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敬天的 “天”就是上帝(组图)

作者:何光沪 发表:2013-11-16 13:1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5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看中国2013年11月16日讯】“因为孔夫子说过‘子不语怪力乱神’、‘未知生焉知死’、‘敬鬼神而远之’,中国学者里做中国哲学研究的很多人就认为,儒家不说是无神论至少也是人文主义人本主义、是重人事轻鬼神,不说是反对宗教至少也是怀疑宗教。现在中国大部分的学者、老师基本都抱着这样的观点。”

不过,对于这个普遍的观点,中国人民大学何光沪教授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观点。在一次学术演讲中,何教授说:“现在我提出相反的观点。”

孔子敬天,这个没法否定,所有的儒生也敬天

何教授说,孔子所说的三句话表明他的不肯定的态度,“不语”、“不谈”,也就是敬而远之的态度,表面看上去好像大部分学者所持的普遍观点是对的,但稍微再深入一些看的话,就会发现“敬鬼神而远之”其实表示的是“敬”,因为敬所以远一点。

“现在我们老百姓说‘敬而远之’这个词的话有不喜欢想回避的意思,其实本意上这个词没有这样的意思。”何教授举出圣经旧约中以色列人的传统解释说,“比如圣经中以色列人对耶和华上帝的态度也是一种恭敬:他们在圣殿里面不敢靠近前面、不敢靠近圣殿的最神圣部位。例如,如果你很尊敬老师的话,你也不会跟他勾肩搭背,讲话也是有距离的。”

另外,关于孔子不敬天的这种说法其实还忽略了更多的根据。何教授接着说,论语里面孔子曾经8、9次的提到天,“每一次都是很认真、很恭敬、很严肃的。孔子很敬天,这个没法否定,所有的儒生也很敬天。人如果不敬天,儒家称之为‘无法无天’。”

中国人古代所说的天并非自然之天,而是宗教所讲的上帝

在论证了孔子和儒家敬天之后,何教授继续阐述这其中所说的“天”到底是什么,他表示,这并非人们所一般认为的自然之天,而是宗教所讲的上帝。“很多老师认为这个‘天’是自然之天,不是宗教讲的上帝。此话,按我的说法,是大错而特错,因为‘天’就是上帝。”

接着,何教授从‘天’这个词兴起的历史开始谈起。“天这个名词是周朝开始兴起的。在周朝以前,中国人都信仰上帝,用的也是‘上帝’这个词。何以见得呢?”

唐·吴道子《先师孔子行教像》

商朝时君王和老百姓都有上帝的观念

“有书经诗经为证,这两本中国最古老的书都是孔子编的。其中,书经里面大量地提到上帝,讲到周文王要讨伐商纣王、商汤要讨伐夏桀,都是以上帝的名义进行的。”

“里面的‘帝命’说的是上帝的命令,‘帝’指的是上帝,而不是皇帝。在秦始皇以前,没有人敢说自己是‘帝’的,所以秦始皇叫自己始皇帝——最开始的皇帝,他是第一个把自己说成是‘皇帝”的人,这个人的确很狂妄。在此之前,也就是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之前的有据可查的那么多年——中国至少三千多年历史都是有据可查的——前面一千多年没有人敢用‘帝’这个名字的,因为‘帝’这个词只有一个意思就是上帝。所以书经里面提到,帝叫商汤去讨伐夏桀、周文王讨伐商纣王,都是上帝的意思,所以周文王、商汤说我不敢不去,因为是上帝的命令,他们真的信上帝。”

“那么老百姓呢?”继《书经》所反映的当时的君王对上帝的态度之后,何教授接着讲到当时的老百姓对上帝的态度,“老百姓的态度表现在诗经里面。诗经有风雅颂,颂是在祭祀上帝的时候用的诗歌,当时祭祀上帝要唱歌、要音乐。”

“有些学者说诗经里面有一些篇章是骂上帝、骂天,骂老天不公道,这些证明中国古人不信上帝,然后再进一步说儒家也不信上帝。”

“这话是经不住推敲的。你们想想,琢磨琢磨诗经里面骂上帝的那几句话。如果古时候的老百姓不相信有上帝,那骂他干嘛呢?如果你不相信有个老师,你就不会骂老师,你不相信有爸爸妈妈,你就不会骂爸爸妈妈,你骂他、埋怨他,是因为你相信他存在,所以诗经里这些篇章不是古人无神论的证明,乃是有神论的证明。”

上帝在天上,所以后来用“天”、苍天昊天皇天来代替“上帝”

“更往古说,比诗经书经还要早的是甲骨文。”何教授继续向上追溯,“甲骨文里面有“帝命雨”——上帝命令要下雨。所以中国在甲骨文时代就有了对上帝的信仰,就有上帝的观念,就有上帝这个词。”

“后来到了周朝,说上帝在哪儿?在天上,所以就有了这个词——“天帝”,把两个词连在一起。后来用“天”,用这个方位代替这个主体、这个上帝。苍天、昊天、皇天,苍昊皇,全部都是形容词,形容他的伟大、他的颜色。用苍天昊天皇天来代替天帝一词的意思。”

“以色列也是类似的情况,以色列人也不敢直呼上帝的名字,只是用一些辅音字代替。现在叫耶和华、雅威,为什么雅威就是耶和华呢?因为历史上这个词只留下了辅音字母,没有元音。后来学者加一些原因于是就变成了耶和华,另外一些学者家的不同就变成了雅威。这就是因为以色列人不敢直呼上帝。中国古代也是一样,慢慢就不用‘上帝’这个名字,而是用‘天’来代表,而天最早的意思是有人格的上帝。”

中国古代所说的天不只是自然之天,而是有主宰之天、造生之天、审判之天的意思

“现在很多研究中国哲学的学者、教中国哲学的老师都说,中国古代所说的天只是自然之天。

但是台湾的傅佩荣,也是很有研究的学者。他就说天有几个意思:主宰之天、自然之天、造生之天、审判之天。自然之天没错,但还有主宰之天,说的是控制一切,主宰世界的天;造生之天,说的是创造天地的天;审判之天,说的是赏善罚恶的天,这几层意思里面,自然之天只是一个。”

“很多教中国哲学的老师和写中国哲学史的作者,他们拿出证据为他们的论点辩护说:‘你看,孔子说过一句话,‘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天何言哉说了两遍。’天不会说话,怎么会是上帝呢?它是蓝蓝的天,好像英文的Sky,Space这样的意思。他们经常用大哲学家冯友兰作他们的一个权威论据。”

天何言哉:讲的是天用他的行为和他做的事情来显现他自己

何教授建议大家再看一下冯友兰在他的《中国哲学史》里面对这个观点的反驳。“他在一条注解里面清楚地说‘天何言哉’的意思不是说天不会说话,而是说‘天会说话而不说话’。”

“他的理由是什么?他说你想想,孔夫子是聪明人,他知道石头不会说话、桌子不会说话,对不对?人人都知道。如果他去说,石头何言哉,桌子何言哉,摇头晃脑的,而且还说两遍,你会认为孔夫子很聪明吗?你会以为这是个弱智嘛!你说石头怎么不说话,大家说你是弱智。但是如果你说,今天何老师怎么不说话?假如我上来闭着嘴。没有人说你是弱智的,因为真的很奇怪嘛,何老师明明会说话却不说话。”

“所以冯友兰说,孔子说了两遍‘天何言哉’,表明孔夫子认为:天是会说话却不说话,而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说话,就让春夏秋冬四时交替、让花草树木百物生长,这样来表明他的意思。”

“还有一个人帮我作证,可以证明冯友兰的解释对的,也就是说孔夫子认为天是会说话而不说话,就是堪称孔子最好继承人的孟子。孟子这个人说‘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老天不说话,只是用他的行动和他做的事情来显现他自己。”

儒家讲的天,就是上帝,基督教说的上帝是有位格有人格懂得人间之事的

“基督教有类似的说法,就是新约罗马书1章20节中,保罗说‘上帝虽不能见,但藉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无可推诿’。如果从他的事情去思考,你可以想到他的存在。’这个保罗,也可以说是耶稣最好的学生,他有点像孟子。孟子也不是孔子直接的学生,这个保罗也是没有直接见过耶稣,他们都说了有同样意思的话。”

“儒家讲的‘天’就是上帝,而且同基督教说的类似,他是有位格、有人格,懂得人间的事情,这样才能主宰人间。如果他不懂人的事情,就不能设想他怎么赏善罚恶。中国古人相信赏善罚恶。如果天只是这Sky(天空)、Space(空间),怎么能赏善罚恶呢?”

孔子心中的天其实就是上帝,孔子是有宗教行为和宗教情感的

“孔子如果认为天就是Sky、Space,他怎么会向他祷告呢?孔夫子向天祷告,你们知道,他的学生生病,他说:‘丘祷也久矣’。就是说他期望学生好,所以他祷告很久。他向空气祷告吗?他求这个‘空间’让他的学生病好吗?说不通的。”

“他去见一个贵族夫人南子,引起了怀疑,怀疑他和人家做不好的事情。他怎么说的?如果我做了那样的事情,‘天厌之,天厌之’。老天讨厌我,老天不喜欢我,因为我做不好的事。如果相信天是空气,空气怎么会讨厌他呢?自然之天怎么会讨厌他呢?大自然怎么会知道一个贵族美女,一个老先生要去见他呢?大自然不管这些。所以孔子讲这些话,表明他心目中的天是通人性的。”

“我们宗教学一个重要的观察是,任何一种宗教的对象那没有人性,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就不值得崇拜,无法相通。原始宗教崇拜一块石头、一条大河、一个大树,也是把它人格化的,相信它有人性的。所以我们说,孔夫子心目当中的‘天’其实就是上帝,孔子是有宗教行为的,是有宗教情感的。”

何教授总结说:“所以我要讲,中国的儒家并不是一个不信宗教的学派,他们非常推崇周公、推崇孔子,而周公是制定宗教制度的人,孔子是有宗教感情的人,之后还有孟子、还有荀子,比如荀子在‘礼论’里面确立的‘礼之三本’也说‘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也,治之本也’,荀子讲到的‘天’,要‘上尊天’其实讲的就是敬仰上帝。”……

国人宗教情感没落的原因:周礼的不合理导致除皇帝之外的老百姓无法敬天

既然如此,那为何商周时贵族和百姓都有的上帝观念、敬天观到了后来却没落了呢?后来我们国人的宗教情感淡漠、大家都承认宗教不发达了呢?原因何在?

何教授说出自己的见解。“这就得怪那位孔夫子最崇拜的人——周公。”周公制定了周礼,其中很多内容是与祭祀有关的。在商朝和周朝都以祭祀为国家性的大事,就如《国语》中的名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所说的,国家大事一个是祭祀一个是打仗,祭祀就是宗教活动、宗教仪式。“有人说中国没有宗教仪式,这是不对的,中国古代不但有宗教仪式而且很严格。” 

周公进行了改革实行了周礼。“周礼的核心,简而言之,就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祭于寝。”“这是什么意思?天子七庙,中间一庙,两边各三庙,中间的祭上帝、祭始祖。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呢,秦国晋国楚国等等的国君,只有五个庙,中间一个,两边各两个,不许祭上帝,只能祭祀远祖。大夫三庙,中间一个,两边各一个,祭更近一点的祖先,也不能祭上帝。士只有一个庙,只能祭祀更加近的祖先。而老百姓祭于寝说的是,老百姓只能在家里祭祀更近的祖先,比如说你父亲去世了,可以祭你的父亲。这就是在宗教上搞的等级制、不平等的宗教权利,老百姓在制度上被剥夺了祭祀上帝的权利。”

“周公这个规定还有一句话很出名,更好记,只有四个字,“不王不禘”,意思是说不统治天下、不当王,就不能祭上帝。在那个时代,统治天下只有一个人啊,所以诸侯以下都不能祭上帝。就让中国人在制度上同上帝隔绝。”

反观欧洲的制度,“皇帝和国王宫里有小教堂敬拜上帝,而边远的乡下农村、即使是再小的村子也有个教堂,再破再烂再旧也是个教堂,在里面祭上帝。在这一点上,国王和平民是平等的,人人宗教权利平等,连皇帝和国王也要按照基督教的观点在上帝面前说自己是罪人,所以是平等的。”

周礼导致了中国历史上宗教权利的不平等,特别是老百姓的宗教权利被这种制度剥夺了,由此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因为人性里面包含宗教性,但是这种天生的宗教性受到压制跟约束。所以中国人会出现这种情况:佛教传进来,信佛教,道教兴起来,信道教,基督教传进来,信基督教——因为老百姓的宗教情感、宗教感觉、宗教意识没法被完全压制下去。管得松一点了,老百姓会在家里面挂一个牌位‘天地君亲师”,来展示人们本性里面的敬天的宗教性。”

中国人信上帝,不是崇洋媚外,中国古人就信上帝 基督教讲道

何教授接着指出,因为中国这种祭祀上帝的权利到周朝以后被皇帝垄断了,所以到现在,全中国只有北京有天坛,西安做首都的时候为了满足皇帝祭祀的需要有天坛,只是后来没有保护得当现在就看不到了。

现在看天坛的祁年殿,其中最高最中间的匾额上写的就是“皇天上帝”这四个大字,“所以上帝这个词不是外来语,不是舶来品,是咱们中国最古的、最代表中国古代信仰的观念。中国人信上帝,不是什么崇洋媚外,中国古人就信上帝。”而且,我们的中文语言中也存留了很多线索,让我们看到中国古代老百姓敬天思想在下意识里的保留。“虽然不让老百姓祭上帝,但是他们在自己的心里面、在下意识里面保存着上帝或天的观念。按照宗教心理学家卡尔•荣格的说法是一种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集体无意识可以表现出远古时代的观念原型。” 基督教讲道

“我们中国现在有许多这类无意识的,例如,碰到紧张事情的时候说‘天啊’;看到一个人特别特别聪明时说‘这是天才’,是上帝给他的才能;碰到一个特别坏特别坏的人,老百姓会说‘天杀的,该天打雷劈’;碰到夫妻俩特别好时会说‘天作之合’、‘天生一对’;如果特别特别漂亮的风景,会说‘天造地设’,‘天生美景’。所以这些碰到的话,里面的‘天’字都不是空气,没有说空气造成一对好夫妻的吧?这些都表现出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这集体无意识表现的原型非常古老,甲骨文时代就有了。”

总体来说儒家不是一个不信宗教的学派,而是信天的

最后,何教授总结说:“所以我要讲,中国的儒家并不是一个不信宗教的学派,他们非常推崇周公、推崇孔子,而周公是制定宗教制度的人,孔子是有宗教感情的人,之后还有孟子、还有荀子,比如荀子在‘礼论’里面确立的‘礼之三本’也说‘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也,治之本也’,荀子讲到的‘天’,要‘上尊天’其实讲的就是敬仰上帝。后来的王充、范缜很多儒家,我们都把他们当作无神论者,其实看李申的书中就给我们很多他敬天的证明。范缜他同佛教徒辩论写的《神灭论》里面的“神”讲的是灵魂,而不是上帝。”

“儒家不信天就不叫儒家,会被说成‘无法无天’。在中国古代等于在西方古代一个人‘不信上帝’,意思就是坏蛋,流氓。所以儒家不是我们很多人讲的无神论。总体来说——我们不是指具体一个个学者——儒家是信天的,而这个‘天’字,是上帝这个名词的演变。”

“当然中国情况比较特殊,由于周礼的制度,还有后来的程朱理学把这个‘天’搞的很抽象,变成了天道,老百姓很难明白,所以中国人的宗教观念的确也就慢慢淡漠了。” 基督教讲道

改革开放后宗教的兴旺是与人心中的宗教性分不开的,是很自然的现象

“但是你怎么解释现在中国的宗教很兴旺呢?”何教授最后论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宗教开始变得兴旺,特别是近年来宗教兴旺成为不少人关注的现象。

“为什么这么多人开始对宗教感兴趣了呢?假如中国人心里有宗教感,假如中国文化不是世界文化的另类——我们曾经讲过世界各族各国的文化都是有宗教的,没有一个文明没有宗教,没有一个国家、时代没有宗教,中国怎能另类呢——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宗教兴旺就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在有些时候,比如文化大革命压制宗教很厉害,可是压制越厉害,以后反弹也就越厉害。”

“看世界宗教,无论是在中国也好、在西方也好,基本上不是一个无神论批判有神论、哲学批判宗教的历史,而是一个宗教观念逐步演变的历史,一个宗教观念从低到高的演变的历史。”

来源:基督时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