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看病是很貴的,大多數的中國人都有這樣的想法,所以在每年眾多留學生的行李當中,各式的常備藥是必不可少的。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很多家長在擔心孩子功課的同時,更為擔心的是孩子自己在國外生了病怎麼辦,出了事怎麼辦。
我曾經在澳大利亞學習生活了八年,到了國外我才知道,其實這種顧慮是沒有必要的,因為很多國家都有較為完善的醫療保障體制。澳大利亞作為一個鼓勵移民的國家,更是針對海外留學生建立了一套相對完善的醫療保障制度,讓留學生感受到各種福利政策,吸引他們在畢業後移民澳大利亞。
海外留學生醫療保險
這幾年隨著澳大利亞移民政策門檻的降低,到該國留學的人數逐步上升。眾所周知,澳大利亞是一個高福利的國家,也有著自己非常完善的醫療保障體制。當你還是一位海外留學生的時候,所持有的是海外學生醫療保險卡(medibank),留學生生病可以憑此卡和學生證到澳大利亞任何一家公立或私立醫院、私人診所看病。如果你還沒有過語言關,那也不用擔心,因為接待小姐非常熱情,她會專門為你找來會說中國話的工作人員的。
海外學生醫療保險卡(medibank )是在留學生到學校進行了學籍註冊之後,校方將其同學生證一起發給你的。澳大利亞政府規定,凡是到該國留學的海外留學生必須購買醫療保險,即所謂的海外學生醫療保險OSHC(Overseas Student Health Cover),這種保險由澳大利亞海外學生醫療保險中心(Medibank Private Center)統籌。留學生在繳納保險費後,才會被核准簽證。一般情況下,這筆醫療保險費,學校會隨同你的學費一起收取,代你加入海外學生保險。費用金額取決於你在澳大利亞的居留時間,大約每年349澳元(約合人民幣2100元),還可以隨時調整。這筆費用確保支付你在澳大利亞求學期間大多數的醫療費用和住院費用,還可支付大多數的處方藥費和急診救護車費。
醫藥費報銷的流程比我想像中的要便捷得多。拿著付款憑證,就可以向海外學生醫療保險中心申請報銷已經預付的費用。海外學生醫療保險中心設在每一個社區的購物中心,非常好找,手續也是出乎意料的簡單,工作人員在看過學生證、醫療保險卡和治病買藥的發票後,當即就會按照規定返還你相應的費用。一般的腸胃病,總共算下來只要花10澳幣(約合人民幣60元)都不到,比在中國的花費還要便宜很多。
留學期間,關於看病這事,最令我記憶深刻的一件事是同去留學的一個朋友在打工時意外骨折,本來非常擔心,以為費用會非常昂貴,沒想到根據醫療保險,全部報銷,而且住院費都是全免的。護士小姐還對他反覆叮嚀,每週按時複診拿藥,一切都是免費的。
相對於澳大利亞,我國高校施行的也是公費醫療制度,不過看起來沒有那麼「闊綽」。記得去年有媒體報導,一名剛剛考進大學的新生被發現患有I型糖尿病,隨後被學校退學了。原因是,學校擔心會承擔不起高昂的醫藥費。眼下教育部每年下撥到每個大學生頭上的公費醫療款只有60元,這還是部屬院校的標準,一些地方院校甚至只有十幾元,這個標準自1995年修訂後10多年一直沒有調整過。這些錢不要說重症學生,就是普通學生感冒發燒也不夠用。
曾經為國內高校建設及保障廣大師生員工的身體健康、維護高校穩定發揮了巨大作用的高校公費醫療制度,漸漸顯得有些力不從心。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為,如果能借鑒澳大利亞的做法,讓高校醫療進入正規社會醫療保險也許是一個好辦法。
全民醫療保險體制
澳大利亞的全民醫療保險體制被公認為全世界最完善的體系之一,這也是它移民政策中最優惠的一項,許多人在完成學業後選擇移民跟它的醫療制度完善有很大關係。早在1973年,澳大利亞政府就頒布了《健康保險法》,其中規定,每個公民都有享受同等機會的醫療保險,每個居民都必須參加醫療保險,對於新近移民,在成為澳大利亞永久居民之後,會收到由澳大利亞移民局寄來的醫療保險卡(Medicare),它和駕駛證就是你在澳大利亞的身份證(在這裡並沒有真正的身份證)。在全民醫療保險制度下,所有澳大利亞永久居民只要選擇公立醫院看病,都有資格在享受免費的醫療服務,如果住院,則連伙食費都全由政府買單。當然全民醫保也還是要繳納一定的費用,收入不同,所繳納的醫療保險金額也不同,基本的指導思想是「富者多出」和「盡力而為」。其做法是每一個參保人都要繳一筆費用作為「保險基金」,繳納工資的3%為「基本保險費」,另外,根據收入不同,再繳納數額不等的「累進保險費」,高、中、低收入者分別交納工資的5%、3%和1%,然後政府補助30%的健康保險費用。
我認識的一位澳大利亞永久居民,她患有一種慢性病,根治需要一定的時間,並且首先還要進行一系列的化驗,來確定病因,化驗的費用需要四五百澳幣(約合人民幣3000元),另外針對這種病的藥物,價格也相對昂貴一些。可當她拿到醫生的處方時,根本沒有化驗的費用,因為澳大利亞政府已經為她支付過了,並且原本140澳幣(約合人民幣900元)的藥費,也只是支付了其中的16%,後來一直持續半年的治療,她也一直是享受著這樣便宜的價格。
醫藥分家制度
在澳大利亞的街道上,你經常可以看到各個藥店,藥店的擺設布局和超市非常相似,大部分是對外開放的貨架,你可以自行選購所需要的藥品,這裡出售的都是非處方藥。處方藥櫃臺往往在藥店的最裡面,在這裡買藥,一定要有醫生開具的處方,由櫃臺裡的藥劑師為你拿藥。
澳大利亞嚴格實行醫藥分家的原則,有關法律明文規定,任何醫院和診所不能向病人賣藥,不得經營任何藥品。私人診所也一樣。病人所需的主要藥物都要憑醫生的處方到藥店購買。在澳大利亞看一般的小病,如腸胃炎或感冒,醫生不會要求病人打點滴或者是打針,在開處方時,往往只會「吝嗇」的開最低限度的用藥量。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但避免浪費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另一方面,因為醫生在用藥方面沒有絲毫的利益驅動,當然也就不會多開藥、濫用藥。
我之所以把醫藥分家的政策重點提出來說,因為這也是中國最需要學習加強的地方之一,現如今我們國家人民的保險意識和保險體制都還不完善,許多醫療費用還要老百姓自己掏腰包,一個小小的腸胃炎也要花去近千元,不同的醫生對同一個病人開的藥完全不一樣。有些醫生向你推薦的藥並不好。醫生多開藥,亂開藥,加重了病人的痛苦,無疑更加加重了老百姓的負擔,很多人不敢看病,看不起病。如果我們能嚴格制定並實行醫藥分家的政策,能夠很大程度的減緩這種情況的發生。
為了讓所有的人都可以買的起藥,澳大利亞還實行「藥品補貼計畫」(PBS),政府每年公布一次PBS的藥品目錄,凡退休者和領取社會救濟者(包括子女)在購PBS範圍內藥品時,不管藥品實際價格多少,每張處方付費2.6澳元,當年支出超過135.2澳元時,可領取一張免費卡,憑卡在當年免費購藥。對其餘人(包括不參加醫療保險的人)每處方付費16澳元,不足16澳元按實際藥價支付,當年藥費支出超過312.3澳元時可申請優惠卡。這個計畫確保人人都可以買得起基礎的必需藥品,大約75%的處方藥物都是由藥品補給計畫(PBS)資助的。
在澳大利亞,不論你是公民、留學生、遊客、學術研究人員還是勞務輸出的工作人員等等,在醫療保障方面絕不會有什麼後顧之憂,同時還可以說在澳大利亞看病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這裡的醫療設施齊全,保障制度健全,醫療從業人員的專業水平和服務意識都很強,很多醫生都是走出自己的診室親自迎接病人的,哪怕你不會說英文也都沒有關係。由此看到中國的醫療體制還是任重而道遠。當然時代的進步和中國經濟的騰飛已經使我們在這方面向前邁了很大的一步,可是如何邁好下一步,依然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来源:網文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