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接到一位特殊的諮詢者,這是一位外表看上去挺有文化的老者,帶著剛剛上小學三年級的孫子,剛剛進入診室,老人就急切地訴說道:「醫生,我孫子學習成績差,在學校上課不專心,老師說他注意力不集中,是不是得了多動症,你看他與書上寫的幾乎一模一樣……」並亟不可待地把一本關於兒童多動症的書本遞給我,還反覆要求我給孩子進行檢查。
經過詳細詢問情況,認真檢查孩子以後,我發現孩子根本不是多動症,僅僅是比較頑皮而已。孩子上課不專心,是由於對老師的講課不感興趣,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能夠長時間保持注意力,之所以會出現學習成績不好的問題,完全是由於家人的不良心理暗示的結果。而家人又是接受了老師的「這孩子上課不專心,可能是得了小兒多動症」的不良心理暗示,給孩子貼上了有病的標籤,這種標籤造成了孩子生活和學習上的種種困擾。
心理學上有一個標籤效應,就是當一個人被一種詞語名稱貼上標籤時,他就會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為與所貼的標籤內容相一致。 一個人被別人下某種結論,就像商品被貼上了某種標籤。上面這個實驗說明,當一個人被一種詞語名稱貼上標籤時,他自己就會做出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為與所貼的標籤內容相一致。這種現象是由於貼上標籤後而引起的,所以稱之為「標籤效應」。
由此推之,當一個孩子老被家長說成笨孩子,他肯定會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進而對自己失去信心;當一個孩子被老師或者家長認為是某種疾病時,就會不斷扮演病人的角色,在不知不覺中修正了「自我形象」,逐漸接受他人對自己的不良的評價,並開始認同他人的觀點,確認自己是病人或者壞人,進而被迫與其它的「壞人」為伍,進行更加惡劣的越軌行為。久而久之,越軌行為者愈陷愈深,最終無法自拔。
研究表明,每個人在生活中總會接受這樣或那樣的心理暗示,這些暗示有的是積極的,有的則是消極的。而一些比較敏感、脆弱,獨立性不強的人,譬如婦女和兒童,就比較容易接受暗示。如果長期接受消極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就會對人的生活產生一定的影響,使情緒受到波動,嚴重的甚至會影響到健康。對於缺乏辨別能力的兒童,不良的心理反應更容易形成和固定下來,嚴重的甚至會影響到其一生的發展。
作為家長和老師,對於兒童的正常發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千萬不要隨便給孩子戴上「智力有問題」或者「XX疾病」的帽子,輕易給孩子貼上如何標籤,以免對孩子造成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