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中的天地人(上)(圖)

作者:白宜芳 發表:2014-04-16 16:4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臺北名茶人瀋武銘示範「蘭花指」正確的執壺勢。

古諺:「文章、風水、茶,盡識沒半人」,說明瞭茶文化博大精深、具體而微的內涵,也應驗了剛過世的著名中國科學家錢學森晚年致力於「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唯像學研究。當然,錢研究的範圍是針對氣功、中醫與人體,但唯像學在茶道生活中的應用觸目皆是,品茗之際不知其然的部分佔八、九成,但真正說得透徹清楚的少得可憐。

著名的臺北茶人詹勛華入此行三十年,天天--日以繼夜、夜以繼日的試茶、品茶、焙茶、思茶……,然而他說,透過對茶的觀察、變數之煎熬,更肯定了自己所知有限。他說他自己的茶識,像個破瓦罐一般到處是漏洞與不足。

品茶三十年,我體認到,無論古代高度茶文明或現代蓬勃的茶文化、乃至未來的走向,永遠貫穿、環繞著「天、地、人」三才的大學問,三才是闡揚、檢驗並容合茶事的重要尺標。

茶是上天賜予人完美的禮物

茶是神賜人類可通天、地的飲料。這話如何理解?天、地、人三才與茶有什麼密切關係呢?

以茶的觀點來界定,「天」是大自然,也是融萬物資生、生化本源的「神」。人體是一個小宇宙,自身即具備天、地,陰、陽,善、惡,所以透過深度品茗可以提升覺知過程。這裡的天也泛指人的「靈性」、「精神」與「真性情」。

神賜茶種 芳華溢九州

歷來觀察,茶樹在原始森林裡分布的極少(除了中國雲貴川交界處與少數地區之外),而且森林裡茁長的嫩葉可以製造出如此甘醇、芳香,又有調節人體功能的飲料,實在不可多得。

透過飲茶過程可以修身養性、清心遠志。最好最特別的茶種如鐵觀音、大紅袍、龍井、碧螺春等,最早全都來自原始的野生母樹,也就是各個歷史名茶發祥地。經歷了幾百、上千年先民無意的發現、採制、品飲而後逐漸傳頌開來,成為人類心目中的「經典茶品」。

神賜予人類如此美妙的植物,其春天萌芽,善於吸收、萃煉大自然——諸多可見與不可見的物質、氣場,許多人類尚未知的領域,已知的如:日月、星辰、雲霧,承露、植被、土壤等天與地微量物質元素,經由人類一次又一次的制茶試驗,將這些有效營養藥性成份,再度還原成一杯甘醇的茶湯。

茶或茶道,在某些角度看來是屬於中醫養生的一部分,中醫與茶都涉及到天地萬物與奧妙的人體,但由於茶只是中醫用藥其中的一種輔助藥材,所以許多細節、內涵要交由茶師與茶人來完成三才完備的茶事。

茶為萬病之藥

談到森林裡的植物或藥材,真的找不著有這麼好吃、好喝,又能衍生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茶樹嫩葉妙在:茶不是藥,但卻具有調節人體的藥性功能。

根據一九八三年中國的一篇醫學報告,與會者提出對茶葉與健康的學術討論,當時的科技已知茶葉含有機化合物四百五十種以上,無機礦物質二十多種元素,其中含有人體蛋白所需的二十多種氨基酸、維生素、碳水化合物、類脂、各種礦物質等,其組合十分協調,對人體有重要的生理機能作用。

茶葉具有醫療保健的作用,是因為茶中所含物質的營養和藥效作用產生的,據化學測試得知,茶葉含有三百多種成分與人體有關,譬如:茶中營養含二十幾種氨基酸,具有防衰老、貧血以及促進生長與智力發育的作用,而茶葉裡的維生素有P、B1、B2及脂溶性的A、E、D、K,茶中的無機物礦物質中含有:鉀、磷、鈣、鎂、錳、鉛,以及微量的銅、鋅、鈉、鎳、鈹、鈦、硼、硫、氟,其功能不在此贅述。

神旨點化 神農傳世

原生茶種源自於「天」,來到地上再自然繁衍成眾多有性群體品種,因為茶樹屬「雌雄同體、自交不孕」,兩株茶樹互播花粉可以誕生兩種以上的變種茶種,所以後來就有人發明無性繁殖以確保品種的純度,並要求制茶芽葉的一致性、品茶口感的一致性。

春天萬物萌芽,茶樹也不例外,中國茶史上最早採嫩芽做成綠茶,後來才又懂得採大的開面「不老」葉,製造半發酵烏龍茶,試想這些制茶的技術、經驗,第一個是誰教的?如果沒有神的旨意,點化人啟動烏龍茶的奧妙,人類可能還不知茶為何物。試想:兩千年前中國就有四川蒙頂茶淑世,經過了一千六百年,為何到了明朝初期,還是沒有人懂得烏龍茶,這是為什麼呢?

茶神第一尊是「賜茶種之神」,第二尊是「發現與利用茶樹之神」,在人間就是傳說中的「神農」,神農同時也是中醫中草藥之祖,第三尊乃「造烏龍茶之神」。

来源:網文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