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6日在格陵蘭島卡格魯魯蘇阿克舉行的北極X大獎賽期間,航拍視角下的賽馬場及周圍景觀。馬場和周圍景觀的空中視角。(圖片來源:Sam Bagnall/LAT Images for Extreme E)
【看中國2025年1月14日訊】(看中國記者路克編譯/綜合報導)《國會山報》報導,一項最新民意調查顯示,多數格陵蘭受訪者支持該地區成為美國的一部分。
根據週日發布的「愛國者民意調查」(Patriot Polling),57.3%的受訪者贊成格陵蘭加入美國,而37.4%的人持反對意見,另有5.3%的受訪者對此舉表示猶豫。
當選總統川普(特朗普)近日提出了收購丹麥領土格陵蘭的構想,並表示擁有格陵蘭對美國來說是「絕對必要的」。
儘管此次調查的樣本規模僅為416人,並且是首次針對該問題進行的民意調查,但結果顯示,川普更宏大的國際戰略計畫在一定程度上獲得了支持。
根據538民意調查評級系統(FiveThirtyEight Polling Rating),「愛國者民意調查」僅獲得1星評價(滿分3星)。
調查還指出,這是該組織首次在美國境外開展民意調查,並且正值候任總統小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 Jr.)訪問期間進行。
川普再次強調了他對購買格陵蘭的願望,認為該地區自冷戰以來對美國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不過,大多數觀察人士認為,美國實際收購格陵蘭的可能性不大。丹麥首相梅特.弗雷德里克森(Mette Frederiksen)已明確表示,格陵蘭是「非賣品」,即便川普繼續推動這一計畫。
eurasiantimes報導,儘管許多人認為這些言論只是川普的誇張表達,但歷史上美國確實有類似的先例。例如,1867年美國從俄羅斯手中購買了阿拉斯加。此外,美國早在1946年就曾提出以1億美元收購格陵蘭島,但遭到丹麥的迅速拒絕。
購買格陵蘭島面臨的挑戰
儘管歷史上有先例,川普想要購買格陵蘭島並非易事。美國需要克服一系列法律和經濟障礙。這一舉動還可能帶來外交風險,例如損害與盟友的關係或削弱北約聯盟的團結。
在1月8日的就職前新聞發布會上,川普表示,美國需要格陵蘭島以保障「國家安全」和維護「自由世界」。他甚至沒有排除通過經濟或軍事手段控制格陵蘭島或巴拿馬運河的可能性。他說:「我們需要它們來保障經濟安全。」
川普購買格陵蘭的歷史提議
川普早在2019年的第一任期內就曾提出購買格陵蘭的建議。當時,丹麥首相梅特.弗雷德里克森明確拒絕了這一提議,稱其「荒謬」。對此,川普將弗雷德里克森的拒絕視為「對美國的侮辱」,並取消了原定的哥本哈根訪問,令丹麥政界大為震驚。
現在,在他的第二任期內,川普似乎更加堅定地實現他的「夢想」。
格陵蘭島的地理與歷史背景
格陵蘭島位於北冰洋和北大西洋之間,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嶼。從地理上看,格陵蘭島屬於北美洲,其首都努克(Nuuk)距離紐約約2,900公里,遠比距離哥本哈根的3,500公里更近。
格陵蘭島最初是維京人於公元980年左右發現的,他們建立了早期定居點,但到15世紀初這些定居點已消失。18世紀,丹麥重新殖民格陵蘭,並於1953年正式將其納入丹麥國家,賦予格陵蘭人丹麥公民身份。1979年,格陵蘭獲得自治地位,並在2009年進一步擴權,允許通過全民公決決定獨立。
美國對格陵蘭的戰略興趣
二戰期間,美國曾短暫佔領格陵蘭,並在冷戰期間將其作為戰略基地。1946年時任總統哈里.S.杜魯門(Harry S.Truman)曾提出以1億美元購買格陵蘭,但遭到丹麥拒絕。隨後,美國通過與丹麥的《格陵蘭防禦協議》,在島上建立軍事基地,並保留軍事駐紮權。
川普對格陵蘭島的興趣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
1.國家安全:格陵蘭在北極地緣政治中具有戰略意義,川普認為擁有格陵蘭可以更好地維護美國安全。
2.自然資源:格陵蘭蘊藏著豐富的資源,包括稀土礦物、銅、鋰和鈷,這些資源對綠色能源轉型和電動車發展至關重要。
3.北方航線:隨著全球變暖,北極冰蓋逐漸融化,新貿易航線可能成為連接北美和歐洲的重要通道,而格陵蘭位於這一新航線的核心位置。
購買格陵蘭的法律與政治障礙
專家指出,要實現格陵蘭成為美國領土,需同時得到丹麥和格陵蘭的同意。然而,丹麥和格陵蘭領導人都明確表示「格陵蘭是非賣品」。根據2009年的協議,格陵蘭可通過全民公決決定獨立。一旦獨立,美國可以直接與格陵蘭談判,但即便如此,格陵蘭成為美國領土仍需美國國會三分之二的議員批准。
儘管川普的提議並非完全沒有歷史基礎,但要將格陵蘭變為美國領地,他需要克服政治、法律和外交上的多重障礙。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