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部門數據打架 貿易順差現2300億美元巨大落差(圖)

發表:2024-06-22 11:2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海關和國家外匯管理局的貿易順差數據出現2300億美元巨大落差
中國海關和國家外匯管理局的貿易順差數據出現2300億美元巨大落差。(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4年6月22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美國財政部報告指出,中國海關和國家外匯管理局的貿易順差數據出現2300億美元巨大落差,並呼籲應予以澄清。實際上,中國各部門的經濟數據水分多多,經常出現相互牴觸的情況。

中國海關和國家外匯管理局的貿易順差數據相左

彭博社6月21日報導,美國財政部最新發布的半年度外匯報告指出,中國海關數據顯示中國2023年的貿易順差比國家外匯管理局報告的貿易順差高出近2300億美元,這相當於中國GDP(國內生產總值)的逾1%。

中國貿易順差的數據差距擴大近年來引起了經濟學家和國際組織的關注。貿易順差的真實規模是目前的關鍵問題,因為在房地產低迷導致國內消費縮水之後,北京當局依靠外貿來推動增長。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此前將數據部分落差歸因於跨國公司更多地使用特殊類型的自由貿易區,將商品製造外包給中國公司。根據中共黨報《人民日報》報導,到2023年,享有特殊關稅優惠的外國綜合保稅區,將佔中國貨物貿易的15%左右,幾乎比五年前翻了一倍。

但美國財政部表示,「尚不清楚過去三年中哪些趨勢會導致這些差異擴大」,並呼籲北京提供進一步的定量證據,來澄清這一問題。

自去年以來,國際貨幣基金(IMF)也一直「密切」關注這個問題。

美國財政部強調的另一個異常現象是,儘管同期大多數已開發經濟體的利率大幅上升,而且利息並沒有明顯下降,但中國報告2022年和2023年的海外投資收入均出現下降。美國財政部表示,這也降低了中國報告的經常項目盈餘。

中美貿易戰中貿易逆差數據也分歧巨大

中美貿易戰談判陷入停滯,但貿易逆差數據也分歧巨大的爭論也始終未停止。

例如,2019年6月2日,中國召開新聞發布會併發布白皮書,指責美國在貿易談判中三次「出爾反爾」。發布會上,中國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稱,當前美方對中方的貿易逆差數字只有1500多億美元,根本不是所謂的4100多億美元,美方誇大了與中方貿易的逆差。

美國也不甘示弱,第二天就發文反駁,再次確認了自己核算的數據——2018年美國對華貿易逆差近4200億美元,使美國工人、農民、農場主和商業蒙受巨大損失。

一邊說1500億美元,一邊說4200億美元,相差2700億美元之巨。這個數字不容小覷,它比當時美日之間的貿易總額還要大(2180億美元),而2018年芬蘭的GDP大致為2700億美元。

差距之大體現出兩國之間的分歧。從美國角度,這筆賬很簡單,按照離岸貨物的價格計算出口額,按照到岸貨物的價格計算進口額。分析人士指出,全球大多數國家都這樣統計貿易數據。事實上,中國做相關統計時也不可避免出現這一問題。

中國經濟數據的水分肉眼可見

中國國家統計局4月16日發布今年一季度經濟數據,按不變價格計算,GDP同比增長5.3%。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都是正增長。

按照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名詞解釋和計算方法,不變價格是指用同類產品某一基期年份的價格為固定的價格,來計算各年產品價值。按不變價格計算的產品價格消除了價格變動因素,不同時期對比可以反映生產的發展速度。第一產業是指農、林、牧、漁業(不含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第二產業是指採礦業(不含開採專業及輔助性活動),製造業(不含金屬製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建築業。第三產業即服務業,是指除第一產業、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

海外智庫「天鈞政經」的研究員任重道指出,中國經濟去年初在「清零」防疫政策放鬆之後的反彈只是曇花一現,隨後再也沒有起色,但國家統計局給數據兌水已經無所顧忌。按照不變價格計算就很簡單了,一個中學生就可以完成:用今年一季度的數據減去年一季度的數據,然後除以去年一季度的數據,並乘以百分之一百。這樣就可以得出今年一季度和去年一季度(同比)數據變化的比率。結果,無論是總項數據還是分項數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都匹配不了,有的分項數據還是負值,根本不是正增長。難道,中國國家統計局的工作人員都是小學生的數學水平?或者說,反正歷年數據兌水已經難以自圓其說,乾脆就「躺平」隨便寫一寫報告了?

中國的經濟數據歷來存在水分,這得到官方和官媒的證實,包括中國前總理李克強也不信任中國經濟數據。

李克強的名字曾被命名一項衡量中國經濟發展狀況的指標「克強指數」,該概念最早由英國政經雜誌《經濟學人》於2010年提出。包括用電量、鐵路貨運量和銀行貸款發放量三個指標組成,比重分別佔40%、25%及35%。源於李克強在2007年任職中共遼寧省委書記時,認為當地經濟狀況的數據有人為修改痕跡,李克強告訴來訪的美國駐華大使,他更喜歡通過三個指標來追蹤經濟動向:鐵路貨運量、用電量和銀行已放貸款量,以擠掉統計數字的水分。而中國的GDP數字是人造的不可靠,僅供參考。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