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10-03-29 19:26:27作者:奚淞
阿疆塔石窟佛像
我一向好奇:当纪元初,印度人开始尝试为佛陀造像时,佛陀去世已有五百年之久了。当时的印度人如何去揣摹、表达古圣人的容态呢?
一九九二年春,我在中印度阿疆塔石窟看到了早期的佛陀造像。当庞伟的佛陀坐像在黝深的石窟中现身,其古典庄重的神采,令我为之屏息。我想:世界上,很少有艺术家能创作出如此充满象征意义而又庄严的人像作品罢。
首先说手。佛像两手当胸,手掌相互照应,十指如花瓣般在胸前交扣成“说法印”──这手印,代表了佛陀作为老师的身分。
如果说这手势直指佛法核心,是一点也没错的。它是一个“解绳结”的手势,但双手之间却无实际绳结。这意味着佛陀所教给众生的正是如何“解开看不见的心结”。
其次,观佛眼。佛眼垂视,半开半合。这意味着佛陀教人“一半看内、一半看外”。看内,以看清自己长期因习性而造成的复杂心结。若能在当下有正念正知,则能随缘顺势解开一分。解一分缠缚、得一分轻松和自在。如此看待外在世界的眼光也会有所改变。
最后,就要说到佛像容颜、那幽微的笑容了。因为人们得以依法修行,将纒缚的心结越解越小,也去除了负面情绪所造成的心理障蔽,人们终于能脱离个人主观的囚狱,获得超越我执的生命智慧。如此,出于瞭解,所以慈悲,就能对世间抱持一分宽容的微笑,并以祥和的语言和行动处理人间事了。
这份让自己身心宁静下来,“向内看,解开心结;向外看,报以微笑”的佛教心法,两千年来随着佛陀造像、经典和僧侣的传布,从亚洲传向全世界,可称之为“微笑传承”。
作为佛法和美术爱好者,我特别要向古印度不知名的佛教造像者致敬。他们以无比的慧心和技艺所造出来的佛陀造像,成为历时空不断重生的艺术典型,同时照亮人类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