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為何退守台灣?是這位高人指點(圖/視頻)

發表:2024-06-02 07:5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7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預言 抗戰 章嘉 台灣 命運 蔣介石 章嘉國師 章嘉七世 抗日戰爭
章嘉國師給蔣介石的建議「勝不離安,敗不離灣」,結果驚人。(視頻截圖)

抗日戰爭最危難的時候,章嘉國師用「遷都重慶,抗日可勝。」八個字就幫蔣介石化解了致命的危機,迎來了抗戰的勝利。後來,他又用「勝不離安,敗不離灣」八個字成功預言了蔣介石的國民政府退守台灣的命運

在藏傳佛教格魯派中,「轉世活佛」的尊稱稱為章嘉。清朝時期,自從二世章嘉被康熙皇帝欽封為「大國師」後,歷代章嘉都成為大清皇帝的大國師。

滿清滅亡後,中華民國於1912年成立。22歲的章嘉七世隨之宣佈贊成共和。而國府各界政要很高興地接納了這位大國師。後來,章嘉國師一直為國府出謀劃策,而且抗戰期間他也到蒙古各地四處奔走,協助國府安定民心。

抗日戰爭 章嘉國師說「遷都重慶 抗日可勝」

中國經歷晚清,諸國列強割據中土的慘痛局面後,由蔣介石領導的國府面臨著積貧積弱的中華。面對內憂外患,蔣介石治理千瘡百孔的中土,可謂是嘔心瀝血,雖有起色,但仍需要再接再厲。然而就在中國發展的節骨眼上,1937年日本發動了「七七事變」全面侵華,給蔣介石領導的中國帶來重創。由於中日軍力相差懸殊,國府率領的國軍一連輸掉了幾大戰役,甚至還發生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

就在內憂外患的艱難時刻,章嘉國師對蔣介石說:「遷都重慶,抗日可勝。」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蔣介石將國府遷移到重慶。

據說,當時曾有星相師分析說,章嘉大師的計策實在妙,真的幫助蔣介石渡過了一個很大的劫難。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1937年,出現了一個兇險的「熒惑守心」天象,對應到人間是帝王的大劫。當時的中國掌權者是蔣介石;如果不採取有效的措施,蔣介石很可能會在當年戰死身亡,而他死後日本人會趁機佔領中原。

章嘉大師既有來頭,又有些道行,他算到了可怕的後果,所以建議蔣介石遷都,幫助他化解了這場大劫難,也讓中土免遭日本的全面佔領。

國府遷都到重慶後,軍事上果然有了起色,還獲得了美國的幫助,最終戰勝了日本。

最高統帥蔣委員長向抗日國軍講話
蔣介石向抗日國軍講話。(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國共內戰 章嘉國師說「勝不離安 敗不離灣」

抗戰即將勝利之前,章嘉大師又提了一個建議,國府別回南京,也別在重慶,去西安吧。為什麼他提了這麼一個建議呢?

原來那一年天象又變了,土星進入井宿。土星是福星,福星高照的井宿,對應到地上的分野正是秦地,也就是陝西。蔣介石領導國軍全力抗日時,中共在蘇共的支持下,偷偷的在陝西延安建立了政權,沾上了土星的福氣兒了。

章嘉國師一見到這一天象,知道國府才是中華正宗,於是他提了八個字「勝不離安,敗不離灣」,建議蔣介石遷都西安,壓一壓延安的氣焰。

據說國府曾考慮過這一建議,打算在西安設立西京。遺憾的是,計劃最終沒能成行,國府還是遷回了南京。歷來風水界流傳著一個說法,南京定都必短命。結果怎樣呢?

從1944年到1948年,土星一直停留在井宿的位置,陝西延安一直處於福星高照之下。中共沾著土星的光,在國共內戰時期所向披靡,到了土鼠年(1948年),中共運勢達到頂峰,以致於國軍怎麼打都是輸得一塌糊塗。南京定都必短命,還真的應驗了。在國共內戰中,國府很快就失去了對大陸的統治權。

不過讓人詫異的是,國軍氣勢一直處於低迷狀態,卻在1949年10月在金門島逆轉戰局,取得了古寧頭大捷,那些登島的共軍全軍覆沒。這就是史上著名的金門保衛戰。

當蔣介石聽到金門大捷時,流著眼淚說:「臺灣安全了。」從此開啟了臺海分治之局面。章嘉大師所說的「敗不離灣」的預言也終是應驗了

責任編輯:陳納新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