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送中五年 出獄少年仍無悔(圖)

發表:2024-06-20 00:5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前學生組織「賢學思政」召集人王逸戰(右)和「賢學思政」前秘書長陳枳森近日接受外面採訪。(視頻截圖)
前學生組織「賢學思政」召集人王逸戰(右)和「賢學思政」前秘書長陳枳森近日接受外媒採訪。(視頻截圖)

【看中國2024年6月20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懷橘綜合報導)今年是香港反送中運動5週年。當年參加抗爭的少年已經變成青年。經歷了社會運動,經歷了牢獄生涯,因為政治立場反共,年紀輕輕卻找不到一份穩定的工作,但他們仍堅定地表示,無悔當初投身社運的決定!

近日德國之聲採訪前學生組織「賢學思政」召集人王逸戰,和「賢學思政」前秘書長陳枳森。

提到5年前的經歷王逸戰說,2019年之前的他和普通少年沒有分別,打遊戲、打球,然後上學。直到發生反送中事件,他才去關心政治,然後就參加了人生第一次遊行——6月9日百萬人大遊行。

一百萬香港人走上街頭,他說,自己被那種力量震撼了,顛覆了對香港的印象。「原來大家都願意放棄一些事情,去追求一些事。」「覺醒其實是一瞬間的事。」

當時王逸戰還在讀中五,他說,如果沒有經歷2019年,他或許不會去創辦「賢學思政」,不會經歷坐牢,更加不會經歷這些分離。

他在兩個手臂上分別紋了赤子之心的「赤子」和身土不二的「不二」,提醒自己不要忘記當初的信念;以香港的未來作為自己的志業。

不過他坦言現在沒有當初那麼理想主義。

2021年9月20日,王逸戰被香港國安以「串謀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拘捕,他曾兩度申請保釋,但均被拒絕。2022年10月22日,區域法院裁定他「串謀煽動他人實施顛覆國家政權罪」罪成,入獄36個月。2023年9月20日,他刑滿出獄,

現年23歲的王逸戰回憶當年,指自己倔強,難以評論坐牢值不值得,但不後悔。

反送中和之後發生的事情在很多香港人的內心都留下烙印。他說,這個創傷對於香港,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說可能一輩子都不會修補好。

王逸戰的好友陳枳森今年也是23歲。他和王逸戰同時被捕,被以同一罪名判囚34個月,2023年8月10日刑滿獲釋,比王逸戰早一個月出獄。

陳枳森在採訪中表示,二人不會超過三天不見面,雖然沒有血緣,但關係如同家人。

他最難忘的就是當載著他和王逸戰的囚車駛出法院時,看到很多熟悉的人送車,呼喊著他們的名字,這讓他淚流滿面。

王逸戰和陳枳森目前在一家搬屋公司做兼職。他們自嘲「23歲一事無成」。現實就是,很多工作都不接收他們這類更生人士。即使找到工作,幾日後僱主在受到某方壓力下也會將他們解僱。

陳說,2019年時18歲,還幻想五年後的自己大學畢業,找份工作。如今大學一年級都還沒讀,以後會不會讀書還是未知數。

他回憶,9歲時被迫參加過一次雨中的七一遊行,那時很不開心。2014年雨傘運動爆發後,家人曾經帶他去佔領區,那時他完全沒什麼感覺。

他形容2019年好像是一張單程車票,驅使他走上另一條路。如果沒有2019年這些事,他應該會做一個普通得不能在普通的上班族。

他透露,原本被台灣大學錄取,已經去那邊選房子住,之後決定不去了,投身香港社會運動。這5年來,他沒有一刻後悔過,無論是決定留在香港,抑或坐牢,他都沒有後悔過。

這些年香港變化很大,很多人都離開了,同路人越來越少。王逸戰出獄後放棄移居海外,選擇留在香港。他說,身邊所有人都叫他離開,但自己就是這麼倔強,就是想繼續在這裡生活,自己放不下。他說「有一些仍然受苦的人,我想陪伴他們繼續同行。還有一些仍然在努力的人,我想和他們一起努力。即使很多東西我們改變不了,但我們仍然可以選擇一起去面對,一起去見證歷史的發生。」

他還有一份外人難以理解的對香港的眷戀,「這種愛是很辛苦的,我覺得是一種單戀。」

時間可以沖淡一切,反送中運動5年後,有些人麻木了,有些人甚至北上消費。王逸戰表示,不會去責怪他們,只堅持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

有一段時間他想躺平,但發現面對不公義,自己還是忍不住發聲,比如揭露懲教署虐囚。當時家人、朋友都不希望他再發聲,但是他仍鼓起勇氣曝光事實真相。

他希望未來的自己以坦然面對所有人,可以保持內心最後一點善良。

不少人都說反送中展現了香港人的人性光輝。陳枳森和王逸戰相信善良仍在香港,雖然運動失敗了,但不等於歷史就此畫上句號。

王逸戰說,坐牢期間最大的感悟就是意識到,即使客觀環境多惡劣,我們都可以做出自己的選擇,不同時代有不同的責任和使命,意義更多是來自於你如何去創造意義。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