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立法会民主派议员及前议员。(图片来源:Wikipedia)
【看中国2017年12月15日讯】(看中国记者钟灵综合报导)立法会讨论修订《议事规则》,拉开了香港又一场政治风暴。亲北京及港府的建制派试图透过修订《议事规则》,表面上以“抗衡拉布”为由,实际上削弱议员权力,以争取日后具争议性议案得以容易通过。两派议员都形容,这次争议“已经将立法会推向战争”。
《BBC》报导,建制派议员谢伟俊在接受《BBC》采访时承认有关修订“确实形同削减议员权力”,并指相信如果没有突发情况,修订案很可能会获得通过。
民主派则表示会“抗争到底”,指有关修订将把立法会变为如同中共人大般的“橡皮图章”,日后可以轻易通过23条立法等争议议案,而立法会亦会失去制衡港府权力的能力,沦为行政机关的附庸。立法会议员朱凯迪亦形容,有关修订是“对一国两制的背叛”,令香港从“三权分立”倒退为“三权合作”。
香港立法会的架构
香港立法会共有70个议席,但只有一半、即35个议席由民选“地区直选”产生,另外35席“功能组别”相当于“小圈子选举”,由少数企业、集团、公司或专业人士团体选出,一部分更是自动当选,因此其不具备反映广泛民意的功能。
至于“地区直选”中,民主派往年的票数一直较建制派多,但在35席中双方均大概占一半,民主派并无明显优势,加上“功能组别”的存在,令立法会70席中,民主派往往占不足30席,而建制派则稳占40席。
因此,民主派在议席无法占过半的情况下,其抗衡争议性议题的方法只有2个,分别为“拉布”及“成立专责委员组”。
呈交立法会的议案有2种,一种需要有三分之二议员赞成才能通过,面对这种议案,民主派仍保有“否决权”;不过面对另一种只需半数赞成就可通过的议案,例如财政拨款,民主派就无法阻止其通过。因此过去多年,民主派多次采取“拉布”策略,即依赖冗长发言、提出修正案、提出中止议会、点人数等方式阻延议案表决。
而目前立法会《议事规则》规定,只需有20个议员赞成下就可以就独立问题成立“专责委员组”,可赋予议员权力调查特定官员或港府政策,例如以往成立的调查梁振英UGL事件专责委员组、调查前廉政专员汤显明涉贪案及高铁工程延误等问题。
建制派提出修改《议事规则》的目的
在今年早前的“宣誓问题”事件中,由于人大释法导致6名非建制派议员议席被取缔,也令民主派失去了“否决权”,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立法会自1997年香港主权移交至今都没有出现过的形势。外界普遍认为,对于建制派来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建制派提出的修订案中最主要的目的有2个,分别为“打击及限制‘拉布’”及“增加专责委员会成立的难度”,一旦修订均获得通过,相当于切断民主派所有可以用的抗争手法,使立法会变成一个“只容许议员发声,但无权与港府角力”的“橡皮图章”。
建制派提出的针对“拉布”的修订为,首先下调部份会议法定人数。民主派“拉布”的其中一招,就是看准建制派议员经常“开小差”不在场的情况下要求点人数,一旦人数不足一半、即35人就会流会。建制派提出的修订中将立法会全体委员会法定人数由35人减至20人,令流会机会大减,另外亦大增立法会主席权力,令其可以有权随时重新开会。不过这一项修订近来被质疑违反《基本法》第75条“立法会的会议法定人数为不少于全体议员的二分之一”。
此外,过往民主派会提出数百项针对特定议题的修订案以拖长会议,或者提出休会提案等以押后争议性议案的辩论。这次修订如果获得通过,立法会主席就有权不批准、或将议案合并处理,亦可不批准议员提出的休会提案。
另一方面,建制派提出的修订包括将设立专责委员会的人数,从20人提升至35人,变相民主派几乎不可能再就任何问题成功设立专责委员组,使立法会监察港府的功能大减。
民间的反应
建制派一直强调的修规理论是“可以减少拉布,提升立法会效率”,不过民主派则反驳指,作为代表民意的立法会,并不应该为了“效率”而自削权力,一旦“拉布”的选项也被取缔,以后便更难否决争议性议案,例如港人最为担忧的23条立法、《国歌法》、高铁香港段的“一地两检”方案等。
民主派议员朱凯迪强调,立法会是目前香港政制中最能够透过选举彰显民意、及代表民意的机构,如果削弱议员权力,等于直接影响香港人的公民权力,立法会如果失去了牵制政府的能力,港人对港府的期望和信任就会进一步降低。
朱凯迪补充指,“这就是北京希望看到的,令香港人对立法会没希望,面对投票人选就会变得无所谓,最终令北京可以在选举上全面控制立法会”。
日前数十名香港学者,包括香港中文大学副教授马岳、科技大学副教授成名发起网上联署反对修规。昨日近50个名民间团体,包括真普选医生联盟、杏林觉醒、2047香港监察等成立了“议事规则关注组”并发表反对恶意修改议事规则的联署声明。
声明指出,“抗议立法会人大化”,认为修订后的立法会变成“只能坐下开会通过政府议案”,失去了立法会应有的职能。虽然不少市民以为民主派在立法会中除了“拉布”已经别无他法抗衡恶法,但过往确实有“拉布”成功的例子,呼吁港人不要绝望,共同抗争阻止修改《议事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