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與捕蟬者的對話。(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一天,孔子遊歷到楚國,經過一片樹林的時候,看見一個人捕蟬。
那人駝背弓腰,用竹竿來捕蟬,就好像在地上拾取一樣,從來不會失手。孔子走上前去,拱手行禮,問道:「先生技術如此嫻熟,有什麼道理嗎?」
那人回答說:「我有道理。五六月間,正是捕蟬的好時候。我剛開始捕蟬的時候,也像別人一樣,常常失手。後來,我在竹竿頂上放兩個丸子,用手舉著,身子不動。這樣訓練幾個月後,丸子在竹竿上可以不掉下來。這時去捕蟬,失敗的幾率就很低了。
「後來,我在竹竿上放三個丸子,如果不掉下來,這時去捕蟬,失敗的機會就更少了。
「到後來,我放五個丸子在竹竿上,訓練得不掉下來後,這時去捕蟬,就好像在地上拾取一樣,從不失手。」
孔子讚嘆說:「妙啊!」
那人繼續說:「我捕蟬的時候,身體像木頭一樣靜止不動。我把持著自己的手臂,就好像把持著一棵枯木一樣。天地雖大,萬物雖多,除了蟬的翅膀,一切我都看不見。我不回頭,不側身,不因為萬物,而轉換我對蟬翅膀的注意力,這樣還有什麼得不到的呢?」
孔子感嘆不已,回過頭來對弟子們說:「用心專一,精神高度集中,就可以達到神奇的境界。就像這位駝背老人捕蟬一樣啊!」
啟示:任何一件事情,只要我們心無旁騖的認真去做,克制自己的慾望,養成不被外界誘惑的習慣,專注的去做一件事,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原文】仲尼適楚,出於林中,見痀僂者承蜩,猶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墜,則失者錙銖;累三而不墜,則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墜,猶掇之也。吾處身也,若厥株拘;吾執臂也,若槁木之枝;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側,不以萬物易蜩之翼,何為而不得?」孔子顧謂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於神,其痀僂丈人之謂乎!」(出自《莊子‧達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