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清晨,5个流浪的男童依偎在一起,躺进垃圾箱里,依稀看到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出现了,给了他们一包火柴,点燃了木炭,一氧化碳真温暖啊,男孩和女孩幸福的在一起了……他们在饥寒交迫中“飞”向了天堂,远离了我们。随同这5个孩子远离的不仅是生命,还有饥饿和寒冷,当然还有我们这个比这寒冷的冬天更冷的社会!
梁稳根“生1000次死1000次都希望在中国”的豪言壮语依然回荡在庙堂。有人不禁要问:如果这其中有梁稳根的孩子,梁稳根还生生死死“希望在中国”吗?
一、冬天里的童话
逝者已逝,唯寄哀思--贵州毕节5名男童非正常死亡 (来源:天涯社区)
15日深夜,贵州毕节,寒流来袭, 5个10岁左右的男童在垃圾箱内,倚偎着、倚偎着、倚偎着,抱团取暖,划燃了最后几根火柴后,在微微的光芒中,弱弱的温暖里,带着梦想和希望,结束了垃圾式生存,从此不再流浪……卖火柴的小女孩尚且还有最后一盒火柴,可以划着点亮美好的希望与想象的温暖,而5名男童却只有又臭又闷又缺氧的垃圾箱。
看到这则新闻,首先让人想到了的是卖火柴的小女孩,点火柴取暖最后冻死街头的故事。不同的是,一个是存在于丹麦的著名童话里,一个是发生在盛世中华里让人心痛耻辱的现实之中。《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写的,而《垃圾筒里的5个小男孩》又是拜谁所赐写的呢?
令人郁闷的是,不是说中国的孩子生来就享受各种福利保障吗?不是说公安部民政部曾提出实现年底前全国街头无流浪儿童的目标吗?说得好好的,而现实怎么会这样呢?这种悲惨的事件,全世界还有哪个国家和社会有?难道我们所谓的社会保障和保护儿童都是中国童话?
说来真的惭愧,蓬勃发展的盛世,能摆出世界上最大的花篮,竟然不能为孩子遮蔽风寒。说来更加无耻,即使是在如此强烈反差之下,CCTV还要表示明年继续进行幸福调查!
逝者已逝,生命不再,唯有祭之:孩子们,你们一路走好,但愿,天堂里没有垃圾桶,没有寒冷的冬天,那里有温暖的阳光和歌声飞扬,在那里,但愿你们找到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起用火柴划亮天空,载歌载舞,找回属于童年的快乐!孩子们,如果天堂太远,你们稚嫩的翅膀无法到达,那么希望你们这5朵还未得及盛开的祖国的花朵,能深深地埋在新闻联播找的幸福之中。
讽刺,我们这个神奇的国度,充满太多的童话情节:当我们痛心于北京民工子弟无学校可上的时候,中非希望工程主席卢俊卿宣称,要在非洲投20亿建一千所希望小学,口号是不能让一个非洲孩子失学;当我们痛心于甘肃血色校车事件的时候,我们政府高调地进行赠送马其顿校车仪式,而且质量上乘,声称要尽一个大国的国际责任。
其实,关于孩子的新闻事件,什么血色校车、邵阳沉船、毒奶粉假疫苗等等,多如牛毛,见多不怪,渐近麻木。不过,有一个童话般的故事,令人记忆深刻,不妨趁此说说。记得去年5月湖南怀化,新晃县田家小学免费午餐正式开餐时,记者新闻采访的一幕。
记者:中午不吃饭,你饿不饿
小女孩:饿。
记者:那你会怎么办?
小女孩:唱歌!
记者:唱什么歌?
小女孩:“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祖国祖国我们爱你!但愿,我们的祖国也爱你们啊,我们的孩子......
童话是美丽的。童话般的中国,立了那么多牌坊,切不能立成为孩子们的墓碑!
二、中国缺氧,社会渐冷
刚听说这个毕节这个事件时,我就出离了愤怒,无法落笔。其实,前天就有人上来问我:贾也,你有没有写贵州毕节男童冻死的事件。
我说:没有!他说:你要写一个,表达一下你的态度。
写一个?我都要对自己的“不合时宜”快要嗤之以鼻了,觉得是一种社会角色式的“精神错乱”,就吃地沟油的贱命,操什么中南海的心。对于装睡的人群来说,呐喊是徒劳的,何况,这个世间,连为呐喊准备的树洞,也越来越少了。
至于态度?我记得公安部民政部曾提出年底前全国街头无流浪儿童的目标,如今这个目标已经减少了5个孩子的名额了。如果非要说出我的态度,这就是我的态度——他们减负了!
但是,我已为人父,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人之常情,面对这样的事件,难免会胸闷,心痛,最后,也不得不一吐为快。
这个事件的新闻调查发现:其实有很多人知晓这5名流浪男童露宿在垃圾箱附近的,没有救助他们,也没有通知社区来关心,而且习以为常,熟视无睹了。更令人感到无奈的是,事发地点竟离街道办事处还不到100米,真可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现在,我们面对5具孩子的尸体,说任何惋惜的话,都无济于事了,逝者已逝,悔之不及。这不仅仅是政府责任缺失,而且是整个社会温度的丧失。
我们大家的心都冷了,整个社会都冷却下来,缺乏了必要的温度,而且大家习惯于冷,以冷漠作为成熟的标志,就像用冷漠来剥夺小悦悦的生命,当然也剥夺了这5名流浪男童!
鲁迅《狂人日记》里说“救救孩子”,虽然已过将近百年,但是,一直没有多大改观,中国一直流血,而且流的更多的还是孩子的血。更让人感到失望的,这些流血事件,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这些孩子,他们有的乘坐在血色校车里,有的挤在邵阳的沉船里,有的坐在60年前的彝良老校舍前……但是永远地定格生命逝去的那一刻!我看到汩汩流动的血。我们依然处在一个吃人的社会,一点都没有变。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一个民族的传统,都已经坚守了几千年,我们顿时数典忘祖了,已然不再。我也不知道,我们在进步,还是倒退。我眼前只有摆放好的花篮,有人聚集在一起,歌功颂德,在拍掌,拍了35次掌;在流泪,流了5次泪;在吟诗,几度哽咽;在说党员的老婆漂亮,表示1000次都要生在这里死在这里……就是没有人说起老百姓“生非容易死不甘”的骨感现实。在这5个逝去的年幼的生命面前,我们任何歌功颂德,都显得肉麻!
一个不能看护好自己孩子的国家是有问题的。希望这一悲剧,能让全社会进一步正视我们社会的病症。
三、谁之过?谁之殇?
5个男孩被发现死于贵州毕节街头垃圾箱内,是什么让他们躲在那里取暖,最后窒息“闷死”,其实,比这寒冷的冬天更冷的,是我们这冷漠的社会!他们的离去,将我们都钉在了耻辱柱上。
血的教训,孩子流血,大人应该汲取,认真拷问一下自己:
为什么5个流浪的儿童没人关爱呢?他们的父母呢?为何不监护?按理说,他们本该在给予温暖的家里,他们本该在父母的身旁撒娇,他们本该在带来欢声笑语的学校里。
为什么我们的社会救助体系没有发挥作用呢?不是说中国的孩子生来就享受各种福利保障吗?这种悲惨的事情,全世界还有哪个国家和社会有?民政部门不是有流浪儿童救助站吗?为什么没起任何作用呢?更为强烈质问:地方民政局的部门有没有作为?民政局的官员们在干什么?
为什么我们的民众对5个流浪的儿童熟视无睹?孩子的死拷问着每一个人,问问自己看到他们,我们会为他们做些什么?是向有关部门上报了,还是上报到了社区?或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我们都要认真反思自己,从自身做起,关爱弱势群体、特别是儿童!
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习近平先生说“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包括了“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共和国的每一个孩子,都是我们重点保护的对象。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政府,我们每一个人,当兢兢业业于此,切不能社会悲剧在孩子身上再重演!
我们需要努力,让中国更美丽,总不至于留给他们一个污染的环境、一个冷漠的社会、一个腐败的政府、一个失落的国家……救救孩子,也是赎我们的罪愆!
结语:
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救救孩子!
贵州毕节垃圾箱里睡着的5个孩子,见证了这个社会最悲怆、最冷漠的一面。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名字,我们只知道他们叫“中国孩子”,而我们每一个冷漠的成人,都是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