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勇雙全 一代英主康熙大帝(圖)

作者:雲中君 發表:2021-01-04 07: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4個留言 特大

一代英主康熙大帝
一代英主康熙大帝。(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清聖祖康熙皇帝,生於順治十一年(1654年)三月十八日,他8歲登基帝位,在位61年,享年69歲,是中國歷史上有文字記載以來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在位期間,平三藩,收臺灣,三征準噶爾叛亂,曾抵抗沙俄侵略,並編纂《古今圖書集成》和《康熙字典》。他智勇雙全,勤政愛民,用智慧和心力治理國家,在他執政時期,經濟發展到一個歷史上的新高峰,史稱「康乾盛世」。

康熙皇帝上繼父祖鴻業,下開後世太平,革除舊制,施行新政,勤於國事,好學不倦,禦敵入侵,山河一統,治河重農,並且提倡文教,奠定了大清王朝興盛的根基,開創了「康乾盛世」的大局面。古今中外的偉大人物,都有傑出之處,也都有突出的歷史貢獻。康熙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嗜書好學的帝王。他5歲入書房讀書,晝夜苦讀,不論寒暑,甚至廢寢忘食。又喜好書法,「每日寫千餘字,從無間斷」。他讀「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必使字字成誦,從來不肯自欺」。後來他要求皇子讀書,讀滿百遍,還要背誦,傳承他早年讀書的經驗。繼位之後,他學習更加勤奮,甚至過勞咯血。他讀書不是為消遣,而是為「體會古帝王孜孜求治之意」,用以治國、平天下。他在出巡途中,深夜乘舟,或居行宮,談《周易》、看《尚書》、讀《左傳》、誦《詩經》,賦詩著文,習以為常。直到花甲之年,仍手不釋卷。

康熙皇帝不僅博學多才,而且一生勵精圖治,親民興農,以其才華與天賦、智慧與膽識,在人生旅途中,克服諸多艱難,完成重大使命。他內平三藩割據,外抗沙俄入侵,對鞏固邊防、擴大清朝疆域版圖有重大貢獻。其豐功偉績足以青史留名,彪炳千古。

力排眾議削平三藩 收復臺灣開府設縣

三藩是指三個降清的明將:平西王吳三桂,鎮雲南;平南王尚可喜(子之信),鎮廣東;靖南王耿繼茂(父仲明、子精忠),鎮福建。三藩占據要地,擁兵自重,成為清初的三個地方割據勢力,其中以吳三桂實力最強。三藩在自己的獨立王國裡,設立稅卡,私行鑄錢,圈占土地,掠賣人口。平西王吳三桂還自行選派官員,稱為「西選」。康熙帝在除鰲拜後,三藩成為他最大的心病。他誓言要削平三藩,強化皇權。

康熙皇帝的書房有一副對聯,上聯是:以愛己之心愛人。下聯是:以責人之心責己。橫批:敬天。此聯為康熙皇帝親筆所書。康熙皇帝親政之初,把「削三藩」以及黃河工程和漕運,當作國家三件大事,朝夕過問,殷切關注,並把三件事的大略情況書寫下來,然後懸掛在宮柱之上,來時刻提醒自己。

當時,朝廷上主張不可撤藩的占絕大多數,支持撤藩的只有兵部尚書明珠、戶部尚書米思翰等少數官員。20歲的康熙帝力排眾議,他認為:「三桂等蓄謀久,不早除之,將養癰成患。今日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先發。」於是,下令撤藩!康熙大閱盔甲一石激起千層浪。「東南西北,在在鼎沸」,京城裡有楊起隆舉事,察哈爾有阿爾尼叛亂。而且,先後發生京師大地震、太和殿火災,康熙帝愛后赫舍里氏也崩逝。朝裡與朝外、外叛與內變、雷火與地震、天災與人禍,連連擊到年輕的康熙皇帝身上。一時間人心惶惶,京師不少官員甚至把家眷送歸江南鄉里。

康熙皇帝在危急時刻,神安氣定。原來主張不可撤藩的大學士索額圖、戶部侍郎魏像樞等,提出處斬建議撤藩的大臣。康熙帝義正詞嚴:「撤藩出自朕意,他們何罪之有?」堅定了主張平叛的大臣的決心。他下詔削奪吳三桂的官爵,公布其罪狀;每天遊景山、觀騎射,胸有成竹以安定驚恐的軍心與慌亂的民心。有人進行諷諫,康熙置若罔聞。經過八年平叛戰爭,終於取得削平三藩的勝利。群臣請上尊號,康熙帝嚴辭拒絕,認為八年戰火,生民塗炭,應該務實,切戒虛名。


来源:看中國專欄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