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有個懂得行善積德的老人,才是最好風水,其德行足以福蔭後世兒孫。(圖片來源:手繪插畫志清/看中國)
司馬光家訓有云:「積金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守。積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中,以為子孫長久之計。」這是在說家庭中如果有一位懂得行善積德的老人,雖然看似平淡無奇,殊不知這才是家裡最好的風水,因為其德行足以福蔭後世兒孫。
人心易昧 天理難欺
嘉慶己未年元旦,清朝有一位浙江湖州人姚文田,其同鄉在夢中來到了一所官府,接著聽見傳喧:「狀元榜出來了!」朱門頓時開啟,兩名身穿紅色衣服的官吏手持黃旗而出,旗尾上寫有四字:「人心易昧,天理難欺。」這個人醒後,不解夢中是何意。
不久,姚文田考中狀元,有人把這個夢告訴了他,姚文田沉思許久,猛然驚醒地說道:「這是我已經去世的高祖說的話啊!他當年任職皖江提刑時,獄中有兩人遭人誣告而被定死罪,高祖查明此事沒有證據,準備釋放二人,此時誣告者給他送去了二千兩銀子,請他務必判那兩人死刑。高祖說:『人心易昧,天理難欺。我如果拿了錢財而枉殺無辜,天理不容啊!』堅辭拒收金錢,最終將那受冤的兩人無罪釋放。旗尾上所書的,難道指的是這件事嗎?」
姚文田考中狀元後任職翰林院修撰、左都御史、禮部尚書等,他自題書房對聯寫道:「世上幾百年舊家,無非積德;天下第一件好事,還是讀書。」所謂的「舊家」是指世家,讀書世家亦被世人稱之為「書香門第」,「不貪奢,有清操」。
姚文田常出任科舉主考官,而他每次都在試場大門的兩邊張貼一副醒目對聯:「科場舞弊皆有常刑,告小人毋攖法網;平生關節不通一字,誡諸生勿聽浮言。」體現其為官清廉,一身正氣。
姚文田的高祖,面對金錢誘惑,堅決拒之,不願枉殺他人,結果積下大德,兒孫得福報。
拒淫積德 福蔭兒孫
宋朝嘉佑年間,黃靖國在儀州擔任判官,一天夜裡來到陰間地府。冥官問他是否知道儀州一件美事,話一說罷,就取簿給黃靖國看。原來是醫生聶從志某年某月在華亭某家看病,病人的妻子向聶從志求歡,但遭到拒絕。
冥官又把黃靖國帶到河邊,見獄吏捽一婦人,持刀剖其腹,擢其腸而滌之。旁邊有一位僧人說:「此人是同官某之妻,欲與醫者聶從志通,聶不許,見色而不動心,可謂善士。其人壽止於六十,積此陰德延壽一紀,世世賜子孫一人官。婦人減去多少壽給聶從志增加多少壽。所以盪滌她的腸胃,除其淫也。」
黃靖國還陽後,講給聶從志聽。聶從志說:「此事我妻子都不知道,不料已記載到陰冊。」後來,聶從志果然長壽,子孫兩代都登科。
司馬光家訓:「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中,以為子孫長久之計。」(圖片來源:Pixabay)
父子四進士 一門三巡撫
明朝有一位官員王穩,因為重德行善,愛民如子,很受民眾擁戴。他在二十二歲中舉,歷任涿州學正、唐王府長史、廣平府同知,南康知府、汀州知府等職。
王穩在任廣平府同知一職時,知府因故缺任,當地數千百姓蜂擁至都城,伏闕請求讓王穩代任知府一職。民心之所向可見一斑。後來天從人願,王穩被提升為汀州知府。
擔任汀州知府後,王穩更是克勤克儉、體恤民情,時刻把百姓的衣食冷暖掛在心上。遇到災荒年景,他總是開官倉放糧,帶領災民渡過難關。
鄰郡遭受大旱災,即使不歸自己管轄,他也不袖手旁觀,他不願看見流離失所的百姓受苦受難,千方百計要伸出援手。當他打開本府倉儲,發放糧食賑濟災民,卻遭到本府同知陳熙的反對。王穩正色坦言:「我們都飽讀聖賢之書,明曉 《春秋》之義,救災恤鄰乃人間正道,彼民猶吾民也,豈能見死不救?」他的善行壯舉,使無數飢餓難挨、奄奄一息的百姓渡過了生死難關,人們對他無不感恩戴德。
正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王穩的善心善行為後代子孫廣積陰德,造福深厚。他的後代王宗沐開始大振家風、光大門楣。出現了「父子四進士,一門三巡撫」的盛極一時的明代王氏家族。「父子四進士」指王宗沐和他的三個兒子,後來又因宗沐和他的次子士琦、三子士昌都官至都御史兼巡撫,所以才又有了「一門三巡撫」的說法。除了王宗沐父子以外,孫輩及族人也有多人擔任官職。
與古人不同,現在許多中國人已經遠離了傳統文化,相信共產黨的無神論,把善惡有報的天理視為「封建迷信」,把做好人當作「傻子」,為了利益什麼都敢幹,殊不知這才是造業惡行,敗家敗族的行為。上述提及的三則故事,均講述了老年人才是家裡最好的風水等道理,希望能引起一些迴響與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