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06-10-25 15:24:30作者:
在海外,与华侨华人联系最密切的一个词,恐怕就是“唐人街”了。近年来,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以及海外华侨华人在所在国的落地生根,唐人街也在发生变化:高档公寓的兴建、华埠的扩张、非华裔人群的入住以及唐人街社会功能的变化等等,都不禁引发了人们的思考。
唐人街的变化
近来,唐人街的变迁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成为一个新的话题。
在美国纽约的华埠,一幢幢崭新的高级公寓正在拔地而起。在过去的两年中,已经有5栋高档公寓在华埠建成,还有8栋正在兴建中,这些公寓的价格平均为每平方英尺1000美元。唐人街以往一直被认为是中低层人群聚居的生活区,随着一系列高档公寓的落成,唐人街的形象也在发生改变。
除了高档公寓的兴建,华埠的变化还体现在其界限的模糊上。如今的华埠已经向四面八方扩展。在纽约,北至小意大利区,南至河边码头,西至苏豪区,东至格林威治村。华人面孔和华人开设的商店、餐馆逐渐“占领”了东城。
如今,华埠走向贵族化和向周边地区扩张似乎已成为一种趋势。不过,唐人街的变化还不仅仅如此。从最初的单纯的居住区,到繁华的旅游区和商业中心,唐人街的功能也在发生变化。
在比利时安特卫普官方网站的“购物指引”一栏,安特卫普唐人街被推荐为值得一游的场所。
功能的变化使得唐人街的消费群体发生了变化。安特卫普的唐人街是比利时第一条被正式命名的唐人街,地处安特卫普市中心,街道两旁有40多家中国公司和商行。来往于此的商人和游客逐渐成为其主要消费群体,他们或是到此品尝中餐的美味,或是体验东方文化的韵味。
功能的变化还体现在经营业务的变化上。除了传统的餐饮等行业,各地唐人街的华人也开始经营旅店、各种进出口业务、保险、会计事务所、专卖店、免税店、影视商店等各项业务。商品种类也不再局限于经营中国商品,开始引进世界各地的商品,满足华人以外的消费群体。
唐人街的人群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一方面是越来越多在唐人街出生、长大的华侨华人走出唐人街,融入当地社会;另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非华裔入住唐人街。他们中不乏专业人士,从事律师、医生、设计师等工作。居住人群的变化必然会对原有的区域生态产生影响。
唐人街的坚守
事实上,在唐人街里一直延续着特有的生活方式和人际交往模式。
走在唐人街上,你一定会恍惚不知身在何方。一块块汉字标牌,各种风味的中餐厅,以及出售中国传统工艺品的商店随处可见。超市里大到中国产的桌椅板凳,小到针头线脑,一应俱全。
倘若你到唐人街购物或是用餐,更是能体会到中国式的“人情味”。或许是因为都是北方老乡,在买韭菜或是豆腐干的时候,老板总会额外的多添一点;或许是因为同是“黄面孔”,餐桌上也常常会得到额外奉送的一大碗“例汤”。
各种传统节日和传统习俗,也由华侨华人在唐人街上世代延续。
在曼谷唐人街过春节,可以看到舞动的长龙瑞狮,虎鹤双形拳、南拳等中国传统武术表演;可以看到居民烧香点烛拜祖宗、拜神灵,祈求幸福与吉祥;可以看到“中国红”染红唐人街的各个角落;还可以品尝到地道的中国年夜饭。浓郁的年味,恐怕连中国人也不能不为之惊叹、感慨。
对留学生和华侨华人来讲,唐人街延续的是他们精神上的“根”。
著名学者李欧梵曾著文描写在美国的日子,文中就写道:到了美国以后,住在距纽约不远的一个小镇上,纽约的“唐人街”成了我每月朝圣的新“麦加”。每一个月中,我总要抽空去一两次,总在周六或周日,也是一早搭车去,看一两场中国电影,吃一两顿中国馆子,到中国书店里逛逛或买几本书,也会觉得生活充实了不少。唐人街在我生活的边缘,然而也往往会成为我心灵中的重镇。去国已久的中国人,常常会不约而同地到唐人街买东西、吃馆子,外国人每逢礼拜天上教堂,中国人则上唐人街。
在外国人眼里,唐人街是“小中国”,它延续的是中华文化。
一位美国记者是这样谈起对唐人街的感受的:唐人街其实就是融社会、经济、文化为一体的“中华文化街”,外国人可以在这里感受中华文化的神秘和魅力。对外国人来说,唐人街是认识中国的第一步。
唐人街的回答
不难看出,唐人街的变化似乎不能避免。
一位在勃鲁克念书的留学生认为,唐人街不可能只是一个封闭的、与当地社会完全隔绝的小圈子,它必然要受到西方文明和现代文明的冲击。而且,随着华侨华人在所在国的落地生根,唐人街从社会文化的边缘移向主流,唐人街发生的种种变化都是十分自然的。
与此同时,生活或是曾经生活在唐人街上的华侨华人们也在以不同的方式,延续着唐人街的精神或是文化。这使得变化了的唐人街依然具有强烈的文化识别特质。
李欧梵说,如何在文化交汇中保持住自己特有的文化特色,才是关键问题。从美国唐人街走出的新一代华侨就做了不少事情,他们访问年老的华侨,拍摄唐人街的记录片,并出版刊物。这在美国社会上产生了若干积极影响,不少大学纷纷成立“美籍华人”研究中心。当唐人街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的时候,它就有了更为深远的影响。
唐人街的变化从一个角度折射出中国人移民海外的历史足迹,从唐人街的发展、变迁可以看出华侨华人在求得自身发展的同时,为所在国的繁荣作出贡献的点滴。变化会给唐人街带来什么?变化了的唐人街又会走向哪里?唐人街的人们会在变与不变之间作出怎样的坚守与选择?这些,恐怕才是唐人街不得不面临的问题。
唐人街的变化
近来,唐人街的变迁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成为一个新的话题。
在美国纽约的华埠,一幢幢崭新的高级公寓正在拔地而起。在过去的两年中,已经有5栋高档公寓在华埠建成,还有8栋正在兴建中,这些公寓的价格平均为每平方英尺1000美元。唐人街以往一直被认为是中低层人群聚居的生活区,随着一系列高档公寓的落成,唐人街的形象也在发生改变。
除了高档公寓的兴建,华埠的变化还体现在其界限的模糊上。如今的华埠已经向四面八方扩展。在纽约,北至小意大利区,南至河边码头,西至苏豪区,东至格林威治村。华人面孔和华人开设的商店、餐馆逐渐“占领”了东城。
如今,华埠走向贵族化和向周边地区扩张似乎已成为一种趋势。不过,唐人街的变化还不仅仅如此。从最初的单纯的居住区,到繁华的旅游区和商业中心,唐人街的功能也在发生变化。
在比利时安特卫普官方网站的“购物指引”一栏,安特卫普唐人街被推荐为值得一游的场所。
功能的变化使得唐人街的消费群体发生了变化。安特卫普的唐人街是比利时第一条被正式命名的唐人街,地处安特卫普市中心,街道两旁有40多家中国公司和商行。来往于此的商人和游客逐渐成为其主要消费群体,他们或是到此品尝中餐的美味,或是体验东方文化的韵味。
功能的变化还体现在经营业务的变化上。除了传统的餐饮等行业,各地唐人街的华人也开始经营旅店、各种进出口业务、保险、会计事务所、专卖店、免税店、影视商店等各项业务。商品种类也不再局限于经营中国商品,开始引进世界各地的商品,满足华人以外的消费群体。
唐人街的人群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一方面是越来越多在唐人街出生、长大的华侨华人走出唐人街,融入当地社会;另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非华裔入住唐人街。他们中不乏专业人士,从事律师、医生、设计师等工作。居住人群的变化必然会对原有的区域生态产生影响。
唐人街的坚守
事实上,在唐人街里一直延续着特有的生活方式和人际交往模式。
走在唐人街上,你一定会恍惚不知身在何方。一块块汉字标牌,各种风味的中餐厅,以及出售中国传统工艺品的商店随处可见。超市里大到中国产的桌椅板凳,小到针头线脑,一应俱全。
倘若你到唐人街购物或是用餐,更是能体会到中国式的“人情味”。或许是因为都是北方老乡,在买韭菜或是豆腐干的时候,老板总会额外的多添一点;或许是因为同是“黄面孔”,餐桌上也常常会得到额外奉送的一大碗“例汤”。
各种传统节日和传统习俗,也由华侨华人在唐人街上世代延续。
在曼谷唐人街过春节,可以看到舞动的长龙瑞狮,虎鹤双形拳、南拳等中国传统武术表演;可以看到居民烧香点烛拜祖宗、拜神灵,祈求幸福与吉祥;可以看到“中国红”染红唐人街的各个角落;还可以品尝到地道的中国年夜饭。浓郁的年味,恐怕连中国人也不能不为之惊叹、感慨。
对留学生和华侨华人来讲,唐人街延续的是他们精神上的“根”。
著名学者李欧梵曾著文描写在美国的日子,文中就写道:到了美国以后,住在距纽约不远的一个小镇上,纽约的“唐人街”成了我每月朝圣的新“麦加”。每一个月中,我总要抽空去一两次,总在周六或周日,也是一早搭车去,看一两场中国电影,吃一两顿中国馆子,到中国书店里逛逛或买几本书,也会觉得生活充实了不少。唐人街在我生活的边缘,然而也往往会成为我心灵中的重镇。去国已久的中国人,常常会不约而同地到唐人街买东西、吃馆子,外国人每逢礼拜天上教堂,中国人则上唐人街。
在外国人眼里,唐人街是“小中国”,它延续的是中华文化。
一位美国记者是这样谈起对唐人街的感受的:唐人街其实就是融社会、经济、文化为一体的“中华文化街”,外国人可以在这里感受中华文化的神秘和魅力。对外国人来说,唐人街是认识中国的第一步。
唐人街的回答
不难看出,唐人街的变化似乎不能避免。
一位在勃鲁克念书的留学生认为,唐人街不可能只是一个封闭的、与当地社会完全隔绝的小圈子,它必然要受到西方文明和现代文明的冲击。而且,随着华侨华人在所在国的落地生根,唐人街从社会文化的边缘移向主流,唐人街发生的种种变化都是十分自然的。
与此同时,生活或是曾经生活在唐人街上的华侨华人们也在以不同的方式,延续着唐人街的精神或是文化。这使得变化了的唐人街依然具有强烈的文化识别特质。
李欧梵说,如何在文化交汇中保持住自己特有的文化特色,才是关键问题。从美国唐人街走出的新一代华侨就做了不少事情,他们访问年老的华侨,拍摄唐人街的记录片,并出版刊物。这在美国社会上产生了若干积极影响,不少大学纷纷成立“美籍华人”研究中心。当唐人街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的时候,它就有了更为深远的影响。
唐人街的变化从一个角度折射出中国人移民海外的历史足迹,从唐人街的发展、变迁可以看出华侨华人在求得自身发展的同时,为所在国的繁荣作出贡献的点滴。变化会给唐人街带来什么?变化了的唐人街又会走向哪里?唐人街的人们会在变与不变之间作出怎样的坚守与选择?这些,恐怕才是唐人街不得不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