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拆房似乎也是一种“领土争端”(网络图片/看中国配图)
打官司,以法律立论。讲道理,以常识立论。事实若有演变的过程,就需要把时间表达清楚。笼而统之的“自古以来”,很方便,但说不服人。
比方说,自古以来,我们有幸有天子;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他们不幸,没有天子,据说,他们因此都是我们的藩邦。他们是“臣”,是“服”,被天子册封,受天子领导。他们的义务和责任,是年年进贡,岁岁来朝。哪怕贡品只是一点土产,几束白茅,总是为臣的心迹,为君的骄傲。这种“自古以来”,说明了什麼问题?
自古以来,我们的东边存在着一系列小岛,隋朝时,那边有个国家,叫做琉球。1983年北京的正式出版物《辞源》第三册第3060页有载,词条全文如下:“琉球,古国名。即今琉球群岛。在我国台湾省东北,日本国南面海上。隋时建国,自大业以来,即与我国频有来往。清光绪五年,日本侵佔琉球,俘其国王尚泰归,改为冲绳县。”按,光绪五年,是1879年,在马关条约之前16年。以上内容,字字有来历。编者注明,史料的根据是《隋史》的《东夷传》,《明史》的《琉球传》,和清《续文献通考》的《四夷》。
不过,最近有了突破性的新发现,推翻了“古国”说和“与我国频有来往”说。新的结论如下:在琉球列岛中,有一个特殊的小岛,周围海底拥有不可忽视的自然资源,这个小小的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是进行国民教育践行爱国主义的对象,是国民必须捍卫的神圣领土,现在终於列入咱们自古以来的版图了!
这就不由令人想到,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明文规定属於中国的大片领土,到了20世纪和21世纪之交,不知咋的,於无声中,变成了他国领土。这是一桩公案。不知道在活着的人中,有几位精英说得清楚。
不过,很多人说,毛泽东也这麼说过:自古以来,没有国家。当然,也没有中国。由此可见,“自古以来”,是耐人寻味的。是的,自古以来,那个时候,没有政府,没有军队,没有党,没有政法委,没有主旋律。自古以来,肯定没有自残领土的三峡大坝和南水北调,也许有时会发生一些因牧羊放牛而争夺草地的纠纷,但没有在国家利益驱动下大批征地拆房之类的壮举。恕我狂言,征地拆房似乎也是一种“领土争端”,区别在於:一,领土争端是外交,可以交涉;征地拆房是内政,无法交涉;二,这些年来征地拆房的面积,早已超过了那个小岛面积的千百万倍,对国计民生的实际影响,也肯定远远超过了小岛影响的千百万倍!
爱国这个题目,可以有不同的含义。我想不出“为国争光”和“为省争光”之间,“为我争光”和“为人争光”之间,存在着什麼天大的不同;我也不知道“为国争光”和“为党争光”之间,存在着什麼微妙的关系。
爱国的热情好比烈火。上世纪三十年代,希特勒的国家社会主义,和当时的日本军国主义一样,都是以爱国而起家的。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最惊心动魄的反思,来自毛泽东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发动的那个浩劫:“祖国,我爱你呀,你爱我吗???”
“爱国”和“自古以来”,都不失为美丽的艺术品,似童话,是儿歌,有时是狂想曲,有时是咏歎调,最后都可能同梁山泊和三国志一样,进入永恒的渔樵閒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