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9年11月22日訊】美中貿易談判似乎再陷僵局。《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官方近來邀美國談判代表赴北京磋商,美方卻給軟釘子,不願前往。與此同時,中國不顧美國對「中國製造2025」的關切,上週宣布要投入一千四百多億人民幣推動製造業的轉型升級。這使得人們懷疑中國是否有誠意解決美國在談判時所關注的問題。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上週和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及財政部長姆努欽(Steven Mnuchin)通電話的消息,美方並沒有公布相關資訊。《華爾街日報》則引述消息人士的話報導,劉鶴邀請兩人在感恩節假期前走一趟北京,面對面會談,萊特希澤和姆努欽卻沒有這麼做的意願。
報導說,美國方面雖然願意與中國會談,但如果中國無法在保護知識產權、取消強制技術轉移及農品採購上做出明確承諾,美國不認為有大老遠飛到中國「為開會而開會」的必要。
美國總統川普近來也說,重點不是在中國想不想要達成協議,他的態度才最關鍵,而他對中國現在付關稅給美國「很滿意」,並重申中國作不到讓他滿意的協議,他就會繼續開徵關稅。
中國為什麼在談判上顯得主動?過去在談判桌上和中國打交道經驗豐富的前美國貿易副代表卡特勒(Wendy Cutler),日前在一場研討會上說得明白。
卡特勒:「中國想要和美國達成協議,當然有自己的考量,中國的經濟因美中貿易戰受創,製造業產能也受到影響,中國經濟處境艱難。顯然,美國採取的關稅措施,已經讓中國在經濟成長與就業等數據上受到影響。」
不只內部經濟下滑,外部環境給中國的壓力也不小,尤其在美國國會參、眾兩院接連通過《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案》後,外界預期川普總統會簽屬生效。從中國政府抗議的強度來看,這個法案對中國以及香港的打擊將會是深重的。
中國不會放棄「中國製造2025」
但是中國政府在這個時候,仍然毫不避諱地提出了可能讓美國感到不快的新的政策。
中國媒體《新京報》報導,以中國財政部為首,至少有十八家國營企業,如中國中車組成國家隊股東,近來成立「國家製造業轉型升級基金」,規模達一千四百多億元人民幣。
而這個基金將重點投資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和電力裝備等領域。外界分析,這和「中國製造2025」計畫要扶持的十大重點產業不謀而合。
中國經濟觀察人士秦鵬告訴自由亞洲電臺,中國在美中貿易戰開打後官方絕口不提「中國製造2025」計畫,但對北京而言,不說並不代表不做。
秦鵬:「作為中國政府來講,實際上是不可能放棄『中國製造2025』以及政府主導的產業發展模式,他是不會放棄的,而且,不只不可能放棄(對國營企業的)補貼,他也不可能放棄盜竊知識產權。」
秦鵬還指出,以國家基金主導產業轉型升級,對中國產業想真正走出轉型的康莊大道是短多長空。
萊特希澤上任以來就多次說過,中國在改革上總是說得很多,承諾滿滿,但做得有限。從「中國製造2025」,到成立國家製造業轉型升級基金,北京顯然有自己堅持的道路要走,這也就不難解釋,美國官員對相約北京見面談判的興趣缺缺。
版權所有©2006,RFA。經Radio Free Asia,2025 MSt.NW,Suite 300,Washington DC 20036許可進行再版。http://www.rf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