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传》中有一个章节的名字叫做恐钱症。(图片来源:Pixabay)
【看中国2018年7月21日讯】说来奇怪,大多数公司和个人,肯定都希望账上的现金越多越好,难道有人会因为账上钱太多烦恼吗?罗杰・洛温斯坦所著的《巴菲特传》中,有一个章节的名字叫做恐钱症。说来奇怪,大多数公司和个人,肯定都希望账上的现金越多越好,难道有人会因为账上钱太多烦恼吗?还真的有,而且越是优秀的公司,恐钱症越严重。
公司和个人不同。现金对于个人多了一重意义,它可以用来消费,以提高生活品质改善你的生命体验。但是,公司不同,公司存在的意义是为股东赚钱,公司是一个生产性组织,它不断投入资源,希望将来不断得到更多更大的现金产出,然后再把现金投入进去,在遥远的未来,产出更多。
这个循环永远没有终点,只要公司还在,这个过程,就是复利增长,也可以说是滚雪球。
重点在于,现金不是一项资产,你把现金堆在账上,它本身不会带来任何的产出。现金本质上是公鸡而不是母鸡,它不会下蛋,它没有产出,它自己就是自己的全部价值,而不会带来更多价值。
因此,当一家公司账上的现金所占资产比重越来越高,如果你是股东,你不会因此简单享受到现金增加带来的市值增长,相反,它可能是个糟糕的信号。
三点理由:
无处可投,业务停滞
现金也有折旧
拖累整体回报率
先说第一点,无处可投。现金占比太高,意味着公司找不到可投资的好方向。首选是把钱投给自己的业务,比如开饭店,一家变两家,两家变四家,每次投钱去扩张,收入就能增长一倍。
但是扩张是有极限的,任何一个生意能容纳的资本都是有限的,如果大街小巷都已经开上了你的分店,那么再投钱下去,就是扔钱了。这时候,现金就应该投给别人,而不是投给自己。
但是往往隔行如隔山,投自己放心,投别人,总像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猜不透看不清。这时候,投自己投别人,都已经没有任何空间和方向,这种情况下,现金占比越高,越是一个强烈信号,说明公司的增长,已经遇到了天花板和极限。
第二点,现金也有折旧。这一点不易觉察,它不像车子、产线、厂房,岁月神偷手法再高明,也能留下折旧的痕迹,甚至是肉眼可辨的折旧。但是现金的折旧,如何观察?不是你百元大钞的新旧程度,那不影响你买到的商品。
现金真正的折旧是货币增发带来的通胀。通胀会让现金的购买力每年都磨损一点,如果公司账上堆着一大笔钱,在一开始,是没有影响的,甚至还经常被人夸奖说是现金奶牛。
然而时间长了,如果现金比例很高,奶牛会被通胀腐蚀的连骨头都不剩。如果你是股东,你的价值会被消极对待现金的公司完全侵蚀。
第三点,现金会拖累回报率。试想,你投了100万去建立了一个回报率10%的生意。也就是说100万作为资本金,你去建立了产线和厂房,每年利润赚出来10万。赚出来的10万,作为利润留存累积进工厂的资产中。
假如它只是作为现金躺在账上而没有继续去投资,那么第二年,生意的利润还是10万(厂房没变,还是来自初始的100万带来的有效产出),但是净资产变成了110万,生意的回报率从10%降到了9%。
如果赚来的10万现金,继续放着不动,无法投入有效生产,那么第三年,生意的利润还是10万,但是净资产变成了120万,生意的回报率降到了8.3%。
以此类推,第四年,回报降到了7.7%,第十年,回报率降到5%,第二十年,回报率降低到了只有3%。这个效应,会随着现金比重增大,变得越来越可怕和严峻!
以上三个问题的普遍存在,让优秀企业都患有严重的恐钱症。如果一家公司账上的现金占比很高,至少说明两个问题:第一,它的发展已经陷入了停滞,完全找不到新的方向。第二,现金堆着都不愿意分红,说明公司没有一颗回报股东的心。
最后总结一下,作为个人来讲也需要考虑,现金在你资产中的比例是否过大?如果是,那你也正在遭遇上述的三个负面效应,你要尽快把它降到一个合理的比例。
三个办法,上策投资自己,比如教育或者健康,因为你自己才是你最宝贵的资产;中策投资别人,找到更好的方向更快的增长点;下策是花掉,至少改善了生活品质和体验,开心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