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图片来源:Pixabay)
世尊成道后六年,父王渴念情殷,亟欲一见。便敕优陀夷前去致意迎请。优陀夷是个绝顶聪明的人,在世尊做太子时,本来是常常随侍着太子的。现在奉诏,来到佛所。把父王的意旨转达了一遍,看到世尊的威神庄严,天神侍卫,圣众围绕,也是他得道缘熟,便要求世尊渡他出家闻法修学,成阿罗汉道。
佛本来是等待着机缘成熟,就要返国说法,一者应报父母恩,二者践自己道成返国的本誓。于是就派优陀夷先去回报父王,佛七日后可到了;并现神通变化,使大众加倍的敬仰。优陀夷受命而去,以神足通,一弹指顷到迦毗罗卫国。在城上虚空中,现出种种不可思议的神变,长篇的诗偈脱口而出,颂赞佛的威德,说明自己的经过。
父王臣民万众欢悦,以为优陀夷才去皈依,便成道果,而有这样不可思议的神通智慧,初学的徒弟尚且如此,何况佛呢?所以渴慕敬仰之心,不觉油然倍增。到了第七天,父王严整阵容,率领文武百官,万民拥戴,出城四十里迎接世尊,一路上打扫得异常洁净,并且用香花幢幡庄严供养。
不久,天神拥护着丈六金身的大雄世尊;前后弟子千圣围绕,威光赫奕地进入国境。种种祥瑞,不一而足,越使大众敬仰得五体投地。王臣恭迎世尊入城后,互相问讯,听受法要,净饭王即悟。
大雄世尊返国宣化后,举国上下莫不深被法化,亿万释种(佛的宗族)都深信因果,依教奉行,得道者如林。父王见佛随侍的一千二百五十位罗汉弟子,都是苦行外道出身的,所以身体枯瘦,和佛丰腴的金身配在一起很不好看,就命令选王族豪贵的子弟中品貌端正者五百人,剃度出家随侍世尊。
于是净饭王的次子孙陀罗难陀,佛的亲弟,摩诃波苏波提所生。王二弟白饭王的儿子阿难(也叫阿难陀)、调达(也叫提婆达多)、王三弟斛饭王的儿子阿那律(也叫阿騃楼驮)、王四弟甘露饭王的儿子拔提以及军荼那、优波离等等宗室子弟公侯卿相愿脱俗累希求道果的人,都踊跃地从佛出家。还有佛姨母摩诃波苏波堤(又译曰大爱道)也要求佛出家。
起初,佛不允许,姨母坚求再三,方才允许。因为女人出家,就会多发生流弊和诟病,这是佛所逆知的。(后来外道要破佛法的,使有孕的妇女假意出家为尼,以诬蔑佛教的清静,就有这种种事情发生。)但以姨母的恳切为道,艰苦修行,加以恩同生母,当然只能成全而不能坚拒的了,所以只得允许。
佛因此制定为尼八敬的戒律。尼众遵守八敬,可以使正法昌明久住。姨母出家后,接着有许多宫娥彩女和佛的妻子耶输陀罗等都接踵出家,后来都成阿罗汉果。迦毗罗卫国竟成了佛化一统的清静国。在王族出家的盛况中,却有很多可以记述的因缘,现在略举几件于后:
佛的胞弟难陀出家后,挨次拜识以前出家的比丘。拜到一个从前是在宫里做仆人服役的,他心里想着:“这是我的家仆,怎能受我的礼拜呢?”想到这里,便迟疑着拜不下去。佛晓得他的念头,就告诉他说:“难陀!佛法是平等的,并没有世位尊卑高下之分。
都是佛的弟子,便当以出家的先后为长幼的次序,至于以前的贫富贵贱,是统统不管的了。”就以“出家先后为长幼的次序”作为法门的定仪。佛的儿子罗哞罗(或译为罗云华言义覆障)是佛出家后才出生的。是耶输妃最疼爱的爱子。在耶输妃尚未出家明道以前,一天,佛叫目犍连尊者到王宫里去开导夫人,叫罗哞罗出家做沙弥。
耶输妃起初避而不见。领着爱子躲到高楼上去。目犍连以神通飞到她的面前,劝道:“母子之爱,有时而尽,学道证果,可以永离生死之苦,永无别离之苦。”可是开导再三,耶输夫人虽也心知其然,总以恩爱太深,终不能舍。
父王和姨母已明法要,来相劝慰,也都不听,反向公婆告诉道:“从前我在娘家时,八国争聘,都不答应;所以许配悉达太子者,正以太子才艺过人,谁知他忍弃恩爱,独处山林,既知今日,当时又何必求聘呢?现在竟还要离我母子,这是我万万不能答应的。”
那时佛就化现其前,告诉她道:“你还识得我们的过去因缘吗?过去生中,我修菩萨道,向你买花供佛,你来约我生生世世誓为夫妇。我说‘我是誓修菩萨道的,一切的所有,都能舍能施,你能同意这样做吗?’那时你就发誓,随君施舍,绝无吝悔,同修圣道,以求解脱;为何现在就这样痴爱不舍呢?”
这时夫人就豁然明识过去因缘,便将爱子罗哞罗付托目犍连尊者,带去出家。净饭王就命令贵族子弟五十人,随王孙出家。于是佛命阿难为五十一人剃发,舍利弗为做轨范师。后来都证圣果,罗哞罗在诸弟子中密行第一。佛的从弟阿那律和拔提,都是母爱偏重的宝贝儿子。
阿那律要想出家,求母亲允许,她的母亲坚决地不答应。哀求再三,母亲说:“如果拔提的母亲听拔提出家了,我也听你出家。”于是阿那律去和拔提商量,拔提起初还放不下俗情,经那律一再劝说,他说待我再享一年福,然后出家好吗?那律以人命无常,佛法难闻警策他。然由要求一年渐减至七天,那律就答应了。
七日之后,拔提求母亲听他出家,他的母亲也同那律母亲一样,如果那律出家,也听你出家,两人说已答应了,于是两人就同得出家。夜间拔提独自在树下修习,不觉高唱:“快乐!快乐!”佛差人叫来问他,他说:“从前我在家时,刀杖剑戟侍卫森严,但是心里常怀恐惧;现在独处旷野,释然无累,坦然无忧,所以高唱快乐哩!”后来两人都证圣果,阿那律天眼第一。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