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8日北京官方《人民日報》發表文章質疑日本對沖繩島的主權,中日兩國發生新一輪外交衝突,引起海內外廣泛關注。今天的中國觀察,要向大家介紹有關中日關係最新態勢的分析評論。
新加坡《聯合早報》的社論稱:「中日在東海的主權對峙再度升溫,被視為官方喉舌的中共機關報《人民日報》,發表了同樣具有官方背景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者文章,不僅否定日本擁有釣魚島(日本稱為尖閣諸島)主權,更進一步質疑日本擁有沖繩島(琉球群島)主權的正當性。」「雖然中國政府至今還沒有為這個立場背書,但北京要在中日東海主權爭議上反守為攻,甚至加碼擴大化的用意甚為明顯。」 「拿歷史為依據處理主權爭議,在國際外交上幾乎鮮有圓滿解決問題的實例。且不深入中日之間爭執的是非,用重啟歷史恩怨的方式來進行外交博弈,終究將不易善了。兩國在東海的外交角力,難免引發各界擔憂有一天會發生擦槍走火式的軍事衝突。」
香港《明報》署名阮紀宏的評論稱: 「琉球問題,近年最早見諸7年前的《讀書》雜誌,但沒有產生很大的漣漪。據說去年一個內部的學術會議上,也有學者提出過,但當局考慮到茲事體大,還是沒有公開討論,而今是《人民日報》大篇幅討論,中央電視臺也有時事節目‘暢談’,這顯然是官方授意的行動。中國的外交政策,被批評缺乏統攬全局的大政策,採取的行動都是被動式的響應,鮮有主動出擊。而今在釣魚島問題上陷入僵局的情況下,竟然能夠跳出釣魚島,用更具根源性的角度思維,質疑美國將琉球交給日本的合法性,以及日本管治琉球的合法性,確實是耳目一新的做法。」
北京《環球時報》的社論稱:「中國學者登在官方媒體上的一句話讓日本如此緊張,反映了他們的心虛。由於1971年美日簽訂‘歸還沖繩’協定將美軍佔領的琉球群島私授日本,完全沒有徵求中國的意見,其非法性什麼時候追溯都有法理依據。琉球不同於釣魚島,歷史上的琉球國同中國是藩屬關係,並非中國版圖的一部分。中國不是要‘收復’琉球,但可以否定琉球今天的狀態。看看東歐版圖的變化,就知道大國博弈的力量有可能在琉球群島上創造什麼。如果日本最終選擇同中國的敵對,中國就應考慮改變當前的官方立場,把琉球問題作為歷史懸案重新提出來。」「這兩個國家太難做朋友,那就讓我們踏踏實實再做幾十年的對手。」
香港《明報》署名林泉忠的評論稱: 「1972年中日就關係正常化舉行談判,然並未涉及沖繩主權問題,其後中國政府迄今也從未對沖繩主權表示異議。‘禁止反言’是國際法的重要原則,這是為什麼中國政府面對黨報提‘再議琉球’,卻苦於過去對‘琉球歸日’的承認,而未能在此議題上對日本的抗議予以有力的反擊。」「釣魚臺問題與琉球歸屬問題確實有許多連結點,當年日本武力併吞琉球也存在正當性的問題,然而《人民日報》貿然提出與政府一貫立場相左的敏感問題,不僅使政府尷尬,甚至使之陷入進退失據的境地」。
香港《明報》署名孫嘉業的評論稱:「去年以來,中國周邊安全形勢又現危機,東邊與日本釣島之爭矛盾激化,東北朝鮮核危機亦成定時炸彈,西邊印度又在邊界趁火打劫,南邊南海紛爭時隱時現。在連串矛盾中,中國似確定對日為主要矛盾,故有連串措施暫熄其它火頭」 ,「其實建交前中日也未有如此激烈衝突,關鍵是這種僵局在兩國國內,似乎對習近平、安倍都屬加分,而且似乎無人利益受損,如此看來,中日關係只要不擦槍走火,還會持續冷戰下去。」
(原題目:中日外交角力 難免有一天會發生軍事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