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语‧患难语‧牢骚语

作者:徐昌才 发表:2010-04-09 07:2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唐代诗坛咏蝉诗有“三绝”。同为咏蝉,虞世南、骆宾王和李商隐三位诗人,由于他们的人生遭际、情操气度和心境情志的不同,秋蝉在他们笔下呈现出各具神韵的气质。虞世南的《蝉》托物言志,议论风生,理完气足,是清华语;骆宾王的《咏蝉》触景伤情,临风怀想,寄慨遥深,是患难人语;李商隐的《蝉》感伤身世,愁惨哀怨,鸣抱不平,是牢骚人语。

清华高洁虞世南

虞世南以“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名世,当朝皇帝唐太宗也屡次称赏诗人,他写的《蝉》实际上是借餐风饮露,清高脱俗的秋蝉来展示一个正人君子的人格操守。诗歌是这样写的:“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一、二两句绘声绘色,写情写态,活现秋蝉放歌的高贵形象。蝉之针喙,伸张下垂,如冠冕之缨带,有君子之风度。蝉之习性,高栖秋桐,含气饮露,于世更无它求,与俗决不同流,有清高旷远之姿,有淡泊自守之气。蝉之声响,自零落秋桐间传来,于秋风萧瑟中飘荡,浏亮疏越,清脆激昂。形姿声态,清朗高华,不同流俗,沐浴清风霜露,自有君子风范。后两句生发议论,言志明理,展示诗人孤高独傲,清洁不俗的心志追求。蝉声飞扬,皆因栖高而传远,非借秋风之力;君子之声名远播,亦由操守之高洁,非借权位之助。说蝉议人,暗含神理。人生立世,品格高洁,独立自守最为关键;趋炎附势,攀龙附凤最为可耻。此诗托蝉言志,既是诗人人格操守的剖白,也是世人安身立命的箴言。小小秋蝉,奏响了一曲清华高洁的人生壮歌。

患难忧愤骆宾王

骆宾王才情绝世却仕途困厄,公元678年,担任侍御史,因屡次上疏论事触忤武后,遭受诬陷,以贪赃罪名下狱。诗人身系囹圄,感秋伤怀,闻蝉惊心,写下《在狱咏蝉》,抒发含冤莫白之愤和难见天日之忧。诗歌这样写道:“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首联叙写秋蝉悲唱,引发囚客乡思,物我交融,彼此关照,为全诗抒悲写愤定下基调。诗人何以闻秋声而惊心,听蝉唱而沉思呢?颔联比照回答:秋蝉两鬓乌玄,空鸣高唱;诗人半世飘零,沉寂下僚,两鬓苍苍,功业无成,如今更是蒙冤入狱,时日不多。两相对照,不禁自伤老大,悲从中来。“不堪”传凄恻痛楚之感,“白头”抒抱负成空之忧。颈联用“比”,人蝉互喻,患难共鸣。写蝉,霜繁露重,有翅难飞;天凉风寒,有声难传。写人,环境险恶,仕途不顺;遭谗受诬,含冤莫白。饱经风霜,困难重生的秋蝉实际上正是此时此地哀哀无助,孤绝无援的诗人境况的生动写照。尾联反问设比,直抒忠愤。秋蝉高居树上,餐风饮露,有谁相信它不食人间烟火呢?诗人正道直行,正言直谏,又有谁相信他的一腔忠诚呢?非但不信,还被诬陷入狱,又有谁来替他平反昭雪呢?世无知音的诗人找到了区区秋蝉,是秋蝉为诗人高唱,体察诗人的落难忧愤之心,也是诗人为秋蝉歌咏,体察秋蝉的风多露重之境。秋蝉和诗人在患难忧愤中找到了心灵的共鸣。

牢骚满腹李商隐

李商隐终生潦倒,一贫如洗,吟诗作文,多是抒悲写恨,大有泣泪滴血,伤心断肠之苦。他的《蝉》就是自身饥寒苦痛,风雨飘摇的生存状态的直观写照。诗歌是这样写的:“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蝉性高洁,蜕于浊秽,餐风饮露,清心拔萃,临风长鸣,声声含悲;诗人品格清高,不同流俗,但困顿潦倒,清寒一生,纵然心怀悲愤,鸣抱不平,但世无知音,又有何用?诗人与秋蝉可谓“同气相求,同声相应,同病相怜”啊!颔联以追魂之笔和奇警之语写沉痛之怀。秋蝉一夜悲鸣,呕心沥血,声嘶力竭,直至五更,稀疏欲绝,如此哀怨,如此痛楚,谁能不为之动容?谁能不为之改色?可是亭亭树木,依然青碧,无情无义,无动于衷。世态炎凉,怵目惊心!写秋蝉的苦心孤诣却无人关注,实际上是隐喻诗人屡次陈情,心力俱碎却始终得不到理解的悲哀。颈联抒宦海沉浮之悲。如今我为薄宦所累,如桃梗入河,漂泊不定,怎不思归?只是田园早已荒芜,又归向何入?尾联人蝉双写,比照成文。秋蝉忍饥号寒,悲恸欲绝;诗人清贫如洗,度日如年。两者都有高洁情操和不凡志向,可是“碧树无情”,世无知音,留给他们的只有孤独无依的挣扎和艰难苦恨的牢骚。全诗以蝉喻人,为情造文,写尽了诗人的伤心苦痛,读之凄怆,思之断魂!

来源:来稿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