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贷基础不劳 突发事件增多

发表:2017-07-30 10:0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看中国2017年7月30日讯】近期突发金融风险事件增多,已引发市场高度关注。而突发金融风险事件背后,往往是信用风险不断发酵的过程。实际上,突发金融风险事件的发生,说到底还是量变引发质变的结果。过去一段时间,金融机构重规模扩张而忽视了风险防控,重企业营销而忽视了风险分散,重个体利益而忽视了整体风险隐患,这种信贷基础工作的不牢,导致信用风险累积最终以突发风险事件的形式释放,值得关注。

经济参考报发表经济学博士陈涛文章表示,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也是社会融资存量盘活和增量优化的过程,因而存量社会融资的信用风险释放具有显著顺周期特征。但这不能否认一些金融机构在为企业提供表内外融资时的不审慎。尽管贷款“三查”制度确立了银行信贷经营管理的行为范式,却难以从根本上提升金融机构信贷经营管理能力。实务中,贷前调查模板化、贷时集中审批形式化、贷后管理流程化的现象并非罕见,制度设计之初期望的尽职尽责、主动防控的要求,并没有完全落地,这实际上埋下了未来信贷资产质量劣变的隐患。表内贷款门槛高,就以表外低门槛融资来补充。客户条件达不到正常融资方式要求,就主动开展各种表外金融创新来“贴心”服务。贷大、贷集中问题较为突出,“凡大必进”,“凡大必抢”,对企业实际经营调查不深入,对真正风险关注不够,自以为有了资产抵押就可以“高枕无忧”,殊不知风险已在眼前;而围绕大型企业竞相融资,导致部分企业杠杆率快速上升,个别金融机构的局部风险往往会演化为牵涉多家金融机构的整体隐患。

文章指出,这些现实情况表明,夯实信贷基础工作的急迫性已经刻不容缓。首先,还是要确立激励约束相平衡的信贷经营文化。过于看重信贷规模增长,必然会忽视风险的管控。同时,要将信用风险防控的关口前移,改变贷前调查的模板化,积极拓展贷前调查的深度与广度。第二,要统一管理表内外信用风险。表内外融资方式虽有不同,但所有的融资条件应该要统一,客户所有融资应纳入整体信用风险防控范畴。第三,要强化贷后管理与风险预警的作用。贷后管理要破除流程化倾向,要将主动监测与预警信用风险作为工作重心,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及时预警重点客户的信用风险隐患;通过风险防控的合理化建议,形成硬约束,引导前台业务营销,避免风险过于集中。第四,要主动改变信贷业务结构。客户类型应适当分散,发展中小型企业客户,既支持了中国经济增长动力转换,也为将来业务拓展进行资源储备,更为重要的是中小型客户分散了整体信用风险。第五,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环境,积极探索信贷经营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摸索有效的信用风险经营和管理方式。

在中国以间接融资为主体的社会融资结构中,信贷基础工作极为重要。信贷已经成为连接社会资金与实体经济的主要通道,信贷活,则实体活。正因如此,需要夯实信贷基础工作,既要有效满足实体经济资金需要,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也要通过积极主动的风险防控,降低金融市场整体运行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责任编辑:何云 校对:文龙 来源:中国评论新闻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