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教育界人士錢滿秋和劉振成拍攝影片怒斥《新華字典》中的釋義內容相當不妥,因而發視頻正式起訴《新華字典》。(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看中國2023年12月16日訊】(看中國記者楊天姿綜合報導)中國大陸網友發視頻正式起訴《新華字典》的相關消息一度衝上今(16)日熱搜。12月15日,教育界人士錢滿秋發視頻表示《新華字典》中釋義「玩弄女性」、「腰裡別著一支手槍」、「孩子小成了累贅」涉嫌違反《出版管理條例》。
質疑釋義不當 網友正式起訴新華字典
《新華字典》自中共建政後,一直是大陸人手一本的工具書。然而有兩位大陸網友(也有人說這兩位是副教授)發現新版的新華字典中,有多處釋義不當的地方,12月15日發視頻,正式起訴新華字典。
大陸微博消息顯示,教育界人士錢滿秋(別名錢一)和劉振成拍攝影片怒斥《新華字典》解釋玩耍的「玩」字,出現玩弄女性的字樣;其次是「別」字,出現「腰裡別著一支手槍」的造句;還有「累」字,的釋義造句有「孩子小成了累贅」,內容相當不妥。
《新華字典》釋義「累」字,造句「孩子小成了累贅」,內容相當不妥。(圖片來源:微博)
他們還拍攝影片怒斥《新華字典》裡雖然指稱「倭」是日本古名,但卻沒有「倭寇」這個單詞,因此15日前往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法院控告字典。
相關消息一度衝上16日熱搜,網友對此議論紛紛。
據有關資料顯示,《新華字典》是新中國第一部現代漢語字典,由新華辭書社(又稱人民教育出版社辭書編輯室)編寫。1953年10月,《新華字典》(音序排列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寫出版;1954年8月出版部首排列版。1957年6月,《新華字典(第1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轉商務印書館出版,此後《新華字典》一直由商務印書館負責出版,並不斷修訂。截至2021年10月,已修訂至《新華字典》第12版。
《新華字典》是中共竊政後出版的第一部以白話釋義、用白話舉例的字典。
漢字「進」簡化後 出現驚人事
漢字據稱是世界上最有內涵的語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世界上有四種最古老的文字,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蘇美爾的楔形文字、漢字和瑪雅文字,都是象形字,到今天只有漢字流傳了下來。
中共自1949年奪取政權後,處心積慮簡化正統漢字,目的就是想通過改變漢字的內部結構,讓「漢字」的含意發生變化,讓「漢字」失去本身原有的神性與內涵,繼而切斷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讓人們在不知不覺中,逐漸的失去我們中華傳統文化的根。
從正體字「進」成為簡體字「进」來看,我們不難發現,「進」簡化後,不但其內在結構發生了變化,它的內涵也完全被篡改。正體字的「進」字,走字旁裡是個「佳」字,而簡化後的「进」字,走字旁裡是「井」字。簡化後的「进」字,卻從原來的越走越好到佳境,變成了越走越低、越走越窄的去井裡了。
因此,使用簡化字的現在,不管人們怎麼努力,不管人們如何付出,都會因為「進」字的簡化,只能是往井裡走的,只能是往下走的,所以也就只能是越走越黑、越走越窄、越走越低的。也就是說,中共創造的「进」字,其實就是想讓中華民族前「進」的道路越走越窄。
中華文明歷史悠久,傳承有序,其實是被有意安排的。釋迦牟尼佛曾說過,將來未來佛的佛法非常高深,是萬佛之佛。這麼高深的佛法就得選擇一個承載量非常大的語言來傳,就是漢語。換句話說,唯有漢語才能表達佛法弘大的內涵。
正統漢字的每一個字,都包含著神傳文化無比的智慧,貫穿著中國傳統的道德、天人合一等內涵及修煉的道理,反應的是古人敬天敬神的理念和對傳統倫理道德的遵守。
因此漢字在中國大陸被簡化為簡體字其實是一次重大的文化倒退,也是末法時期的必然,敗壞了的高級生命認為今天的人不配知道法的深層次內涵,簡化字更能客觀反映今天的中國人狀態,請看高人總結的一組正體字和簡化字的對比:
親(亲)
親不見,一年難見父母面。處處留情亂播種,子女難得在身邊。
產(产)
產不生,人流手術隨處見。良田拋荒到處是,不要五穀只要錢。
愛(爱)
愛無心,試問幾人是真情。逢場作戲到處有,只要有錢就是親。
進(进)
進不佳,走到井裡成魚蝦。事業猶如水中月,求財恰似鏡中花。
聽(听)
聽耳少,見此說法你別笑。你去看看開大會,能有幾個不睡覺。
敵(敌)
舌為敵,言辭演說要注意。百家爭鳴是擺設,必須跟我同口氣。
恥(耻)
恥無心,喪盡天良難以禁。弱勢未能去幫助,反倒還將人家侵。
筆(笔)
筆不直,往往曲筆來寫史。秉筆直書從來有,如今此風早丟失。
樂(乐)
樂無絲,是否歡樂你自知。木架絲竹方稱樂,被說幸福難支持。
懷(怀)
心不挨,心中不願怎稱懷。心中不甘人不樂,難有幾個笑顏開。
廟(庙)
廟不朝,無神之論是信條。若是鬼神都不怕,自然大膽耍陰謀。
中共推廣簡體字的意圖
對漢字進行學術討論或爭論本來是好事,可以明辨是非,去偽存真,促進學術進步,有利於文字的健康發展。但是卻一直受到強權政治的干擾,學術討論難於正常開展,無法取得正確結論。主要表現為:
一,以往學術界的漢字繁簡之爭,僅只從學術上比較兩者的優缺點,各有側重,見仁見智,莫衷一是,而不能觸及到當政者消滅中華文化的謀圖,更不能質疑中共「文字改革」的歷史背景和目標,因而未能揭露其本來面目,無法取得共識。
二,更因當政者用政治強權干預學術,對有關議題的學術爭論和學術研究層層設限,對文字改革的所有做法都只能讚揚,不許批評,一切疑議,均被壓制。
因此,漢字的繁簡之爭,一開始就在強權政治的扭曲下,形成一言堂局面。中共在中國大陸強制推行簡體字,封鎖正體字的結果,使廣大人民不認識正體字,中國人不知道中華文化是什麼的畸形狀態。給世人造成似乎只有簡體字才是大勢所趨的錯覺。
中共早在假抗日、真發展的延安時代,就設立了專門機構,設計「拉丁化新文字」方案,取代傳統漢字,在「解放區」的部分學校中推行,還印刷了新文字書刊,向社會推行。中共以為有了新文字,就可以廢除舊漢字,自可斬斷中華文化,為獨尊馬列掃清道路。但是這種西方拼音式的新文字,聲音雷同,詞不達意,無法準確表達中國語言,錯誤百出,難於推展,更因為忙於內戰奪權,無暇顧及,只得暫時擱置。
中共在大陸建政後不久,百廢待興之際,就迫不及待的想要改掉傳統漢字,專設文字改革機構,毛澤東還武斷的宣稱:文字必須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在此毛澤東很明確的說出要廢除傳統漢字,改用拼音化新文字的最終目標。
在毛澤東的命令下,一些御用學者閉門造車設計出漢語拼音文字,出版文字改革刊物,編寫拉丁化新文字教材,用以取代漢字。但漢語和漢字實際上是密不可分的整體,有著相互依存關係,和拼音文字是完全不同的語文體系。用簡單的拼音字無法正確表達豐富多彩,有大量同音異意詞彙的漢語。用拼音字寫出來的文章,誰也看不懂,拼音文字實際上行不通。顯然要想用拼音文字取代傳統漢字,還必須同時把語言也改掉才行,這是中共短期內無法做到的。
中共既然無法立即全面推行拼音字,只有先採用過渡辦法:其一,把拉丁化漢語拼音方案只作為漢字注音之用,暫不作文字推廣。其二,先從破壞正體漢字著手,將其簡化變形,使人民不能再學習傳統文化,割斷人民與中華歷史的歷史聯繫,以便利灌輸馬列主義。
五十年代初,中共國務院先後公布兩批簡化字,在全國推行,把相應漢字稱作繁體字,強令廢除,剝奪大陸人民使用正體字的自由和權力。因為中共設計簡化字並非為了發展完善傳統漢字,只是最終消滅漢字的過渡措施,所以要求筆劃越簡單越好,不管漢字結構原則,更不顧及傳統漢字系統的完整性,因而把漢字改的不像樣子,給教學、印刷和出版各方面都造成極大混亂和困難。特別是第二批簡體字,更為離譜,把許多同音字詞合而為一,詞意含混,用在文章中,往往詞不達意,文理不通,不知所云,引起了廣大人民和學者的普遍不滿。中共為了平息眾怒,不得不把第二批簡化字收回,但是卻保留了第一批簡化字,強制推行。
推行簡化字,只是中共消滅中華文化總計畫的一部分,接著便在教育界開展聲勢浩大的「教育改革」運動。在教學中刪除古典文學,把中華歷代先賢的著作統統丟入垃圾桶,學生只能學習中共欽定的馬列毛教條及御用文人炮製的圖解黨政策的宣傳品,以致大陸青少年只知馬列毛語錄,只知共產黨,不知中國歷代還有許多至聖先賢,不知中華文化的精髓為何物。人民不認識正體字,看不懂49年以前的出版物,更不能閱讀古籍經典了,人民學習中華文化的路被堵塞,中華兒女就只能變成「馬列子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