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被曹操大敗後,臨死前立小兒子袁尚爲繼承人。曹操這時鬥志昂揚,親自率領大軍前去討伐袁氏兄弟。圖為曹操面具。(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隔岸觀火」是三十六計中的第九計。原文:「陽乖序亂,陰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勢自斃,順以動豫,豫以順動。」是指當敵人內部發生嚴重混亂時,我方應靜觀其變,既不援助,也不魯莽干涉,直到事情發展到有利於自己的地步,才相機行動,坐收漁利。
基於「豫卦」之奇計
「順以動豫,豫以順動」語出《易》「豫」卦:「豫,剛應而志行。順以動豫,豫順以動。」意思是說:順勢而動則愉悅(豫),愉悅(豫)是因為順勢而動,也就是說,當敵人混亂時,就順勢而為,自然可達到我方獲勝的目的。以下二例就是運用「隔岸觀火」的戰術而坐收漁翁之利的例子。
「隔岸觀火」史例一 秦慧王坐山觀虎鬥
戰國時期,韓、魏兩國連年交戰,很長一段時間都分不出勝負。秦惠王打算派兵援助,這時候,有一位大臣陳軫前來,惠王問計於他,陳軫便說了一個故事:
從前,有個叫卞莊的人,看見兩隻老虎咬死一頭牛,正在爭相撕咬,卞莊舉起劍正想刺殺它們。旁邊的人連忙勸他說:「你不必忙,你看這兩隻老虎正在吃牛,過一會兒必然會爭奪,由爭奪而引起搏鬥,不久必會兩敗俱傷,到那時候,你就可以輕而易舉得得到兩隻老虎了。」
接著,陳診又對秦惠王說:「現在韓國和魏國連年爭戰,久而久之,弱國必敗,強國受損,到時再出兵討伐受損之國,不就可以一次打敗 兩個國家了嗎?」
於是,秦惠王採納陳軫「坐山觀虎鬥」的戰術,在韓國兵敗,魏國損失嚴重的情況下,出兵攻打魏國,最後獲得了勝利。
「隔岸觀火」史例二 曹操隔岸觀火
袁紹被曹操大敗後,因爲心情抑鬱而得病身亡。臨死前,他立小兒子袁尚爲繼承人。曹操這時鬥志昂揚,親自率領大軍前去討伐袁氏兄弟。曹軍勢如破竹,很快的就兵臨冀州城下。袁尚、袁譚、袁熙、高於等帶領四路人馬合力堅守,曹軍攻打多次都不能成功。
這時,曹操的謀士郭嘉說:「袁紹廢除長子繼承權,立小兒子爲首領,兄弟及各黨羽之間的權力鬥爭是不可避免的,我們急攻,他們會團結相救;我們緩攻,他們就會相互火拼。還不如撤回軍隊到南面去進攻荊州劉表,等到他們內部發生事變之後,我們再一舉攻之,到時候,不費吹灰之力即可平定河北。」
曹操聽了,覺得很有道理,便留下賈詡守衛黎陽,曹洪守衛官渡,自率主力南征劉表去了。
果然,曹操撤軍不久。袁譚與袁尚爲爭奪繼承人位置而互相殘殺。曹操趁機再次出兵北進,殺死袁譚,打敗袁熙、袁尚,很快的便佔領了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