风凛凛的皇帝诏书。
诏书
清朝以皇帝之名向外颁布的命令主要形式,包括了:制、诏、诰、敕、瀣等等。至于目的是在向天下百姓公告国政或垂示彝宪,书写格式多半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作为开头,中间文字为主要内容,结尾则为“布告中外/天下,咸使闻知”。
诏书多半交由内阁撰拟,接着再呈给皇帝,请他钦定。内容文字则是从右往左,呈现竖行书写的墨笔楷书,且都是满字、汉字合壁,右边是汉文书写,左边则是满文书写。
我们在观赏清宫剧时,都会看见皇帝下达命令之后,几乎都是透过圣旨对外宣布,但其实在大清历史中,清朝皇帝在发布命令时,多半是透过上谕黄纸的方式,甚少动用到圣旨。
其实,清代诏书大多是使用大幅硬黄纸书写制成,纸高约达八、九十公分,横宽则得依据文字内容的长短来订定,长的诏书可以长达五、六公尺,表里二层成长卷式样,纵然面积大却坚固,不易破损。
换句话说,清朝的诏书其实尺寸很大,实际需要两位成人各自手持一端才能够完全展开,因此当然不像戏剧中所展示的,可以供一个人手拿的小小卷轴而已。
至于硬黄纸,则是指把纸张放入黄檗汁中浸染到灭白为止,此举可达到防止虫儿侵咬、灭杀菌类之功效。
再来要介绍的一个历史性错误,即是关乎諡号的运用。
諡号,就是指朝廷根据皇帝、皇后、王公贵族、官员、士大夫的一生事迹,给予称号,也就是所谓的諡号。此举如同盖棺定论。世人熟悉的春秋五霸,如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等称呼,均属于諡号。
不过,由于每个朝代的规定不同,因此逝世后能获得諡号之人亦不相同。历朝历代给諡号多是文武百官居多,而得諡的官员还得具有一定资格,像唐朝规定必须是三品以上的职事官,才有获得諡号的资格,此规定延续至清末。至于此种制度,被称为諡法。
諡号往往被分成三类:具有褒扬性质的“美諡”、褒贬均等且获得同情的“平諡”、具有批评与否定性质的“恶諡”。
那么,无官职者难道就无法拥有諡号了吗?那喜爱舞文弄墨者又该如何呢?其实,普遍说来,文人学者、高人隐士的諡号,是由其亲友、门生、乡绅等人后续加上的,故称为私諡。
这类私諡,多半视当事者的品德、职业、地位及时代环境而有所不同,许多人的私諡都缀以先生、居士、处土、子等字样。
再回过头来说说清剧中出现的諡号之误吧!观赏过清宫剧的人都熟悉后宫的一位大人物--博尔济吉特布木木泰!
孝庄文皇后布木布泰。(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3月28日),出生于科尔沁部落的博尔济吉特氏布木木泰,正是努尔哈赤的儿媳、皇太极的侧福晋。她之所以赫赫有名,主要是来自于她抚育、辅佐过清世祖福临、清圣祖玄烨两代皇帝,被视为一代杰出政治家。
有研究者称,布木布泰智谋多,她明白满清虽已入关,但基业奠定尚未稳固,遂在儿子福临及孙子玄烨背后采取高明的政治手段,进行皇权巩固、拉拢汉人及团结各派等重要事项,终为大清帝国在中原打下百年基业,同时为康雍乾盛世开创深厚的基础。
于是,后人研究多认为,康熙能成为一代贤明帝王,布木布泰的教导与辅佐占据一定的重要程度。
简略介绍史实,再来谈谈引发人产生谬误的部分吧!
康熙十六年(1688年1月27日),布木木泰崩逝,享年七十五岁,她被葬于昭西陵,并于雍正、乾隆时期,累加諡为“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
问题来了,在现今的清宫剧中,却出现了饰演布木布泰之人说自己是孝庄……。
如若一再耳闻尚在世之人,称呼着自己未来逝世后将被加上的谥号、庙号,怎不令人感到错乱呢?!
所以说,观赏任何古装影视作品,包括所谓的历史剧,均得睁大眼睛,仔细琢磨琢磨,方才不被令人向往的古代场景所带动,而忘却一些历史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