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皇帝為何屢次東征高句麗?(圖)

作者:雲中君 發表:2015-05-29 22:3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隋煬帝楊廣曾經三次東征高句麗。(網路圖片)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國歷史上德才兼備的千古明君,其文治武功和政績一直為後世所傳頌。唐太宗登基即位之初,因親眼目睹過大隋王朝的興亡,所以經常把隋煬帝楊廣作為反面教材,來警誡自己與下屬的行為。他留心吏治,選賢任能,從諫如流。在用人方面唯才是舉,不計出身,不問恩怨。作為一代英主,他深知隋亡的原因,所以非常留心接受隋煬帝的教訓,行事處處小心謹慎,終生未犯大錯,造就了歷史上少有的盛世輝煌。只是在東征高句麗這件事情上,英明的唐太宗卻和隋煬帝楊廣一樣征戰不止。

自秦始皇統一中國開始,歷次外族入侵都是從中國的東北方或西北方入侵之後就可以成功地與中原王朝對抗,秦國本身興盛於西北,漢高祖劉邦出漢中之後也是先佔關中地區再與項羽逐鹿於中原;此後來自於匈奴和突厥的邊患侵擾一直讓大漢帝國煩惱,「五胡亂華」也使西晉王朝四分五裂,無法在中原立足;宋太祖雖然也是一代英主,因為沒有徹底剿滅北方的邊患,結果北宋亡於東北方的金朝,南宋偏安於江南亡於北方的元朝;後來大明王朝也重蹈覆轍,亡於來自東北方的滿清。因此,縱觀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不能簡單地把隋煬帝征討高句麗視為好大喜功,作為最高統治者的皇帝,國家的生死存亡之道他當然不能不加考慮。

隋文帝楊堅時期,高句麗曾經多次侵擾過隋朝邊境,楊堅派兵討伐卻失敗而歸,自此他沒有繼續用兵。隋大業三年(公元607年),即隋煬帝即位後的第三年,楊廣旌旗結彩帶著后妃百官北巡蒙古草原,在啟民可汗的牙帳見到了通使於突厥的高句麗使者,即宣旨要求高麗王來朝,「如或不朝,必將啟民巡行彼土」。結果高麗王遲遲不來朝拜,隋煬帝於是著手出兵征伐。公元612年,隋煬帝第一次征伐高句麗正式開始。因為長途征戰,士兵士氣低落。在作戰的路上有的將很重的糧食都扔掉了,等到後來缺少糧食時無法再堅持作戰,只好退兵。半路上又遇到了高句麗軍隊的伏擊,結果大敗而歸。第二年,隋煬帝又一次出兵,這次剛到達前線,後方就出現了楊素的兒子楊玄感的反叛,洛陽被重兵圍攻。楊廣聽到消息,趕忙退兵救援洛陽。第二次征伐又以失敗告終。楊廣在614年又發動了征討,這次在平壤附近隋朝的水軍打敗了高句麗的軍隊,高麗提出罷兵言和。楊廣知道無法徹底擊敗高句麗,也表示同意。三次對高句麗的戰爭致使隋朝士卒傷亡慘重,國力大衰。

儘管如此,此後的唐王朝前仆後繼,對高句麗的征戰持續不斷。唐貞觀十九年三月,唐太宗李世民至定州(今河北定縣),語重心長地對侍臣說:「遼東本中國之地,隋朝四次出師未能得,朕今東征,欲為中國報子弟之仇、雪君父之恥耳。且方隅大定,惟此未平,故乃朕之未老,用士大夫餘力以取之。朕自發洛陽,唯瞰肉飯,雖春蔬也不之進,懼其煩擾(百姓)也。」他一面召集侍臣和留守太子交待事項,堅定諸臣之心;一面看望生病士卒,並托付州縣治療。因此士民爭參征役。李世民從定州出發,親佩弓矢,手結雨衣於鞍後。又自定州沿途設置烽火臺,每隔十里一烽,達於遼東城。並與太子約定,克遼東時,舉烽以聞。李世民詔命刑部尚書張亮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太子詹事、左衛率李績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率六軍從洛陽出發,御駕親征高句麗。唐軍渡遼水,在初勝後,在安市城碰到了頑強的阻擊。由於守軍殊死抵抗,使唐軍至九月仍未攻克。時近深秋,草枯水凍,士馬難以久留,唐太宗被迫班師還朝。

貞觀二十一年(647年)三月唐太宗第二次舉兵東征,討伐高句麗。唐太宗令李績為遼東道行軍總管,率陸軍3000人,會合營州都督府兵,自新城而進。令左武威大將軍牛進達為青丘道行軍總管,領兵萬餘人,乘樓船自萊州泛海而進。水陸兩軍都編配有習水善戰的士卒。李績率軍渡遼水,焚燬南蘇(今新賓境)等數城,於五月而還。牛進達率水軍萬餘人攻入高句麗境內,歷經大小戰鬥百餘次,皆戰無不捷。七月,攻破石城(今遼陽東北),深入積利城(今平壤西),高句麗兵萬餘人出戰,唐軍斬首敵軍約兩千餘而還。當年八月,唐太宗李世民敕令宋州刺史王波利等,發江南宣、潤、常、蘇、湖、杭、越、臺、婺、括、江、洪12州的工匠,造大船數百艘以備擴充水軍徵用。此間西部邊境發生了征討龜茲、翠微、玉華、營繕等戰事。再加上12月,高麗王使其子莫支離任武來唐謝罪,唐太宗只得許之,未能一鼓作氣將其滅之。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一月,新羅國王病死,唐太宗封其國王妹妹為樂浪郡王。唐太宗又命右衛大將軍薛萬徹為青丘道行軍大總管,率兵3萬乘樓船戰艦,北渡北海灣再擊高句麗,進破泊灼口(今新義州附近),俘獲甚眾,為翌年大規模進攻作戰作準備。六月,唐太宗欲乘高句麗困疲之機,準備來年發兵30萬一舉滅之。為此他再次召集群臣商討對策。朝議認為,大規模進軍必須糧秣充足,僅依靠畜力車運滿足不了需求,必須造大船實施水運。七月,唐太宗命令右領左右府長史強偉於劍南道伐木造艦,艦大者長33米、寬17米。所造艦船沿江而下,自巫峽抵江州、揚州,向東出海集於萊州。八月,唐太宗又命越州督都府及婺、洪等州造海船及雙舫1100艘。唐太宗又命陝州刺史召募勇士,萊州刺史李道裕運貯糧食和器械於烏湖島(今蓬萊縣東北250公里外)以備東伐。但不幸的是翌年春天,唐太宗生病不癒,於五月而駕崩,時年53歲。第三次東征未竟遂罷。

唐高宗李治繼位之後,更是將最後消滅高句麗提上了日程。他改取先滅百濟,再滅高句麗的戰略,一則孤立較強大的高句麗,二則拓寬了進攻高句麗的通道。唐高宗雖然沒有太宗的雄才大略,卻是逢上了歷史的最好機遇。他先後發兵50萬人,征戰10餘年,最終取得了徹底平定朝鮮半島的勝利。公元666年,高句麗內亂,泉蓋蘇文死後,世子男生代為莫離支(相當於丞相),但為二弟男建所逼,降於唐。唐高宗藉此機會,以李績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統帥諸軍,分道合擊高句麗。西元668年春夏,各路唐軍推進至鴨綠柵,高句麗各城守軍或逃或降。唐軍進至平壤城下,九月十二日,高句麗僧信誠打開城門,唐軍衝進城中,俘男建,高句麗亡國。唐高宗將高麗劃分為九都督府,置安東都護府於平壤,由薛仁貴督兵2萬鎮守,自此東北方面的外患徹底消除。

中國歷代王朝對外的防禦或進攻,分若干個戰略方向。為對付北方遊牧民族南下,向北一般是戰略防禦方向;東北和西北歷來是中原政權的主要戰略方向,強盛時取攻勢,衰弱時取守勢;向南對嶺南諸國,一般取攻勢。故而隋王朝四次對高句麗用兵,有其正面意義。在隋煬帝之前已有隋文帝派漢王楊諒東征,而且代隋而立的唐朝以英明皇帝著稱的唐太宗也數次征伐高句麗,唐太宗以「今天下大定,唯遼東未賓」為辭,一而再,再而三地征討高句麗,其決心與隋煬帝竟無二致。由此可見,隋煬帝三征高麗並非完全是好大喜功之舉,亦非隋朝亡國之主要原因,而是作為一國之君必須面對的戰略抉擇。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