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原本非瞎话 系古代的大众传媒

作者:云弓 发表:2012-02-29 22:26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2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谣言”是什么?《辞源》的解释可能多少让人有些意外:“民间流传评议时政的歌谣、谚语。”是的,这就是谣言的本意,全然没有今天的贬义,更像是一种民间文学作品。谣言从形式上讲必须是“谣”,这是因为在远古没有发明纸笔之前,传播消息靠的就是口耳相传,如果要想使信息得到较好的传播必须对信息进行加工,使之简短、押韵,便于记诵。《左传》云:“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正有此义。

谣言便于传播,在古代,它其实承担着大众传媒的作用,既可以宣传某种政治观点,也可以进行舆论监督。陈胜、吴广起义前便编造了一个著名的谣言:“大楚兴,陈胜王。”而明末“十八子”的谣言更是让李自成杀害了自己的盟友李岩。可见在古代谣言的传媒作用不容小觑。

古代,一个官员的政绩往往也会成为百姓谣言的主要内容,百姓会编造谣言赞美好官,也会想方设法讽刺贪官,所谓官员的口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百姓的谣言,这便是谣言的监督作用。也正因为如此,历朝历代,朝廷都非常重视谣言的作用,《后汉书》就记载:“光和五年,诏公卿以谣言举刺史、二千石为民蠹害者。”说的就是皇上让官员根据百姓的谣言举报一些地方官的劣迹。此后便被很多朝代所沿袭。有时候朝廷会专门派人到民间搜集谣言,也就是一种所谓的“采风”。很多朝代都有“风闻言事”的做法,仅凭谣言就可以对官员进行举报、弹劾。据宋代《东轩笔录》记载,官员苗振到明州做地方官,熙宁年间退休回到郓州,在那里买田造屋,从明州购买上等的木材用舟船运至郓州,当时王逵也正好退休,便做诗讽之,诗中有句:“田从汶上天生出,堂自明州地架来。”此句一出立即广为流传,成为名副其实的谣言,谣言传至京师被王安石听到,王安石大怒,立即让御史王子韶调查此事,结果苗振锒铛入狱,成为北宋因谣言入狱的第一人,此后又有多名官员因为谣言而获罪罢官。

谣言在古代曾经如此重要,可是随着文明的发展以及传媒业的兴起,谣言的作用在今天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而谣言的不可靠性则越来越为人们所诟病,于是谣言便有了今天的含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

来源:太原晚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