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工艺美术鉴赏---犀牛角雕(图)

作者:作者:戴东尼 发表:2008-01-27 12:1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图:张骞乘槎犀角杯 (戴东尼提供)

中国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笔下有这么一句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意谓“身上虽无彩凤那双可以飞翔的翅膀,双双比翼齐飞,而心却像灵犀(的角)有一条白线一样,彼此息息相通”。古人认为其角中心有一条白纹贯通的犀牛,谓之通天犀,为灵异之兽。李商隐巧妙的比喻已成千古绝响,为世人所传颂;犀牛角也历来被誉为奇珍异宝,如道教八宝中,犀角便为其中之一,犀角雕刻艺术品更成为牙角类古玩中的顶级精品。

犀角是由纵向的角朊纤维所组成的固体集合体,有纹理,纵向为直丝纹,犹如甘蔗的丝纹,其横向的断面上有一点点的粟米纹,和毛竹节的断面纹一般。犀角亦有亚洲犀角和非洲犀角之别,在药用价值上说,据记载亚洲犀角是非洲犀角的二十倍。非洲犀牛有二只角,角大,最大的长度可达80至90厘米,质硬;而亚洲犀牛只有一只角,角小,最大的印度犀角也仅三十厘米,而最小的印尼苏门塔拉犀,角只有十几至二十厘米,质地细糯。非洲犀角大量进入中国市场皆在清代中期以后,多由广州进入,就地加工,故非洲犀角的雕刻多为“广东工”。

明清以前,犀角工艺制品没有实物,那时,犀牛角只是作为一味中药。直到明代永乐年间,郑和七下西洋,沟通了与南亚、东南亚和非洲的商业交流,犀牛角才大量流入中土,开始了犀角雕的历史。明代嘉靖、万历时期犀牛角工艺发展特别快,因为它具有凉血解毒的药用价值,还能把酒精稀释,降低酒精对于人体的损害,所以犀角大多用来制作成杯子,上层人士都用它来饮酒。

犀角杯刻花卉动物的最多,其次是仿古题材,再其次是人物,最少是素身的。一般来说,犀角杯的好坏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大小,造型,题材,构思,雕工,包浆,落款。从大小而言,长15厘米或以上的就是大型。造型以槎式为最贵,花卉题材的须呈现自然美,仿古题材的须规整。包浆以古朴油润为上,枯槁干躁为下。明代犀角杯构思随形,刻工简明,布局疏朗;清初期犀角杯构思有创意,雕工精致;乾隆时期的犀角杯布局繁复,匠气重;晚清犀角杯,镂雕复杂。

这只“张骞乘槎犀角杯”为犀角杯中之上品,题材出自汉代“中郎将”张骞乘槎寻河源的典故。作品因材施雕,采用圆雕、浮雕等技法,将犀角斜切,内部掏空,顺犀角之势而成一具水天之际的仙槎。槎下水波翻涌成漩,似在激流中航行,水浪纹层次分明,细致入微,雕工十分精细。一长髯老者背倚枯枝端坐于槎中,身着长衫,头戴素巾,神态祥和,波涛不惊。槎身的宽敞处为杯,旁侧有圆洞与槎端的吸孔相通。虽然它依旧保存了酒杯的形式,其实已成案头清玩,而不再是实用之具。槎杯造型别致,用刀犀利,打磨精细,雕功流畅,通过作者细腻的刻画,将老人虽是险水行舟,但胸有成竹,犹如闲庭信步的神态诩诩如生地展现出来,不愧为犀角雕中的珍品。

由于犀牛属于珍危被保护的动物种类,今天人们已不可能重拾犀角雕艺术。犀角杯作为中国古代艺术品中的一朵奇葩已成绝响,弥足真贵。

来源:新纪元周刊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