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砸錢滲透臺灣網紅藝人圈(圖)

作者:林乃絹 發表:2024-06-25 09:5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臺灣
臺灣國旗(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4年6月25日訊】多位臺灣網紅近期爆料,中共擬於7月加大對臺的文化統戰力道,包括「砸錢」贊助10組網紅赴中旅遊拍片或「利誘」影視人士籌組促統政黨。不過,消息曝光後,臺灣影視圈自清者多,幾乎無人出面唱和這類親共方案。對此,專家預測,中共鎖定挺臺派的統戰手法恐已「見光死」,加上其「注射型」的強迫行銷,對認知戰已有警覺心的臺灣人而言,恐適得其反。

臺灣視頻博主八炯6月16日在個人YouTube頻道曝光,中共通過中企北京慈光影視傳媒有限公司致函多位臺灣藝人,「利誘」他們發布親中促統、所謂《構建新型兩岸關係》的社群文帖,並加入預計7月在臺成立的「臺灣擁和黨」,以投入2026年的地方選舉,且正副黨主席鎖定如余天等部分親民進黨的藝人或前臺灣總統蔡英文政府時期的政務官。

據八炯取得的合約書稱,將於第二階段成立「海峽兩岸促進和平資本運作有限公司」,向大陸台商和海外華人籌資4.5億新台幣,用於在臺舉辦演唱會和拍攝短劇等。該公司也會幫合作藝人統籌在中國的演藝工作安排,龐大的資金和商機讓八炯大呼,中共的手恐已伸入中企,因為這類方案是「中共透過白手套達到(對臺)統戰手段之一。」

另外,臺灣網紅波特王早於6月12日也在社交平臺Threads引述「可靠消息」發文稱,中國海峽兩岸青年協會將以招待機票加酒店的互惠模式,於7月下旬邀請10組臺灣網紅到中國旅遊拍片,內容不用談論政治,也不用放連結網站。

波特王寫道:「中共國務院就是有撥預算,要砸錢來對臺灣文化統戰。」

在臺流亡港人關山月6月18日也於臺媒《央廣》發布評論稱,中共此波「收編」的都是「臺派」網紅,如鐘明軒和波特王皆表態支持過臺灣主權,其政治意圖是營造「原來連臺派都不抗拒中國」的錯覺。

對於這兩大統戰方案,美國之音無法獨立核實真偽,不過,臺灣藝人謝和弦、何以奇已公開證實收到邀約並拒絕加入,其中,何以奇在臉書說明拒絕原因時自嘲,膝蓋不好「怕跪下去受傷的是我自己」,目前相關網紅皆表明拒絕受訪。

中國邀台籍網紅合作「寧濫勿缺」

兩大統戰方案傳聞曝光後,隨即引發臺灣影視圈的獵巫潮,許多網紅紛紛出面自清,幾乎無人公開唱和這類親共方案,因此,哪些網紅擬加入此統戰方案至今仍成謎。也因此,以反共著稱的博主八炯預測,這些計畫恐見光死,因為「被曝光後,中共可能就會放棄」。

臺灣視頻博主劉騏樂5月才至中國山西跟河南拍攝旅遊影片併發布10部「前進大陸」的系列短片,他也自清稱是自費拍攝,沒有接受中方贊助。

劉騏樂說,近期議題敏感,網紅圈多避談訪中計畫,但據他瞭解,長期在華髮展的臺灣藝人會在接案平臺釋出合作項目,以前多是全額招待,現為避免觸犯《反滲透法》多改為落地接待,而他瞭解的互惠條件除拍攝影片外,也要提供影片發布前後的流量數據,相當於臺灣常見的「業配」,但若涉及敏感的政治內容往往動輙得咎。

劉騏樂告訴美國之音:「普遍臺灣人都不太喜歡大陸,如果有網紅願意去的話,大陸基本上都會接納。有網友評論說,現在(中國收買網紅)的狀況是寧濫勿缺。再加上(互惠)如果每個景點都要拍攝的話,剪輯成本並不划算,而且只要上大陸的片就有一定的機率會被攻擊,不是很符合成本效益。」

曾拒絕中國邀約呱吉:中國欲製造對立

曾任臺北市議員的網紅「呱吉」邱威傑5年前曾收到雲南的旅遊宣傳邀約,但當時知名網紅因擔心遭政治操弄,多拒絕出演。他指出,近年來,中國文化統戰手法越來越細緻,來自不同單位層級的方案多元,如籌組政黨、觀光旅遊推廣或在社媒發表親中觀點帶風向等,意在短期內製造聲量或激化臺灣內部的對立等。

對於7月這一波鎖定臺派的文化統戰,邱威傑認為,中共恐意圖降低臺灣人對中國文化影響的敏感度。

邱威傑告訴美國之音:「當我們慢慢地開始覺得,比如說中國的綜藝節目很好看,可能會使年輕人對中國產生正面的感受,因此對於統一的態度也會產生微妙的變化,我想這是中國希望看到的。」

邱威傑表示,「挺臺派」頭部網紅因愛國和價昂,中共幾乎很難收買到,且中國網紅市場成熟,臺灣網紅也很難打入,所以也幾乎無意經營中國市場。但中小型網紅可能受影響,尤其中國地方次級組織鎖定臺灣年輕人貪圖免費的小確幸或抱著「不去白不去」的心理。

臺灣網紅講中國故事恐被「養套殺」

在桃園的龍華科大助理教授賴榮偉也研判,中共深知臺灣親中政黨的聲勢普遍下滑,因此想攏絡人氣高的藝人和網紅,或依循民眾黨「拒絕藍綠惡鬥」路線籌組新政黨,目的是分裂臺灣內部的團結。

他說,中共拉攏網紅或金援促統政黨都是長期滲透臺灣的手法,始自2018年就通過臺灣意見領袖炒作議題,共同本質是利誘後的「養套殺」,借這些人接地氣的語言和價值觀來講中國故事,以改變臺灣人的政治認同。

賴榮偉告訴美國之音:「年輕人的政治認同可塑性比較強,就是一種易變性,會成為中共想要操刀、甚至控制的對象,社群媒體的網紅都是認知作戰的一個節點,就是一種很多元的小眾路線,分散進攻、以點串聯,來變成全面的影響力,(中共擬)不費一兵一卒就可以統一臺灣。」

他說,不少在臺的兩岸交流組織和買辦長期遊走兩岸,或利用言論自由的網紅,或利用臺灣自由組黨的民主特性,對臺製造內鬥和空耗的亂象。

但在兩岸氛圍劍拔弩張下,賴榮偉說,臺灣網紅擔心觸犯臺灣的《反滲透法》,也忌憚遭中國收買傷及在台商機,對中國邀約多持保留態度。不過,中共統戰手法多元,此兩大統戰手法若見光死後,恐轉發展台面下的統戰策略。

學者警告:中國軟性統戰手法越趨「優雅」

在臺北的銘傳大學廣電系主任杜聖聰指出,臺灣人對中國的文化統戰已「久病成良醫」,即便網紅未發布政治性內容,但發文地、內容或網紅屬性若過於雷同,不論是自發或付費性,一旦被認定有帶風向或廣告嫌疑,臺灣人都會產生心理抗拒。

他說,尤其兩岸主流民意互不友善時,也易激化社群互動,屆時網紅的任何「政治業配」都效果不彰。

杜聖聰以「強扭的瓜不甜」形容中共若以組黨、強行對臺置入意識型態,不僅難在傳統新聞媒體主導話語權,也難拉抬社媒聲量,尤其社群發文與回應一樣重要,若遭網民出征,適得其反,再加上網路互動碎片化的特性,宣傳風險偏高,不如傳統新聞媒體具有高度的議題設定跟指向力。

杜聖聰告訴美國之音:「只要有一個網紅持不同意見揭竿而起,加上網路的長尾效應,後座力也是蠻大的。它(中國)在用(統戰手法)的時候一定會越來越‘優雅’,對中國大陸來講,細雨潤無聲才是處理宣傳當中的這種醍醐味,它不會做那麼粗魯。」

杜聖聰警告,中國統戰一向採取兩手策略,雖然先前制裁臺灣名嘴或施壓臺灣藝人表態促統的手段強硬,但面對臺灣民眾時,「腰身柔軟」,而硬得越硬、軟得更軟的手法都日益精進。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美國之音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