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政府的賣地計畫「卡住了」。上月,廣州市政府不得不四度取消或大幅壓縮土地拍賣計畫,原因是資金吃緊的民營開發商對中央政府一連串抑制房價的措施感到不安。
「兩週內取消了32幅地塊的拍賣,這樣的情形在廣州可謂史無前例。」當地學者彭澎表示。今年頭9個月,廣州市政府的賣地收入僅為140億元人民幣(合22億美元),與500億元人民幣的全年目標相距遙遠。去年全年的賣地收入為455億元人民幣。
在中國,賣地通常佔到地方政府收入的40%左右。市、縣兩級政府要依靠地方政府收入開發大型基礎設施項目。對中國各個城市的政府來說,賣地難將催生更龐大的債務,地方上也會因此少建許多火車站、機場、乃至歌劇院。
對中國整體經濟來說,這個問題就更加危急:中國依賴大型投資項目維持和推動經濟的高速增長(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為9.1%)。如果賣地難的趨勢持續下去,中國的GDP增長將會放緩,接受土地作為抵押品、向地方政府發放貸款的銀行可能揹負壞賬。
上週,廣東省政府有史以來第一次發布了該省地方政府性債務餘額。截至去年底,廣東省、市、縣三級地方政府的債務餘額為7502億元人民幣。
龐大的債務規模震驚了當地官員。廣東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歐廣源講到:「有的地方政府只講政績不講經濟,有的官員只顧上項目,甚至搞政績工程,這一屆拚命借錢,還錢的事都留給下一屆。」
中國政府表示,截至去年底,全國地方政府性債務餘額為10.7萬億元人民幣。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財政稅務系主任林江表示,中國地方政府債務問題的規模已趕上美國的次貸危機。這些債務中不良貸款的比重可能多達30%,不過,中國基本上不披露有關不良貸款規模的詳細情況。
其他經濟學家則比較樂觀。瑞銀(UBS)的汪濤表示,就算地方政府債務佔到中國GDP的30%,也仍是可控的,因為中國國內的儲蓄非常龐大,而且還可以賣掉資產抵債。她表示:「即便佔GDP 30%的地方政府債務全部違約,未來一兩年內出現債務危機的可能性也非常低。」
廣州及其它各個市政府面臨的問題是,它們必須向中央上繳一大部分增值稅及其它稅收收入,並且必須自掏腰包支持大型建設項目。許多專家稱,這種情形導致地方政府過度依賴賣地收入。2010年廣州市全年稅收收入為3380億元人民幣,其中2100億元人民幣上繳中央。
中山大學的林江教授表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關係好像是父子,地方政府在財政上沒有完全獨立於中央政府。」
他表示,中央政府抑制房價、給過熱的房地產市場降溫的決定讓地方政府「非常困惑」。
中國內地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萬科集團(Vanke)的總裁郁亮11月底表示,2012年萬科在買地方面會謹慎行事。里昂證券(CLSA)分析師王艷(Nicole Wong)表示,由於新樓盤銷量下降,中國大多數房地產開發商目前在資金方面都很緊張,就算他們想買地也無力競購。
這種狀況若持續下去,將會有更多開發商採取觀望態度,地方政府的財政將受到重大衝擊。
廣東省在11月下半月成功發行了總額69億元人民幣的地方債,其預算吃緊的形勢稍稍緩解了一些。這次發行屬於地方債試點項目,中央政府自1994年以來首次允許上海、深圳等地方政府發債。
不過,就近期而言,大型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步伐很可能會放緩。在廣州,與2010年11月亞運會相關的龐大開支,以及一座造價13.8億元人民幣的新潮歌劇院,已讓當地人肉痛不已。
林江教授直言不諱地說,廣州市已撥出3000億元人民幣,計畫在未來10年將市郊的南沙區打造為世界級城市。「這3000億元從哪裡來?」他問道。「不會來自稅收,顯然只能來自賣地。」
来源:金融時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