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隔壁的中国,留守的孩子们已经成了父母(图)

作者:张小榛 发表:2019-09-09 09:33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2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儿童
本就没有怎么经历过父母陪伴的孩子们,现在自己也成了父母(Pixabay)

【看中国2019年9月9日讯】对于城市居民来说,留守儿童似乎是个静止的概念。他们永远长不大,生活在偏远的农村山区,是社会动荡的因素,是被侮辱与被侵害的对象。

很少有人意识到,中国第一批留守儿童早已经不再是儿童。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

2011年,有学者在农村调研中发现,在某些地区,一半以上的新生代留守儿童的父母儿时有过留守的经历。

“留守”会代际传递吗?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假以时日。不过,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现象来推知答案。

比如说,哪种孩子最容易失踪?

第二代留守儿童已经出现

城市中产父母往往对丢孩子过度担忧,但实际上,他们的孩子并不处在危险的中心。

根据“宝贝回家”网站数据,在失踪儿童中,农村户籍占92.95%——几乎相当于全部;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加起来,又占其中的一多半。

其中超过7成的儿童在失踪时身边没有任何成年人陪同。在公共事件发生后,这些心大的家长经常受到网友的指责。

孩子离开视线五秒钟就紧张得要死的城市家长们,大概没办法理解“为人父母”这件事,在不同人心中的意义有多么不同。

中国的失踪儿童中,多数不是被拐卖的,而是自己走掉的。

不同来源的数据都显示,超过一半的失踪儿童属于离家出走,被拐卖的比例低于一成。10到14岁是儿童失踪的高峰,其中离家出走的占据了大部分;威胁更小孩子的主要因素则是走失、家庭纠纷和溺水。

将二者叠加,搜索“留守儿童离家出走”,可以看到极多触目惊心的个案:安徽13岁孩子半年出走7次;山西孩子出走误入高速险些被撞;重庆孩子怀揣三封家书出走,警察抓到时已经成了惯偷,等等等等。

媒体给出的出走动机也是五花八门,有的是寻找父母,有的是家庭矛盾,有的是自己外出谋生。还有的,就像那个出走7次的孩子,周围人将他的行动解释为“喜欢离家出走”。

在中文互联网上,“人贩子一律死刑”的论调甚嚣尘上。不过,按照这个逻辑,可能更应该被追责的是这些孩子的父母家人。

但父母们又该追责谁呢?他们自己也和孩子们一样无助。

让我们跟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算一笔留守儿童的帐。

1984年是中国粮食获得创纪录的大丰收的一年,产量从去年的3亿吨提升到4亿吨。同年,《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发布,农民可以进城打工了。

由于手续繁琐、“盲流”众多,在这一时期,最常与农民工联系起来的关键词是“清退”。

1982年,《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安徽十万多农民工返乡务农》,里面写了现在看来堪称魔幻的场景:干部带头清退自己安排的亲友,半年就劝回了10.24万人。

直到1989年,在北京“擅招农民工”还是被禁止的。当年,北京估计遣返了20到25万农民工,可见当时进城务工的队伍已经初具规模。

也就是说,中国第一代留守儿童出生在70年代后半到80年代初,在90年代长大成人。

如今,第一代留守儿童已经人近中年,中国的农民仍然没有摆脱进城打工的命运。除了少数能够通过教育改变命运之外,大多数一代留守儿童长大之后仍然需要靠打工为生。

2012年,有媒体对1200多名青年进城务工者进行了调查,发现这些人中,26%在童年时期父母都曾外出打工,32%有父母有一方外出打工。

也就是说,接近六成的打工者本身就是留守儿童。现在他们接近婚育年龄,又将带来新一批留守儿童。

本就没有怎么经历过父母陪伴的孩子们,现在自己也成了父母。

留守的代际传递

许多人认为,留守儿童是个“伪问题”。

这种观念的典型代表是中国青年报刊发的文章《理性是评论的力量》。作者写道:“我们这茬人打小就是留守儿童,很少跟爹妈在一起,因为他们都在忙工作,谁也没觉得有问题。”

且不论“爹妈忙工作,在幼儿园住了三个月”的孩子和真正的留守儿童是否有可比性,在作者的刻板印象中,留守儿童只不过是和父母分离而已。这种现象在城市儿童中也不少见,凭什么你就有资格哭惨了呢?

让我们仔细辨析这种观念。

首先,与直觉相反,许多留守儿童并不缺乏物质生活条件。

知乎上有个著名的问题,曾经被媒体广泛引用,叫“曾经的留守儿童长大后是什么状态?”

截至目前,这个问题共有721个回答,多数是已经长大的留守儿童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这些答案中的留守儿童们,生活状况大多并不贫困,吃穿不愁。

在中国农村家庭,每多一个人出去务工,这个家庭的留守成员人均收入可以增加3.8%到28.8%不等。并且,越富裕的农村家庭,家人出去打工对于留守成员的人均收入提升就越大。

也就是说,留守儿童的物质生活条件,比同样情况下父母都在家务农要好一些。他们的健康状况和生长发育水平也不比非留守的同龄人更差。

不过,看到不贫困就认为没问题,是打着理性的旗号罔顾事实,无视社会结构性因素在代际传递中的力量。

贵州毕节留守儿童自杀事件中,四兄妹居住的是独栋小楼,家里有50多斤腊肉,生活在当地不算贫困。不过,在自杀前,四个孩子的生活状态是如此虚无,以至于连续一个多月不与外界接触。

毕节曾是留守儿童新闻的高发区。2012年,5个孩子在垃圾箱里窒息死亡;2014年,一学校12名孩子被强奸;2015年,又有校长性侵6名留守女童。

然而,频发的事件并没有影响当地父母外出打工的热情。

毕节地理位置偏远,从90年代开始鼓励劳动力输出,到新闻事件高发的2010年左右,许多村落几乎家家都有人出门打工。

根据《新京报》记者陈杰的说法,事件中的孩子大多是二代留守儿童。与普通父母比起来,他们有留守经历、“心灵存在缺失”的父母对孩子更为淡漠。

留守父母会怎样影响二代留守的孩子?这种经验会不会代际传承?社会学在这方面的研究还远远不够。

现有的结论认为,有留守经历的父母虽然情感上更不情愿与孩子分离,但情感因素并不影响他们“让自己孩子留守还是流动”的决策。

并且,与自己的父辈相比,他们倾向于更早地离开孩子外出打工。

在“海淀妈妈”“顺义妈妈”带着孩子学奥数、学英语、学高尔夫、学马术的时候,在隔壁的中国,一群从留守到打工的青年人,能带给自己远方的孩子什么呢?

对他们而言,寒门难再出贵子并非一句空话。

在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它似乎是个死结,也与贫富关系不大,并不是单独进行经济援助、靠捐钱捐物就能解决的。

每一个留守的孩子都不一样

留守儿童一向被当作问题儿童,被标签化、脸谱化,承载着城市对乡村的刻板想象。他们往往被认为更脆弱,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不过实际上,留守儿童的心理疾病,总体上而言,不比非留守儿童更“多”。

有学者汇总了国内诸多关于留守儿童心理状况的研究,进行了元分析。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在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等九个指标上,虽然都高于非留守儿童,但并没有统计上的显著差异。

既然如此,我们还有必要为留守儿童提供针对性的帮助吗?

这样思考的问题在于,它忽视了个体差异,将留守儿童静态地看待,当作一个同质的整体,从而生硬地得出结论:留守儿童要么是问题儿童,要么不是;要么需要帮助,要么不需要。

实际上,留守儿童是一个相当异质化的群体,具有共性也具有个性。

根据不同的统计口径,中国的留守儿童是一个900万至6000万人的庞大人群,来自东中西部,横跨婴儿到高中学段。

每个留守家庭遇到的问题也大不相同。诱拐遇害的章子欣来自千岛湖旅游区,而贵州毕节的悲剧全部是儿童自发或熟人作案。前者是熟人社会濒临解体的东部乡村,后者则是面临空心化的封闭社群。

这些社群中,每个个体的孩子需要的关心和帮助也大不相同。他们的问题不是一个数学题,而是一个语文题;他们不是静止的塑像,而是动态的、成长的一个个鲜活的人。

公益项目“蓝信封”已经开展了十一年,通过志愿者向二百多所学校的13533名初中学段留守儿童通信,为他们提供成长的心理支持。

“蓝信封”的传播团队成员说,就像任何孩子一样,留守儿童的成长烦恼是高度个性化的。

在“蓝信封”的通信对象中,有的孩子沉溺于成为大明星的念头,无法自拔;有的处于情窦初开的年龄,跟同学争风吃醋;有的遭遇了校园霸凌或者其他的侵害。

如果说这群孩子作为留守儿童,在心理上有什么共性的话,他们共同的伤痕就是不愿提及自己远方的父母。

在微信读书上,蓝信封发布了一本免费的电子书,叫做《爱我,请理解我:中国留守儿童书信访谈录》,在保证隐私的前提下,收录了部分通信。

书中的四个主人公情况各异——担心考不上大学的男孩,听力障碍的女孩,单亲家庭的少年,中考发挥失常的少女——不过其中最揪心的部分,还是孩子和远方父母的关系。

这些打工的父母,有的望子成龙却不知如何切入孩子的生活,有的对孩子放任不管,有的只注重丰富物质生活,忽视孩子的成长需求。

“蓝信封”的工作人员们也说,他们见过的留守儿童大部分愿意分享生活经历,但一提到父母,就很难敞开心扉。

长期的陪伴、心理的支撑、榜样的引导,对于留守儿童而言,比经济援助更有意义。他们需要的是自己的“解忧杂货店”。

“蓝信封”有4.5万名通信志愿者,来自中国700多所高校。根据工作人员的估计,这些大学生志愿者中,大部分有农村生活经历,约有一半自己也有留守的经历。

这些哥哥姐姐会在一到三年的期间,跟一位匹配到的初中学弟学妹持续进行通信,作为倾诉的对象,也提供了另一种代际传递的可能性。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都是从留守生活、农村生活中突出重围的孩子。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大象公会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