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放化療後,癌細胞反而加速擴散(下)(圖)

作者:秋菊蘭若 發表:2013-10-26 03: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看中國2013年10月26日訊】(續昨)

癌症自癒--腫瘤醫學界的哥德巴赫猜想   

1、美國加州智慧研究所的科學家們利用八年的時間從20多種語言的800多種醫學期刊中找到了3500例被醫生判定已無治療價值瀕臨死亡的癌症患者,均在生活中奇蹟般恢復。

2、泛美癌症治療中心的科學家在查閱了從1900∼1972年大量的醫學文獻後,新近公布了一個令人鼓舞的統計數字:在癌症患者中,約有10%的人會發生腫瘤自然消退,而且一經消退,便極少復發。這些不治而癒的癌症病例揭示了什麼呢? 

3、日本腫瘤協會92年對6,700例66歲以上老年人的病故原因研究,其中發現有癌瘤者1,159例。這些有癌症的老年人中,許多人在生前並無任何症狀,死因也並非癌症。也就是說,這些老年人不知不覺中與癌共同生存了許多年。這些現象又說明瞭什麼呢? 

4、現在人們是談癌色變,普遍認為因為大氣環境污染、飲食結構變異、吸菸、酗酒、生存壓力等原因,導致癌症病人增多,相關科研單位也研究癌症發病與以上因素的關係,論證資料確切,可謂成果豐碩。然而經過大量癌症普查表明:即使在癌症的高發區,其發病率僅千分之一,也就是說在同一地區的環境下99.9%以上的人們都不患癌症。為什麼99.9%的人不患癌症?

5、在臨床治療中,患病程度相同的患者,在接受同一治療方法,其康復結果常出現很大差異。為什麼?

世界腫瘤專家的長期艱難求解   

泛美癌症治療中心經過對這期間超過300例的癌症自癒患者的分析,研究者得到以下結論:其一,意外事件對人體免疫系統的刺激,這些刺激可能通過啟動免疫殺傷細胞的活力,使癌細胞遭受了滅頂之災。其二,年輕有利於康復。癌症自癒病例的另一個特點,就是青年和兒童癌瘤患者居多。這又告訴人們,處於這一年齡段的人體免疫系統被啟動的潛力更大,在疾病康復中應充分利用。其三,心理神經免疫是防治所有疾病的關鍵。在對癌症自癒患者的心理分析中發現,對疾病不過分憂慮,並善於精神調理的人,癌症自癒率較高。這充分說明,良好的心理狀態對激發免疫細胞抗癌活力至關重要。   

依靠科學發明和製造的藥物成為人類的第四殺手

中醫學的養生觀博大高遠,認為養生的動機和毅力應出自高尚的人生目的和社會責任感。養生的方法以心理衛生和心的調攝為首要,並要求將養自我、養他人、養萬物統一起來,講明此三者相互促進,相互為用。在中醫學看來,個人的健康,人類的健康和萬物的協調發展是相需互依的整體。每一個人不僅要自己養生,還要說明他人養生,還要保護生態環境,這樣才能把精、氣、神統一起來,才是完整的養生。   

醫學的目的是為了維護自然生命,可是以還原論、解剖學為基礎的西醫學所依據的方法和觀念,有些卻是反自然、反生命的,因此不能不陷入許多誤區和死胡同。1998年美國和世界衛生組織對美國和其他22個發達國家的調查結果表明:因化學合成藥物毒副作用導致死亡的人數,僅次於心、腦血管疾病和癌症。依靠科學發明和製造的藥物竟然成為人類的第四殺手,這不能不讓世人震驚。所以近年來,中醫中的自然療法,即不採用藥物、手術等治療手段的療法,受到世界廣泛歡迎和關注。中醫自然療法把人與自然、心理與生理、道德修煉與治療保健很好地統一起來。據悉,美國不少醫科大學成立了「自然療法系」,專門研究以中醫自然療法為主的各種非藥物療法。   

著名科學哲學家費耶阿本德指出:「在歷史上,中國的技術長期以來缺乏任何西方科學的支援,然而它卻遙遙領先於西方當代技術。」這是為什麼?由於中國傳統科學在自然科學層面上,走了一條獨特的道路,這個道路被忽視和遺忘了,而在中醫基礎理論中得到了系統保存。中醫藥仍然保持了傳統的術語、理論和技術,「中醫藥」作為一個「活化石」和「金鑰匙」,對它的系統繼承和整理研究,將有助於重新揭示中國傳統科學的獨特思維方式、方法和技術體系,找到中國優秀文化傳統的「活水源頭」。



来源:泛科學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