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8年10月12日訊】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共當局在經濟領域逆市場經濟規律而動,推行國進民退,進而加強對民企的剿殺與吞併。近來,隨著以美國為代表的文明世界對中共本質認識的加深,貿易戰相繼爆發,中國在世界日益被孤立化、邊緣化,中國經濟面臨斷崖式崩潰局面。中共為了維繫其統治與對全國經濟命脈的掌控權,加緊了對非公有經濟組織管控權的滲透與搶奪。中共當局打著各種民主、幫扶名義,直接對非公有經濟組織派遣工作人員,佔據要害職位,掌控企業運轉,為進一步的左右鯨吞非公有經濟作準備。
10月8日,據青島新聞報導,當天全市工會選派工會幹部到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挂職第一主席動員大會在湛山花園酒店召開。會後,市總工會還組織92名挂職第一主席進行了工會業務培訓。市總工會《關於選派工會幹部到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挂職第一主席的實施意見》規定,挂職第一主席挂職時間為2年,原則上每月到挂職單位工作時間不少於8天,其他時間在原單位工作。主要工作任務是指導挂職單位建立和規範工會組織、實施建功立業、服務職工群眾、建設新時代職工之家、推進企業民主管理制度建設等工作。省總和市總兩級每年為每名第一主席配備2萬元工作經費,用於挂職單位工會陣地建設和開展工會工作。
無獨有偶,在中國南部的廣西欽州,也在大力推行從機關各部門選派幹部擔任非公有經濟組織中的黨建指導員。據媒體報導,2017年,欽州市就先後從機關各部門選派了589名幹部擔任兩新組織黨建指導員,其中18名處級非領導職務幹部擔任非公企業黨組織第一書記。為了確保第一書記「下得去、呆得住、用得好、幹得事」,欽州市兩新組織黨工委「選、管、育、用」四措並舉。可見,中共當局已經在全方位推開黨組織管控非公有經濟的計畫。
試想,中共當局在自己的國有企業嚴禁工人自主組織工會,嚴控工人評議企業經營管理,嚴格政審派遣忠於中共的管理幹部,根本不給工人以任何丁點的參與企業管理與分享發展利益的權利。他們現在卻叫囂要對非公有制經濟落實工人民主權利,而民主權利居然不是工人自主選舉工會領導,而是由中共當局派遣工會主席。這完全是沿襲了中共當年暴力革命時期組織煽動工人奪資本家的權的那一套。中共當局用意非常明確,假借工人民主權利之名,將中共權力之手伸入非公有經濟之中,摸清其家底,掌控其權力,最後完成以國家名義下的權力搶奪。
中國當局覬覦民企已久,他們在搶奪搜刮天下資源,貪腐揮霍民脂民膏,掘空國庫國國財後,著手侵吞非公有經濟就成為自然本性。近年,他們蓄謀將國企一切債務轉嫁到民企頭上,要民企承擔購買國企的負資產。為此,中共當局不惜抓捕那些不服安排的非公有經濟企業主。這種打富豪搶財富是中共當局的慣用伎倆。
中共當局對非公有經濟的滲透搶奪,從最近人社部副部長邱小平的講話也顯露無遺。9月11日邱小平在浙江杭州出席全國「深化民營企業民主管理,增強創新發展內生動力現場會」講話時指出:「推動民營企業民主管理工作必須堅持加強黨的領導,堅持職工主體地位,堅持強化制度保障。只有堅持依靠企業黨組織的堅強領導,才能確保企業民主管理的正確政治方向,職工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才能切實落到實處。只有以職工為本,讓職工享有充分的民主權利,共同參與企業管理、共享企業發展成果,才能激發職工的勞動熱情和創造活力,實現企業與職工的共贏發展。只有健全企業民主管理制度,依靠制度規範和開展工作,才能確保企業民主管理深入持久開展,確保不走過場、不流於形式。」同時,邱小平還強調「新時期要全面深入推進民營企業民主管理工作。各級人社部門要與工會、工商聯加強密切配合,積極參與廠務公開協調工作機制,支持工會發揮統籌協調作用,認真履行人社部門職能職責,主動做為。要把加強企業民主管理作為協調勞動關係三方機制工作的重要內容,強化三方協商協調,進一步形成深化民營企業民主管理、構建和諧勞動關係、促進企業健康發展的合力。」
不管邱小平講話如何隱晦而閃爍其詞,但仍難掩其核心意思就是:非公有經濟已經走到了「新時期」,也就是深化改革名義下的歷史盡頭。在企業必須姓黨的原則下,非國有經濟的主體不再是企業主,而是工人主體名義下的黨主,並且宣示了接下去中國經濟領域重點工作就是接管這些非公有經濟。這事實上宣布了對中國非公有經濟的國有化,只是暫時還借用工人民主的名義而已。
事實上,中國對非公有經濟的國有化搶奪從中共十八大以來就在全面著手開展。當然,更遠點說,中共從來沒有停止過對非公有經濟的搶奪,只要看看牟其中、瀋太富、袁寶琝等等的命運,就會清楚中共對非公經濟的搶奪習性由來已久,但是中共文革後實行改革開放以來,持續發生的過往搶奪都是局部的,個別性的行為,但中共十八大後展開的搶奪卻是全局性的,而邱小平的講話及其青島當局推出的派幹部到非公有經濟組織擔任工會主席的規定,更是公開吞併非公有經濟的宣言。
可以肯定的是,接下去中國將掀起全國性以民主管理名義對非公有經濟的管控吞併狂潮,將非公有經濟的公有化,將是接下來中國「經濟改革」的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