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回能做到「不遷怒,不貳過」的境界,實則與孔子的教導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當人在爭論對錯時,常常很難把控住自己的情緒,無法真正的理性對待。古書中說孔子的弟子顏回能做到「不遷怒,不貳過」,可說是非得道者所能及也,而顏回能有如此境界與孔子的教導是有著重要關係的。在生活中的小理與大道之間,孔子是如何啟悟顏回悟道的呢?接著要來談談他們師徒之間一個很有意思的感人故事。
有一天,顏回去街上辦事,見一家布店前圍滿了人。只聽買布的人大吵大嚷著:「三八就是二十三,你為啥要我二十四個錢?」顏回走到買布的跟前,施一禮說:「這位大哥,三八是二十四,怎麼會是二十三呢?是你算錯了,不要吵啦。」買布的人不服氣,也認不得顏回,遂指著他的鼻子大罵,還說要找孔夫子來評評理。顏回聞言,便拿自己頭上戴的冠來跟對方打賭,而買布的人則拿自己的項上人頭為賭注。
兩人去找了孔子,說明了情況。孔子竟對顏回笑笑說道:「三八就是二十三哪!顏回,你輸啦,把冠取下來給人家吧!」顏回從來不跟老師鬥嘴,一聽孔子評說自己錯了,就老老實實摘下帽子,交給了買布的人。那人接過帽子,非常得意的離開了。
顏回想不通老師的評判,他以為是孔子老糊塗了,覺得自己無法再向他求道了,於是隔天就藉故說家中有事,要請假返家。心如明鏡的孔子也不挑破顏回的心事,點頭准了。顏回臨行前向孔子辭別,孔子要他辦完事即刻返回,並囑咐他兩句話:「千年古樹莫存身,殺人不明勿動手。」顏回應聲「記住了」,便動身往家走。
路上,突然風起雲湧,雷鳴電閃,眼看要下大雨。顏回鑽進路邊一棵大樹的空樹幹裡,想避避雨。他猛然記起孔子「千年古樹莫存身」的話,心想:「師徒一場,再聽他一次話吧!」才離開空樹幹不遠,一個炸雷就將那棵古樹劈個粉碎。顏回大吃一驚,猛然一想:「老師的第一句話應驗啦!難道我還會殺人嗎?」
顏回趕到家,已是深夜。他不想驚動家人,就用隨身佩帶的寶劍,撥開了妻子住室的門栓。顏回到床前一摸,啊呀呀,南頭睡個人,北頭睡個人!他怒從心頭起,舉劍正要砍,又想起孔子的第二句話「殺人不明勿動手」。他點燈一看,床上一頭睡的是妻子,一頭睡的是妹妹。
天一亮,顏回即刻返回,見到孔子立刻跪下說道:「老師,您那兩句話,救了我、我妻和我妹妹三個人哪!您事前怎麼會知道,要發生的事呢?」孔子把顏回扶起來說:「昨天天氣燥熱,估計會有雷雨,因而就提醒你『千年古樹莫存身』。你又是帶著氣走的,身上還佩帶著寶劍,因而我告誡你『殺人不明勿動手』。」顏回打躬說:「老師料事如神,學生十分敬佩!」
孔子又開導顏回說:「我知道你請假返家是以為我老糊塗了,不願再跟我學習。你想想:我說三八二十三是對的,你輸了,不過輸個冠;我若說三八二十四是對的,他輸了,那可是一條人命啊!你說冠重要還是人命重要?」顏回恍然大悟,「噗通」跪在孔子面前,說:「老師重大義而輕小是小非,學生還以為老師因年高而欠清醒呢!學生慚愧萬分!」從這件事情之後,顏回更加虛心向孔子學道,無論孔子去到哪裡,再沒離開過他。
從故事的情節中可見,遇事切不可鑽牛角尖,因為一旦在感觀或知識範圍咬定某個理,情感就會難以控制,隨之好惡、悲喜、爭執、委屈等種種感性思維接踵而至,無法保持理智,就更難以辯識真正的好與壞,結果只會是錯上加錯。
孔子一開始沒有直接對顏回講道理,可見顏回是懂得小理的,只是尚未體悟其中更深層內涵,所以孔子只是平和的為其歸家路途做了精準預測和提醒。當顏回聽從老師的話,經歷過了磨鍊和考驗後,終於發自內心明白了小理之上,孔子身教的大道體現,慈悲而玄妙,不僅能化險為夷,更能使生命得到救度,故此放下了情感層面的對錯之理,真正開始悟道得法,當然也就不會再離開孔子和他傳授的「道」了。
責任編輯:初新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