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图片来源:Pixabay)
太子渡过恒河,路过摩竭提国的京城王舍城,那国人民听说迦毗罗卫国太子出家到此,万人空巷地竟来观瞻。喧哗之声,闻达王宫。
那国国王叫频婆裟罗王,听得这回事,便差人打听太子的所在,差人回报住在城外的般荼婆山,瓶沙王就欢喜地带领臣民,严备车驾,向灵鹫山而来。
却说那灵鹫山是个很大的山,四面有四个小山围绕着:山上花木茂盛,泉水清冽,太子端坐在大树之下、磐石之上。瓶沙王遥见太子相好威仪,不觉肃然起敬,就屏退侍卫,和太子相见。
寒暄既毕,王说:“我听说有人替太子看相,当作统领四天下的圣王;今日见了太子的威容德器,果然名不虚传。太子为何弃了尊位,而苦恼的自放于山野荆棘之中?我愿意让一半的国土给太子分治,或者全部让予,臣事太子也在所不惜;或者让军队给太子自伐别国,都可绍践尊位的呀!”
太子答谢道:“大王的好意,使我感谢不已;可是我王位尚且弃若敝屣,哪里会要大王的半国和全国,更何况去征伐夺取别人的国土呢?人生的老病死苦,不是任何高位厚禄所能免除的。
所以我为了解脱生死的苦本,并解脱一切人的生死苦本、放弃虚幻的享受,而求真实的解脱。希望大王以正法治国,使万民安乐,那是我所感盼的。”说着就辞谢大王,要去寻访阿罗逻仙。
瓶沙王合掌流泪道:“太子志向远大、悲愿恳切,我也不敢相留,惟愿早成道果,先来渡脱我。”于是默送着太子,到看不到影子,方才回宫。太子渡过尼连河后,再行数十里,遇见两个梵志,各与徒弟们索居在溪边。
太子请问他们所修之道,他说:“我们是崇事梵天的(梵天是‘欲界’天上面‘色界’的第一层天,已离男女的情欲,未空身体的形相),以奉拜日月水火为修行的法子。”太子喟然道:“水不常满,火不久热;日出则移,月满则亏。如何妄向迁流变灭的生死法中驰逐寻求呢!”就叹息着走了。
太子行到阿罗逻仙人处,仙人迎了进去,安慰太子道:“你来得很好!我已经知道你的经过情形。你能够这样的抛弃尊荣,及早觉悟,是非常难得的!现在可以安住这里,精勤修道了。”
太子听了,非常欢喜,连忙请问了脱生老病死的法门。仙人教他说:“要断生死的根本,先当出家,住在山林寂静处,修戒、学定。”于是把“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及“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的四空定、修法和境界,详细地告诉他;
而以“非想非非想处”为究竟,以为入得这定,什么境界都没有了,将来上生不是永断生死烦恼的究竟解脱,对他说:“刚才承指教的法门虽然高超,可是仍觉得不是最后自己要找的究竟解脱之法。”
太子更问道:“仙人几时出家修行?现在多少高寿了?”仙人答道:“我在十六岁时就出家修梵行(就是清静之行),到现在经过一百零四年了。”
太子心想:“他出家了这样久,所得还只如此。”就要告辞而去。仙人见太子智慧明利、意志坚定,就诚恳地说:“愿太子速成道果,先来渡我。”太子再访迦蓝仙人,他的境界也同阿罗逻相仿,便又辞去。
太子别了两仙人,去求究竟解脱的法门。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