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殼」將很快成為歷史名詞

作者:吳曉波 發表:2017-07-09 10:4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看中國2017年7月9日訊】在過去的二十年裡,我沒有股票賬戶,也從來沒有買過哪怕一張A股的股票。

作為中國企業的研究者,有時候因此會被人嘲笑,不過,我卻暗自非常慶幸。因為在我的觀念裡,絕大多數上市公司的業務表現,與它的股價波動幾乎沒有關係,用吳敬璉的話講,股市就是一個賭場。

為了驗證這個頗為偏執的看法,我曾去將近十家公司實地調研,他們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都有過較大幅度的股價漲跌。

那些企業家說到經營管理時,是一套我聽得懂的話語體系,但是一說到股價,就是換莊、題材、殼資源

他們的眼神中閃爍著無奈、閃躲和僥倖。

調研的結果,讓我一再地堅定了自己的判斷。

2

不過在最近一段時間,這個「賭場」好像正在發生一些變化。

3月27日,天津證監局官網發布了一條消息,周鴻禕的360公司進入上市輔導期,這意味著這家從美股市場回歸的網際網路公司將不再四處找殼。

在過去的半年多里,圍繞著360回歸,上演了一出又一出炒作的鬧劇,甚至有人列出過所謂的「360殼資源概念股」名單,在27日,名單上的公司紛紛股價下挫,傳聞最盛的中葡股份更是直接跌停。

自新的證監會主席上任之後,中國股市的邏輯正在發生悄然而決定性的變化,其中,IPO審批的提速最引人注目。在2016年,全年280家企業IPO,位列A股歷史第三。進入2017年,截止到三月底,已有118家企業審核過會,僅三月份就核准了50家。在這一批企業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年利潤在2,000萬元(人民幣,下同)到3,000萬元的中型成長性公司。

有人算了一下,按照目前速度,正在證監會排隊的600多家公司,到明年年底前可以全數過堂完成。

IPO的提速,意味著直接融資渠道的進一步拓寬,雖然證監會沒有明確提出註冊制改革,但是其效應則幾乎近似。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困擾中國股市二十餘年的殼資源遊戲可能即將終結。

3

中國深滬兩市,自1990年底開張之後,一直是一種妖魔化的存在。

早年,它承擔「為國有企業脫貧解困服務」的戰略目標,導致一大批根本沒有上市資格的國有企業紛紛入市,進而很快成為民間莊家們狙擊炒作的標的物,在我創作的《大敗局2》中,德隆系、中科創業、托普股份都是2000年前後的彪悍獵手。

在各國資本市場上,借殼重組都是一種常規性的操作模式,但是只有在中國,由於「三缺現象」——牌照緊缺、監管缺失以及退市制度的缺位,它充滿了潛規則,成為炒作獲利的最重要手段。

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景象:一隻深陷虧損泥潭的小盤股,卻會因為一則又一則的重組傳聞而連連漲停,甚至在停盤復開後,因為重組失敗而股價更高,理由是「利空出盡,必有下一個重組利好。」

在最近的十多年裡,莊家、題材、殼資源,仍然是最具中國特色的三個股市名詞。它們如同詛咒一樣地盤旋在資本市場的上空,無數莊家上下其手,火中取栗,使得理性投資和價值投資理論完全失靈。

對於很多企業而言,上市成為了經營公司的終極目標,一旦掛牌成功,僅僅一個上市公司的「殼」,就待價可沽,市道好的時候,可值20億,最差的年份,比如在2014年前後,也能買個7、8億。

「你手上有幾個殼?」

「你能不能弄到一個殼?」

「這個殼在誰手上,價碼是多少?」

這一類的隱秘話題,聽上去就充滿了濃濃的荷爾蒙氣息。圍繞著「殼」的買賣與運作,形成了千回百轉的尋租市場和黑色利益鏈條。幾乎可以不誇張的說,一部二十年的殼歷史就是中國股市的骯髒史。

學界一度認為,解決殼困局有兩個辦法,一是推動註冊制,二是加大機構投資者比例。但是,前者被認為無法單兵推進,後者則在扭曲的市場中無比可恥地熱烈參與殼遊戲。在2016年,A股上市公司機構投資者合計持倉比例,已佔全部A股比重的一半左右,可是,他們並沒有扮演理性投資人的角色,相反在很多借殼重組案中頻頻發現他們的身影。

4

作為股市頑疾,殼資源的消失並不可能在一夜之間出現,不過,最近發生的新氣象卻讓人看到了些許的可能性。

首先是IPO的提速,使得殼資源的價值大幅縮水,一些優質企業不再需要借殼買殼,而可以通過正常渠道申請上市。同時,新三板以及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的成熟,為企業的規範化和選拔機制,提供了較大的培育和選擇空間;

其次,證監當局一再表達實行嚴格退市制度的決心。早在2014年10月,證監會就發布了上市公司退市意見,可是因利益糾結,遲遲未見堅決執行。在不久前結束的全國兩會上,證監會官員明確表示將積極推進這一工作,要求交易所「真正負起責任,應依法依規,對該退市的就要實行退市。」

此外,深港通和滬港通制度的推進,也正在成為一股結構性勢力。在如今的香港市場上,中資股已佔到上市公司數量的一半,從市值角度來說,更是佔了三分之二。隨著大陸投資人及機構的湧入,港股的波動將為滬深A股上市企業估值的合理回歸,提供一種對標的可能性。

幾天前,華興資本的包凡對此有過一番頗有見地的發言。他認為,「如果A股某些板塊,尤其是創業板裡有些股票炒得太過了,已經缺乏了投資的價值,而在香港市場上卻還有很多值得投資的標的在裡面,這樣就為投資者帶來了一個選擇,這種情況反過來也會影響A股的價值體系。」

「這是一個長期的趨勢,可能還需要時間,不過最終可能是一個趨同的過程。」

制度的健全以及市場理性力量的增多,正在讓渾濁的中國資本市場變得似乎清澈起來。這個過程也許還有反覆,也許比人們期望的更為緩慢。但是,我們還是要為進步鼓掌。

當什麼時候「殼」不再被討論,我們就可以去開一個股票賬戶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靖曄 校對:文龍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最新文章
更多最新文章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