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六尺巷,国人大多不陌生。去安徽旅游的人,大概都能听到“父子宰相府”、“五里三进士”、“隔河两状元”等一些说法。这些让安徽人引以为自豪的说法,来源于清朝重臣张英、张廷玉家庭。而在桐城市,如同到山东必游孔庙一样,都会看一看闻名遐迩的“六尺巷”。
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百米小巷到底是什么来历?据《桐城县志》记载,康熙40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两家大院的宅地都是祖上的产业,时间久远了,本来就是一笔糊涂账。想占便宜的人是不怕算糊涂账的,他们往往过分相信自己的铁算盘。两家的争执顿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不肯相让一丝一毫。由于牵涉到宰相大人,官府和旁人都不愿沾惹是非,纠纷越闹越大,张家人只好把这件事告诉张英。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吴家。张英大人阅过来信,只是释然一笑,旁边的人面面相觑,莫名其妙。只见张大人挥起大笔,一首诗一挥而就。诗曰:“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交给来人,命快速带回老家。家里人一见书信回来,喜不自禁,以为张英一定有一个强硬的办法,或者有一条锦囊妙计,但家人看到的是一首打油诗,败兴得很。后来一合计,确实也只有“让”这惟一的办法,房地产是很可贵的家产,但争之不来,不如让三尺看看。于是立即动员将垣墙拆让三尺,大家交口称赞张英和他家人的旷达态度。他家宰相肚里能撑船,咱们也不能太落后。宰相一家的忍让行为,感动得邻居一家人热泪盈眶,全家一致同意也把围墙向后退三尺。两家人的争端很快平息了,两家之间,空了一条巷子,有六尺宽,有张家的一半,也有吴家的一半,这条几十丈长的巷子虽短,留给人们的思索却很长。于是两家的院墙之间有一条宽六尺的巷子。六尺巷由此而来。
这是其中一个版本,另一版本与张家打官司的主人公是一位姓叶的的教书先生,他与张家的社会地位相差更为悬殊,而且还不占理。当然,过程都是一样的,只是人物有变动。三百年的历史不算太长,流传中有误在所难免,但“六尺巷”的故事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礼让”、“忍让”、“和为贵”的精神,却能真正让现今中国大陆的民众深思——中共宣传的“斗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哪一个更能慑服恶念,化干戈为玉帛?
而六尺巷故事的主人公——张英,应该介绍一下。张英,安徽桐城人。康熙初年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康熙三十八年拜文华殿大学士。张英为官勤细谨慎,深得康熙信任。康熙称赞他:“始终敬慎,有古大臣风。”而张英的家教是“务本力田,随分知足”
正是“务本力田,随分知足”的这种信条,使得张英淡泊名利,虚怀若谷,且惠及后人。当年张英建“双溪草堂”时,康熙皇帝为其題的一副对联:“白鸟忘机,看天外云舒云卷;青山不老,任庭前花落花开。”道出了张家一门淡泊致远、少与人争执的处世哲学。
诸如“六尺巷”之类“宰相肚里能撑船”的行为与信念,真正使张家受益的不仅仅是声名远播和流芳百世。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张英的“知足”信条与行善之举,终于成就了他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杰作——他的三子张廷玉。张廷玉为康熙时进士,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乾隆时加太保,为官康、雍、乾三代,历半个世纪宝刀不老,任上深得雍正、乾隆两代皇帝的信任。他有这样的官场作为,应该说是他得益于父辈、祖辈淡泊致远、克已清廉的家风。良好的家风使他养成了为人谨慎、不事张扬的性格,他有一句名言叫“万言万当,不如一默”;雍正也称他“外和平而内方正”。六尺巷在父辈那里宽了六尺,而在他的心胸中又宽了万丈,“心底无私天地宽”,无私的心胸因此坦荡而无垠!据载,张廷玉之子张若霭殿试得一甲第三名(探花),张廷玉跪求雍正换人,以留得名额给天下平民英才,因为张家已太多出人头地的机会了。雍正深为感动,将其子降级任用,可见张家谦卑公允之心昭昭可鉴日月。
那么,张英在接到家书被要求处理房宅地时,他何以能在第一时间作出“让他三尺又何妨”的这种看似有失尊严的决定呢?他的思想难道就没有一点波动?当然,这个看似“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问题,放在古人那儿可能贻笑大方,因为今人很难体会古人的心境。但是,在远离安徽的山东,却流传着一个故事,而这个故事,却对张英有着不可忽视的心灵触动。
张英中举后遇到了他一生中较为重要的人物——黄贞麟。这黄贞麟何许人也?他祖居山东即墨县,是明朝兵部尚书黄嘉善的后人,清朝受刑于文字狱第一人——黄培的亲侄子。在京城,黄贞麟把张英留在身边。张英一边刻苦攻读考取进士,一边帮助黄贞麟处理政务。在帮助黄贞麟审理案子的同时,黄贞麟深感人才难得,对他逾加器重。两个人亦师亦友,切磋诗文,忘年之情与日俱增。
黄贞麟在为官时,曾有民女姚氏拦轿喊冤,说自己乃官宦之女,后家道败落,父母先后去世。姚氏为给母亲办丧,欲卖身为奴,却差点被歹人卖入青楼,黄贞麟观此女非普通女子,就认为义女,此女就是后来张廷玉之母。此说法虽无史载,却也不太牵强(若与张家族谱不符,则请张家后人见谅)。由此可见,张英与黄贞麟名为师生,实同父子。黄贞麟有一次给张英讲了个老家的故事,也是牵扯自己族人与蓝家的一件房地基纠纷:
即墨黄、蓝两家都是城里的大户。有一年两家盖房子,为了一尺的宅基地闹了起来。两家官府都有人,互不相让,,黄家家里的老娘就找当官的儿子出头,儿子见了家书后,摇了摇头,就回了一首诗,又怕他娘看不明白,又改成了打油诗。诗是这样写的:
俺的娘,
千里送信为一墙,
低头不见抬头见,
让他两尺又何妨.。
老太太见后,寻思也对,就让瓦匠退后了两尺。老蓝家一看,急忙向自家当官的亲属写信询问,亲属回信说:她让两尺,咱让三尺,莫让人笑话我家器量小。后来,蓝家也是退出了两尺,于是就有了狭小的胡同。
由于胡同既窄又长,而且并无一家开门。因为胡同都是开门、走人的,而此胡同无门可开,到了夜间全无灯光,所以就叫鬼胡同了。
这个不起眼的小故事,给了张英很大的启发,而即墨两大姓氏后来子孙名人辈出也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六尺巷的故事其实鬼胡同的复制,又因为张英的特殊地位而发扬光大了。这两个惊人相似的故事也世世代代向人们诠释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忍让”、“谦和”,也向人们道出了一个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绝非一句空话。
http://bbs.kanzhongguo.com/viewtopic.php?f=51&t=8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