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生子是賺是虧?(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6年11月15日訊】據海外中文媒體報導,自從美國的總統競選開始電視辯論,一些中國人就開始著急了,擔心川普(特朗普)上臺會對赴美生子下手,因為這位總統總是對移民政策一再放狠話。在2015年參選時,川普在電視上發表演講時表示,要取消在美出生兒童的公民權。且不論川普上臺後會不會對赴美產子有多麼大的影響,對於很多中國人來說,有沒有真的瞭解,赴美生子到底是虧了還是賺了呢?
財富中文網刊登旅居紐約專欄作家榮筱箐的一篇文章,為赴美生子算了「一筆賬」。
文章稱,隨便看一眼美國新聞網站對中國人赴美生子潮的報導和下面辛辣的讀者評論,你就能發現這比埃及神廟裡中文寫的「到此一遊」讓人汗顏得多。
說有個國內的朋友,最近生二胎的意願特別緊迫,不僅是因為自己和太太年齡越來越大,更是怕錯過了這班船,北京和西雅圖就永遠只能隔海相望了。他說:「我們已經錯過了香港,無論如何也不能再錯過美國了。」
朋友的緊迫感並非杞人憂天,有點經濟實力的父母誰不想把孩子生在海外?
不說避開國內生育政策的限制,至少也能多個身份多條路。但先是香港受不了「雙非」大潮的衝擊,對大陸的大肚婆關上了大門,赴港生子的父母一下失去了近水樓臺先得月之利。
接著一部《北京遇上西雅圖》掀起了赴美生子重重浪,讓美國海關也慌了神。前幾年大可以「悄悄來又悄悄走」的中國孕媽媽們,現在成了海關圍追堵截的重點對象。興沖沖飛了十幾個小時,連美國大門都沒邁進就被送上飛機打道回府的如今大有人在。
不過,如果中國的准爹媽們擔心的只是赴美生子的路被堵死,那大家盡可以放下心睡個安穩覺。至少在可預見的將來,簽證和海關仍然會是美國堵截外國孕婦僅有的兩道關卡,任何政策上的限制都不大可能發生。
為何要「赴美生子」?
中國孕婦千里迢迢來把孩子生在美國圖的大致是兩樣:
一是孩子一出生就能自動成為美國公民,將來無論是回美國讀書工作或者給父母辦綠卡都佔儘先天優勢;
再就是有些人還捎帶申請到了美國政府提供給低收入者的母嬰醫療保險,從孕檢到生產都是美國政府買單。
對中國父母來說,這筆買賣划算到讓人想掐自己一把,而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或許是美國人居然能眼看著天上掉的大餡餅全砸在外國人頭上而無動於衷。
提上議程的「防範措施」?
事實上,「取消出生公民權」和「把低收入母嬰保險限制在公民和持有綠卡的永久居民範圍內」的呼聲近年來在美國不絕於耳。關於移民改革的討論中,保守派更是死拉硬拽想把這兩樣提上議事日程。
結果,前者雖有議員提案,也經過了司法委員會討論,最終卻沒能被列入投票項目;後者根本沒有形成提案。所以在國會參院最近通過的移民改革法案中,這些聲音成了水過鴨背,沒留下半點印痕。
這當然不是因為美國的國會議員們善心大發想要張開雙臂迎接外國孕婦。他們擔心的是這影響到的將是美國人自己的利益。
出生公民權的背後
保障出生公民權的憲法第十四修正案最初是南北戰爭之後,為了讓以前沒有公民權的黑奴所生的子女獲得平等權益而制定的。在現代美國,一張出生紙已經成了證明公民身份的最簡單途徑。否則,申請護照時需要提交的繁瑣證明材料怕是能把很多美國人逼瘋。
更重要的是,出生公民權已經成了控制美國國內居高不下的非法移民人口的重要手段。
美國目前有400萬兒童是非法移民在這裡生的公民子女,以每人成年後為一名父母申請綠卡來計算,這些兒童足以為美國1100萬非法移民中的三分之一解決身份問題。有了身份,這些移民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工作、交稅、投資房產,刺激地方經濟。
如果沒有出生公民權,這400萬兒童就會像他們的父母一樣成為生活在這裡卻沒有身份的「影子人」,這大概是連保守派也不願見到的恐怖局面。
母嬰保險:為了節約資金
母嬰保險也是一樣,聯邦政府允許各州自行選擇是否為非公民提供這種保險,非法移民孕婦目前可以在包括紐約和西雅圖所在的華盛頓州等14個州申請到這項福利。
州政府這種選擇背後的邏輯在於:沒有保險的孕婦常常為了省錢不去孕檢,如果因此出現問題進了急診室,憲法又規定醫院不能見死不救,政府最終會在她們身上花更多的錢。
當然即使是非法移民,申請時也必須證明自己是「低收入者」並且是「本地居民」,但這些簡單的限制在中國人的「聰明才智」面前差不多是形同虛設了。
「鑽空子」是一件光榮的事情嗎?
不過對中國准父母們來說,堵不上的漏洞雖說可以讓人放下心裏的石頭,卻也不是什麼值得慶賀的事,畢竟這是在鑽政策的空子。
鑽空子這件事並非中國特色,美國也不乏深諳此道的高手(要不就不會有億萬富翁比普通工薪族稅率還低的事了)。但不同的是,在美國鑽空子成功了最多是躲在家裡偷偷樂,很少有人滿大街嚷嚷,因為主流文化絕不認為這是光彩的事。
而在咱們的文化裡,這方面技高一籌者往往會被讚為「機智靈活」而贏得旁人的艷羨和嘉許。所以才有佔到美國人便宜的孕媽媽們在網上興致勃勃地交流「闖關秘笈」,眉飛色舞、會心一笑之間儼然大夥都是贏家,卻沒想到最終的輸贏或許不是這麼個演算法。
90年代安利公司剛進中國時,曾經按美國的習慣允許對產品不滿意的顧客隨時退貨。當時拿著快用光的洗髮水瓶子在退貨部門前排起長龍的人們臉上也曾有過這樣得意的笑容。
這波赴美生子潮其實不過是當年退貨門的翻版,隨便看一眼美國新聞網站對中國人赴美生子潮的報導和下面辛辣的讀者評論,你就能發現這比埃及神廟裡中文寫的「到此一遊」讓人汗顏得多。
實際的危機
就算不考慮面子問題,咱們中國人對鑽空子的包容態度或許還隱藏著更實際的危機。
那些拿著美國公民身份的華人寶寶們,將來如果住在中國,他們或許就得學人假離婚繞過買二套房的限制、大盤裡套小盤來滿足四菜一湯的反腐標準;如果住在美國,他們就得在人前對自己的出身諱莫如深。
虧了還是賺了,到那時才能見分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