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中警戒色慾的故事(圖)

發表:2014-10-10 16:1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神傳文化,五千文明,重德行善,敬天知命,

名利無執,色氣看輕,尤以色慾,三教嚴明,

十年文革,逆天而行,批判古聖,殘害精英,

德風日衰,禮樂潰崩,燈紅酒綠,盡顯魔性,

魔性不除,彼岸難登,色慾不去,地獄中行,

勸君回頭,欲寡心清,前車之鑒,善惡隨行。

一、伏羲制禮

三國時期蜀漢學者譙周在其著作《古史考》中說:「伏羲制嫁娶,以儷皮為禮」,也就是伏羲制定了人類的嫁娶制度,實行男女配偶制,用鹿皮為聘禮,並以所養動物為姓,或以植物、居所、官職為姓,以防止亂婚和近親結婚。

讚曰:

五千文明,三皇奠基,

伏羲制卦,更制禮儀,

男女有別,尊天法地,

陰陽和諧,萬世不易。

二、黃帝娶妻

古代有四大醜女,其中最出名的當屬黃帝之妻嫫母,因她為人賢德,黃帝娶她為妻。並說:「重美貌不重德者,非真美也,重德輕色者,才是真賢。」 (《呂氏春秋•遇合篇》:「嫫母執乎黃帝。黃帝曰:厲汝德而弗忘,與汝正而弗衰,雖惡何傷!」)。

《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讚曰:

五帝治世,以德為尊,

黃帝娶妻,上應天心,

內經勸誡,寡慾保真,

繁盛華夏,萬古功勛。

三、桀寵妹喜

夏桀,夏朝末代昏君,身材高大,孔武有力,但嗜酒好色,寵妹喜,廢朝政。忠臣諫曰:「好色為亡國之基。」桀曰:「朕聞庶民,男分女歸,暖衣飽食,出入共車,夫婦相隨。朕為一國之君,與妹喜共樂,何好色之有?」後被成湯所滅,放於南巢,自焚而死。

評曰:

桀驁不馴,自持孔武,

沈迷妹喜,忠臣諫阻,

德衰而亡,自取其辱,

興替由天,武可憑乎?

四、紂迷妲己

商紂,殷朝無道暴君,剛愎自用,喜讒拒諫,寵愛妲己,不理朝政。聽信妲己之言,慘無人道,諸侯棄之,百姓恨之。周武王為拯救兆民倒懸之苦,率領諸侯,弔民伐罪。紂王之臣民,眾叛親離,自知大勢已去,著玉衣,於鹿臺自焚。

評曰:

前車之鑒,不以為然,

更甚於桀,叛道逆天,

獨寵妲己,剛愎專權,

武王振臂,親離眾叛。

五、坐懷不亂

柳下惠,春秋時期魯國柳下邑人,其坐懷不亂的故事廣為流傳。這裡還有一個小故事:魯國有一男子獨居,鄰居一位寡婦也是獨居。一天夜裡風雨大作,寡婦房子被摧毀,婦人來到男子門前請求庇護。男子不讓婦人進門。婦人說:「為何不像柳下惠,用身體溫暖來不及入門避寒之女子,而別人也不認為其行為非禮。」男子說:「柳下惠可以開門,我不能開門。我要以我之‘不開門’,來學習柳下惠之‘開門’。」

讚曰:

君子之德,千古留香,

慎獨守節,不亂綱常,

垂範後世,相繼倆倆,

不開學開,足堪褒揚。

六、晏子老妻

晏嬰,又稱晏子,春秋時期著名思想家、外交家。齊景公當政時期,晏子深受景公器重。

一天,齊景公到晏子家中作客,喝到盡興的時候,景公正巧看到晏子的妻子,便向晏子問道:「剛才那位是先生的妻子嗎?」

晏子答道:「是的。」

景公笑著說:「嘻,又老又醜啊!寡人有個女兒,年輕貌美,不如嫁給先生吧。」

晏子聽後,恭謹地站起來,離開坐席,向景公作禮道:「回君上,如今臣下的妻子雖然又老又醜,但臣下與她共同生活在一起已經很久了,自然也見過她年輕美好的時候。而且為人妻的,本以少壯托付一生至年老,美貌托身到衰醜。妻子在年輕姣好的時候,將終身托付給我,我納聘迎娶接納了,跟臣一起這麼多年,君王雖然現有榮賜,可晏嬰豈能違背她年輕時對臣的托付呢?」

於是,晏子再拜了兩拜,委婉辭謝了景公,景公見晏嬰如此重視夫妻之義,便也不再提及此事。

又有一次,田無宇勸晏子休掉老妻,晏子說:「晏嬰聽說,休掉年老的妻子稱為亂;納娶年少的美妾稱為淫;見色忘義,處富貴就背棄倫常稱為逆道。晏嬰怎麼可以有淫亂的行為,不顧倫理,逆反古人之道呢?」

讚曰:

晏子為臣,忠君愛民,

晏子為人,德高堪欽,

儉樸廉潔,仁義禮信,

孔子讚之,行為恭敏。

七、孔子勸誡

孔子說:「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

對於這段話,黃孝直論曰:「《論語》云:‘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聖人之於色,無時而不戒也。《禮》,庶人非五十無子,不娶妾,其不二色可知……乃孔子概不之及,特提出‘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一語,誠重之也,抑畏之也。蓋人之方少,猶草木之始萌也,百蟲之在蟄也。草木當始萌之日,而即摧其芽,未有不枯槁者。百蟲當藏蟄之會,而忽發其扃,未有不死亡者。聖人提醒少年,使其力制色心,悚然自愛,以保養柔嫩之驅。少年時能於此色慾一關,把得牢,截得斷。他年元神不虧,氣塞兩間,立朝之日,精神得以運其經濟,作掀天事業。真人品,真學問,皆由於此。即使不成大器,亦必克盡其天年,不致死於非命,此少年所當猛省也。」

讚曰:

聖人之教,規範人倫,

忠孝廉恥,仁義禮信,

男女有別,授受不親,

勸誡少年,誠重之心。

八、孟子寡慾

孟子曰:「養心者,莫善於寡慾。其為人也寡慾,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

印光論曰:「孟子曰:‘養心者莫善於寡慾。其為人也寡慾,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康健時尚宜節欲,況大病始愈乎?十年前一鉅賈之子,學西醫於東洋,考第一,以坐電車,未駐而跳,跌斷一臂,彼系此種醫生,隨即治好。凡傷骨者,必須百數十日不近女色,彼臂好未久,以母壽回國,夜與婦宿,次日即死。此子頗聰明,尚將醫人,何至此種忌諱,懵然不知,以俄頃之歡樂,殞至重之性命,可哀孰甚!……光常謂世人十分之中,四分由色慾而死。四分雖不由色慾直接而死,因貪色慾虧損,受別種感觸間接而死。其本乎命而死者,不過十分之一二而已。茫茫世界,芸芸人民,十有八九,由色慾死,可不哀哉?……」

讚曰:

繼往開來,發揮聖心,

以仁為本,寡慾清心,

人稱亞聖,以尊其身,

母因子揚,三遷擇鄰。

九、道家鐘離

「二八佳人體似酥,腰間仗劍斬凡夫。雖然不見人頭落,暗裡教君骨髓枯。」這首著名的《警世》詩據說是唐代呂洞賓祖師所寫。而他的師父漢代鐘離權的戒淫歌也廣為流傳:

誰家少艾顏如玉,鍾情故意迎人目。

多少賢豪善檢束,到此關頭便失足。

可憐失足欺幽獨,妄謂罪微猶可贖。

豈知天將淫惡錄,載在簿中罰欲酷。

折爾祖宗遺下福,削爾前生修下祿。

損爾悠悠好壽數,斬爾綿綿廣嗣續。

罰之不已令變畜,甚至永使墮水族。

看此慘報我亦哭,嘆人何苦迷粉髑。

今懇世人聽忠告,好色來前避欲速。

他女原非爾花燭,他妻原非爾眷屬。

他女勾爾入他屋,爾莫從他暗相逐。

他妻誘爾同他宿,爾莫與他私相熟。

爾若魂銷無把握,但想一誤入地獄。

爾若慾火難降伏,但想一犯遭冥戮。

想到此間身鷇觫,自覺心灰如槁木。

心如槁木純無慾,神鬼聞之皆敬服。

讚曰:

漢朝鐘離,八洞神仙,

十試洞賓,度化上善,

勸誡世人,遊戲人間,

手持蕉扇,扇去痴貪。

十、白馬傳經

相傳漢明帝感夢遣使西行求法,使者在大月氏抄寫了佛經四十二章。由此,佛教史上常常把《四十二章經》作為中國第一部漢譯佛經。同時在首都洛陽建造中國第一座佛教寺院,即今天的洛陽白馬寺(始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這一寺院據說是以當時馱載經書佛像的白馬而得名,而白馬寺也成為佛教的「祖庭」和「釋源」。

《四十二章經》佛言:慎勿視女色,亦莫共言語,若與語者,正心思念。我為沙門,處於濁世,當如蓮華,不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長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脫心,息滅惡念。

讚曰:

釋教東傳,明帝感應,

遣使求法,白馬傳經,

四十二章,彰顯佛性,

中華三教,從此鼎成。

十一、 糟糠之妻

宋弘,京兆長安人,東漢初年大臣,為人正直,做官清廉,直言敢諫。

有一次宋弘見光武帝,光武帝坐在新屏風前,上畫美女數人,光武帝幾次回頭欣賞,宋弘嚴肅地說:「未見好德如好色者。」光武帝當即令人撤去屏風,並笑著對宋弘說:「聞義則服,可乎?」宋弘答道:「陛下進德,臣不勝其喜。」

當時光武帝姐姐湖陽公主新寡,光武帝便與她一起談論朝廷群臣,公主說:「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後來宋弘被光武帝引見。光武帝便叫公主坐到屏風後面,於是對宋弘說:「諺言貴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宋弘答道:「臣聞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光武帝回頭對公主說:「事不諧矣。」

讚曰:

正直清廉,敢於直諫,

得遇明主,常以德勸,

不棄糟糠,不忘貧賤,

影響時風,千秋凜然。

十二、 孔明羽扇

諸葛亮選擇一位醜女為妻,直到今天也一直為後人津津樂道。

諸葛亮還有很多美麗的傳說,如羽扇的故事:

據說幼時諸葛亮在高人指點兵書戰法、天地變化的時候,有一天,他上山時發現一個新蓋茅屋,正詫異間,茅屋裡突然走出一位美麗無比、儀態萬方的女子。她向諸葛亮招了招手,並請他到屋裡下棋品茶,並對他說:「以後閑來無事,便來我這裡下棋好了!」

從此以後,諸葛亮每日都去拜訪那女子,兩人每次都玩得十分開心。可是,每天老師的傳授他卻絲毫也聽不進去,讀書幾遍依然不知其內容。老師看在眼裡,自然知道原委,便對他說:「毀樹容易栽樹難!你看那女子楚楚動人便情不自禁。你可知道她本是天上的一隻仙鶴?常來世間勾引凡人?」

諸葛亮聽後深感慚愧,便向老師請教辦法。老師遞給他自己的枴杖說:她每日都會在山湖裡洗澡,你便趁她洗澡時把她的衣服藏起來。她發現衣服不見,必要來找你算賬。到時候你便拿此枴杖打她便是!

於是,諸葛亮就按老師說的做了。那仙鶴找不到衣服,便現出原形向諸葛亮的眼睛啄來。諸葛亮閃過後一把抓住了她的尾巴,然後便用枴杖向她打去。白鶴見勢不好,急忙掙脫後而一飛衝天。只是急切間她的尾巴被諸葛亮拽掉了,從此便不能再回人間。後來,諸葛亮把她的尾巴做成了扇子,以此時刻警醒自己。

讚曰:

人稱智絕,更具品德,

寧靜致遠,明志淡泊,

娶妻選醜,實因賢擇,

後世敬仰,傳說諸多。

十三、阮氏醜女

黃帝之妻嫫母、齊宣王之後鐘離春、梁鴻之妻孟光、許允之妻阮氏,常被稱為古代的四大醜女,她們都是以賢德著稱。

許允,高陽人,三國時期曹魏名士。

許允娶了阮德慰女兒為妻,花燭之夜,發現阮家女貌醜容陋,匆忙跑出新房,從此不肯再進。

後來,許允的朋友桓範來看他,對許允說:「阮家既然嫁醜女於你,必有原因,你得考察考察她。」

許允聽了桓範的話,果真跨進了新房。但他一見妻子容貌拔腿又要往外溜,新婦一把拽住他。許允邊掙扎邊同新婦說:「婦有‘四德’,你符合幾條?」新婦說:「我所缺的,僅僅是美容。而讀書人有‘百行’,您又符合幾條呢?」許允說:「我百行具備。」新婦說:「百行德為首,您好色不好德,怎能說具備呢?」許允啞口無言。

從此夫妻相敬相愛,感情和諧。

讚曰:

君子百行,以德為首,

阮氏發問,許允啞口,

賢妻相夫,恩愛方久,

賢賢易色,何陋之有。

十四、 尉遲敬德

尉遲恭,字敬德,唐朝名將,封鄂國公,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資治通鑒》記載了唐太宗與尉遲恭一段對話:

「朕想要將女兒許配給你,你意下如何?」尉遲恭叩頭辭謝說:「我的妻子雖然出身低微,但與我同甘共苦好多年,我雖然才疏學淺,但也聽說過:古人富貴了,不換妻子。娶公主一事並非我的本願。」

《太平廣記》中還有一段尉遲公的趣事:

隋朝末年,有個書生在太原居住。家裡很窮苦,只好教書養家餬口。他家離官府倉庫很近,有一次,他鑽了進去,那庫內有幾萬貫錢。他忍不住就拿些錢。這時出來一個戴金甲的人手裡拿著槍對他說:「你要錢,可以到尉遲公那裡要個公帖,這是尉遲敬德的錢。」於是書生就到處訪求尉遲敬德,可一直也沒有找到。有一天到了打鐵的鋪子裡,聽說有個打鐵的尉遲敬德,正在赤著上身蓬著頭髮打鐵。書生等到他休息了,就上前拜見。尉遲就問他:「為什麼這樣?」書生說:「我家很貧困,您又很富貴,想要五百貫錢,不知能不能給?」尉遲很生氣說:「我是個打鐵的,怎麼能富貴?你是在侮辱我吧!」書生說:「如果你能可憐我,只要給我寫個字條就可以,以後你就會知道怎麼回事了。」尉遲沒辦法,只好讓書生自己寫字條。字條上寫:「今付某某五百貫錢。」又寫上月日時間,在最後署上尉遲的名。書生得到字條拜謝後拿著走了。尉遲和他的徒弟拍著手大笑,認為這書生太荒謬了。書生得到字條後回到庫裡,又見到金甲人,把字條呈給他,金甲人看後笑著說:「對」。讓書生把字條繫在房樑上邊,讓書生拿錢,只限五百貫。

後來敬德輔佐英明的君主,立下特大的功勞,當他解甲歸田時,皇帝恩賜給他錢,另加一庫財物還未啟封。於是就得到了那一庫錢,等開庫看錢,對帳查點,發現少了五百貫。正要處罰守庫人,忽然發現在房樑上的字條,敬德一看,原來是打鐵時寫的字條。他一連幾天驚嘆不已,派人暗暗尋找書生。找到後,書生把所見到的事都告訴了敬德,敬德又重重賞了他,又把庫中的財物分給了以前的朋友們。

讚曰:

尉遲敬德,剛正不阿,

富不易妻,古風古德,

錢財有定,善惡因果,

紛爭徒勞,何必執著。

十五、青年仁傑

狄仁傑,并州太原人,唐代宰相。

狄仁傑年青時,生得面如冠玉,眉清目秀,相貌英偉。赴京應考途中投宿旅店,夜靜燈下讀書,突然一位美艷少婦來到他房裡,原來是旅店主人的媳婦,結婚不久,丈夫去世,日間見狄仁傑俊秀非凡,春心澎湃難以克制,候至晚間以借火為由向狄仁傑挑情。

不料狄仁傑雖然知道她的來意,卻絲毫不動心,而且友善地說:「見你如此艷麗動人,使我回憶起老和尚的話。」少婦好奇地追問是甚麼話,狄仁傑藉機開導她說:「赴京前在寺中寄居讀書,寺中老和尚見我相貌,曾經警戒我說:‘你相貌堂堂,將來必定顯貴聞達,但是須要謹記,千萬不可貪色犯淫,前程盡毀。’,老和尚的教誨,我一直謹記於心。你能夠勵志守節,乃難能可貴,切勿因一時的衝動,而敗壞你的名節,況且你上有年老的公婆,下有年幼的兒子,都需要你一人承擔照顧,古代婦人守節美德為世人稱頌。」

少婦聽了狄仁傑這番話之後,感動得流淚滿面,拜謝說:「感謝恩公大德,從今以後,一定堅守婦節,以報恩公今日教誨。」然後再三拜謝而別。

讚曰:

少年之時,戒之在色,

莫毀前程,請看仁傑,

更能勸善,忠貞守節,

自利利他,傳燈不滅。

十六、 仁宗忍欲

宋仁宗趙禎,宋朝第四位皇帝,在位四十二年,是宋朝皇帝中執政最長的一位,生性恭儉仁恕。

諫官王素曾勸諫仁宗不要親近女色,仁宗回答說:「近日,王德用確有美女進獻給我,現在在宮中,我很中意,你就讓我留下她吧。」王素說:「臣今日進諫,正是恐怕陛下為女色所惑。」仁宗聽了,雖面有難色,但還是命令太監說:「王德用送來的女子,每人各贈錢三百貫,馬上送她們離宮,辦好後就來報告。」講完,他還淚水漣漣。王素說:「陛下認為臣的奏言是對的,也不必如此匆忙辦理。女子既然已經進了宮,還是過一段時間再打發她們走為妥。」趙禎說:「朕雖為帝王,但是,也和平民一樣重感情。將她們留久了,會因情深而不忍送她們走的」。

讚曰:

人者仁也,仁義有道,

人者忍也,忍苦忍勞,

仁宗忍欲,上行下效,

太平盛世,以仁為號。

十七、司馬溫公

司馬光,字君實,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奮。

司馬光,娶妻婚後十年餘,夫人張氏沒有生育,張氏很著急,司馬光便寬慰她說:「有子無子皆由命定,不是強求所得。再說,普天下的孩子多的是呀!只要能為他們多做有益之事,使其成為於國於民有用之材,何必一定要自己生的呢?」張氏卻一直想為其納妾,司馬光始終不同意。

一次,張氏為他物色了一個年輕姑娘,預備給他當妾。乘司馬光稍作休息時,送她到書房來,司馬光卻絲毫未注意到姑娘臨近身旁,姑娘為了引起他的注意,故意捧起一本書,上前問道:「請問大人,這是一本什麼書?」原以為司馬光會留意,跟她搭話,沒料到司馬光卻莊重的拱一拱手答道:「這是《尚書》。」說完之後,又埋首文案,不理會她,姑娘只得知難而退。

後來張氏又為他選了一個姑娘作妾,自己藉故外出,告訴那個姑娘等她離家之後,晚間到老爺書房去。姑娘打扮妥當,端著茶水,晚間來到老爺書房,司馬光看見這位姑娘在他書房中出現,正色說道:「夫人不在,你來這裡做什麼?速去!」隨即讓她離去。

讚曰:

儒家三聖,如一表裡,

自少至老,未嘗妄語,

居處有法,動作有禮,

樂天知命,勤儉寡慾。

十八、 你儂我儂

趙孟頫,字子昂,吳興人,元代著名詩人、畫家,楷書四大家之一。

管道升,浙江德清茅山人,元代著名的女性書法家、畫家、詩詞創作家。嫁元代吳興書畫名家趙孟頫為妻。

趙孟頫曾在五十多歲時有了納妾想法,又不好和妻子管道升直接說,逐寫了紙條留與妻子管道升:我為學士,爾做夫人,豈不聞白學士有小蠻、樊素,陶學士有桃葉、挑根,蘇學士有朝雲、暮雲,我娶幾個秦婦、趙女、吳姬、楚雲,又有何過分。你年紀已過四旬,病奄奄、清瞿瞿,臉上添了皺紋,為何只管佔住玉堂春?

趙夫人於是寫下了著名的《我儂詞》相勸:你儂我儂,忒煞情多,情多處,熱如火。 把一塊泥,捻一個你,塑一個我。 將咱兩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再捻一個你,再塑一個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

趙孟頫一看夫人寫的《我儂詞》,字裡行間,情真意切,很受感動,倍覺慚愧。於是,徹底打消了納妾的念頭,在管道升病逝三年後也辭世,與管道升留下了百年恩愛之好。

評曰:

女子守貞,男當亦然,

恩義根深,情慾愛淺,

清心寡慾,聖賢皆然,

凡情去淨,慈悲初現。

十九、 懿德貞心

元代秦昭,揚州人,弱冠游京師,已登舟矣,其友鄧某,持酒送行。正飲間,忽抬一絕色女子至。鄧令拜昭,曰:「此女系僕與某部某大人所買之妾,乘君之便,祈為帶去。」昭再三不肯。鄧作色曰:「君何如此其固執也?即不能自持,此女即歸於君,不過二千五百緡錢耳。」昭不得已,許之。時天已熱,蚊蟲甚多,女苦無帳,昭令同寢己帳中,由內河經數十日至京。以女交店主娘,自持書訪其人。因問:「君來曾帶家眷否?」昭曰:「只我一人。」其人勃然慍現於面,然以鄧某之書,勉令接女至家。至夜,方知女未破身。其人慚感不已,次日即馳書報鄧,盛稱昭德。隨往拜昭,謂曰:「閣下真盛德君子也,千古少有。昨日吾甚疑之,蓋以小人之腹,測君子之心耳,慚感無既。」(《揚州甘泉縣誌》)

讚曰:

秦昭之心,渾全天理,

下惠再生,了無邪欲,

此女亦貞,淑媛愛己,

懿德貞心,景仰不已。

二十、 閱微草堂

紀昀,字曉嵐,道號觀弈道人,清代文學家,直隸河間府人,歷雍正、乾隆、嘉慶三朝,享年八十二歲。

《閱微草堂筆記》是紀昀晚年所寫,是一位老人的諄諄勸善,其自題詩曰:前因後果驗無差,瑣記蒐羅鬼一車,傳語洛閏門弟子,稗官原不入儒家。

《閱微草堂筆記》的故事或為親身經歷,或為他人述說,具有可信的真實性,是對善惡因果的詮釋,冀望世人警醒,其中也不乏警戒色慾的故事,現舉一則:

獻縣史某,佚其名。為人不拘小節,而落落有直氣,視齷齪者蔑如也。偶從博場歸,見村民夫婦子母相抱泣。其鄰人曰:為欠豪家債,鬻婦以償,夫婦故相得,子又未離乳,當棄之去,故悲耳。史問所欠幾何,曰:三十金;所鬻幾何,曰:五十金與人為妾;問可贖乎?曰:券甫成金尚未付,何不可贖。即出博場所得七十金授之,曰:三十金償債,四十金持以謀生,勿再鬻也。夫婦德史甚,烹雞留飲,酒酣,夫抱兒出,以目示婦,意令薦枕以報。婦頷之。語稍狎,史正色曰:史某半世為盜,半世為捕役,殺人曾不眨眼。若危急中污人婦女,則實不能為。飲啖訖,掉臂徑去,不更一言。半月後所居村夜火,時秋獲方畢,家家屋上屋下柴草皆滿,茅檐秫籬,斯須四面皆烈焰,度不能出,與妻子瞑坐待死。恍惚聞屋上遙呼曰:東嶽有急牒,史某一家並除名。攖然有聲,後壁半圯。乃左挈妻右抱子,一躍而出,若有翼之者。火熄後計一村之中,癎死者九。鄰里皆合掌曰:昨尚竊笑汝痴,不意七十金乃贖三命。余謂此事佑於司命,捐金之功十之四,拒色之功十之六。

讚曰:

閱微草堂,正人身心,

鑿鑿勸善,諄諄說真,

聊齋誌異,亂人魄魂,

末世流毒,難辨假真。

二十一、壽康寶鑒

《壽康寶鑒》原名《不可錄》,據書中記載,為繁陽馮太史所輯,其後由謝漢雲重訂。其中記載各類戒淫格言以及明清時期福禍案等,是警戒色慾的勸世善書,其後屢經重刊。

下面摘取其中幾則故事:

(一)餘杭陳醫,有貧人病危,陳治之痊,亦不責報。後陳因避雨過其家,其姑令婦伴宿以報恩,婦唯唯,夜深就之曰:「君救妾夫,此姑意也。」陳見婦少而美,亦心動,隨力制之,自語曰:「不可!」婦強之,陳連曰:「不可不可!」坐以待旦,最後幾不自持,又大呼曰:「不可二字最難!」天明遁去。陳有子應試,主試棄其文,忽聞呼曰:「不可!」挑燈複閱,再棄之,又聞連聲呼曰:「不可不可!」最後決意棄之,忽聞大呼曰:「不可二字最難!」連聲不已,因錄之。榜後召問故,其子亦不解,歸告父。父曰:「此我壯年事也,不意天之報我如此!」(福善案)

(二)李登,年十八為解元,後五十不第。詣葉靖法師問故,師以叩文昌帝君。帝君命吏持籍示曰:「李登生時,上帝賜玉印,十八發解,十九作狀元,五十二位右相。緣得舉後,私窺鄰女,事雖不諧,而系其父於獄,以此遲十年,降二甲。繼又侵其兄屋基,至形於訟,又遲十年,降三甲。後又於長安邸中,淫一良家婦,又遲十年。今又盜鄰女,為惡不悛,祿籍削盡,死期將至矣。」師歸以告,登遂愧恨而死。(禍淫案)

(三)明嘉靖間某生,東鄰一婦甚艷,屢屢流盼,一日乘夫他往,穴牆招生。生亦心動,問從何來?婦哂曰:「君讀書人,豈不憶逾東家牆乎?」生取梯而上,忽轉念曰:「人可瞞,天不可瞞。」遂下。婦又趨於故處婉挑,生復情動,重梯而上,已騎牆欲過矣,又忖曰:「天終不可瞞。」急下,扃門而出。次年鄉試北上,典試者進場之夕,秉燭獨坐,忽聞耳畔言曰:「狀元乃騎牆人也。」及榜後詢及,始悉前事。(悔過案)

讚曰:

善書行世,上格蒼穹,

警戒色慾,此乃大成,

明若觀火,君子力行,

斬斷色絲,跳出迷情。

神傳文化,金光點點,歷代君子,身行檢點,影響時風,後世流轉。

(本文略有刪減)

来源:正見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