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怕「異味」薰人?3大妙招消除體味(組圖)

作者:初新 發表:2024-06-01 07:5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老人味雖然不會對健康造成影響,但可能會影響社交,造成心理上的不適。
老人味可能會影響社交,造成心理上的不適。 

你可千萬不要以為老人味只有年超過65的人才會擁有,要知道有的人可是年紀輕輕就飄出濃濃體味。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透過臉書粉專「黃軒醫師Dr.Ooi Hean」提醒民眾,一般是年過40歲左右的人,身體才會開始傳出一種很不友善的味道,這異味還會隨著年齡的增長來逐漸加重。今天不妨一起來認識消除體臭的方式。

出現老人味的原因

黃軒表示,老人味是指特定的氣味或香氣,通常跟年長者或老年人的身上所散發出來的氣味相關。研究認為,壬烯醛(2-nonenal)是導致「老人味」的主要成分之一,是身體內脂肪酸氧化後產生的物質,這物質隨著年齡增長,味道會越來越大。若是空間不通風,時間越長,這味道會越來越濃郁。

針對年紀大容易出現老人味一事,黃軒點出三要素:第一,皮脂分泌變差。隨著年齡增長,皮脂腺的分泌量會漸漸減少,但皮脂腺分泌物的成分卻同時發生了變化,其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會增加。「不飽和脂肪酸在皮膚表面容易被氧化,產生了2-壬烯醛的物質」;第二,新陳代謝變差。年輕時的身體新陳代謝快,皮膚有天然抗氧化能力,2-壬烯醛也不易堆積。年紀大了後,皮膚上的抗氧化物質會變少,,容易導致2-壬烯醛堆積,產生出獨特的「老人味」;免疫能力變差。當皮膚老化或受到某些生理變化的影響時,皮膚裡的2-壬烯醛含量可能會增加。這樣的增量跟體內油脂的代謝變化有關,亦跟體表微生物的活動有關。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免疫力會漸漸下降,皮膚中的細菌也會更容易滋生。這些「細菌分解皮脂和汗腺分泌物」時,同樣會產生一些異味

老年人長期處於高濃度的2-壬烯醛的物質環境中,時間一久,會開始適應。
老年人長期處於高濃度的2-壬烯醛的物質環境中,時間一久,會開始適應。

老人聞不到老人味的原因

你是否曾覺得奇怪,為什麼老人會聞不到自己身上的「老人味」呢?黃軒解釋,這跟老人的嗅覺有關,因他們習慣了老人味。這關乎醫學概念——「嗅覺適應」,這是指長期處在某種氣味的環境裡,致使人對這種氣味的感知能力逐漸減弱,甚至變得無法察覺。換言之,老人的嗅覺系統已經適應了這種氣味。

不過,這也跟老人的氣味辨識變差有關。跟年輕人相比,老年人的氣味辨識能力可能較差,這可能導致他們對於老人氣味的感知發生變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傳出臭味。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免疫力會逐漸下降,皮膚中的細菌也更容易滋生。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免疫力會逐漸下降,皮膚中的細菌也更容易滋生。(以上圖片來源皆為Pexels)

消除體味的辦法

如何消除「老人味」呢?黃軒提供一些可改善老人味的方法:

一、良好的衛生習慣

例如:每天洗澡。每天淋浴或沐浴可清洗掉皮膚表面的細菌、污垢,對消除異味有幫助。可使用香皂或沐浴露:選擇有清潔與消臭效果的香皂、沐浴露,在洗澡時使用它們清潔全身;還可重點清潔問題區域。特別需要注意清潔容易積聚汗水與細菌的區域,例如:腋下、腳底、私密部位等等;應定期更換衣物,特別是內衣、內褲與襪子,避免細菌滋生與異味產生;衣物應選擇透氣材質。要選擇透氣性好的天然纖維材質,例如:棉質、亞麻布等等可幫助吸收汗水並降低異味的材質。

二、使用除臭劑

除臭劑能抑制細菌的生長,減少異味產生。

異味通常是由細菌在皮膚、衣物或其他表面上繁殖和分解有機物質產生的。除臭劑中的成分可以有效地殺滅細菌或抑制它們的生長,從而降低異味的產生。

除臭劑通常包含抗菌劑或阻止細菌生長的化學物質,例如銀離子、酒精、氯化物等。這些成分可以抑制細菌的代謝和繁殖,從而減少異味的產生。另外,除臭劑還可能包含香味物質,用於遮蓋或掩蓋原始異味。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除臭劑僅能暫時地抑制細菌的生長和異味的產生,並不能完全消除問題的根源。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定期更換衣物和清潔環境仍然是預防異味的最佳方法。

三、注意老人的飲食

正確的飲食與足夠的水分攝取,對維持身體健康與減少特殊氣味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包括:均衡的飲食、避免吃辛辣或刺激性食物、吃健康消化食品、增加水分的攝取、減少咖啡因與酒精的攝取。

由於不同的人對食物的反應都可能不同,因此需注意觀察自己的飲食,留心是否有特定的食物會產生特殊氣味,並根據需要進行調整。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